用肿瘤的“替身”试药,实现对患者精准治疗
近日,“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4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复赛落下帷幕,60个项目成功闯关,将在11月参加大赛决赛、总决赛。
从2015年至今,创客大赛已经吸引了全球超过12000个项目参赛,近400个项目在杭州落地创办企业,注册资金超过30亿元,其中已涌现出准独角兽企业近10家。
世界青年,为何纷纷选择杭州?他们带来了哪些技术?这些创新企业又取得哪些成果?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推出“世界青年·创业在杭州”系列报道,聚焦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故事,挖掘杭州磁吸世界青年的魅力所在。
肺癌、肝癌、上消化道肿瘤及结直肠癌、乳腺癌……这些恶性肿瘤是人们的噩梦。
一直以来,医学家们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他们提出了一个精准治疗的办法,培养肿瘤类器官。
肿瘤类器官是做什么的?
据相关统计,2022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482万人,死亡257万人。一旦病人确诊了恶性肿瘤,医生往往会按照一套固定的方案进行治疗。很多药让病人承担了高额的费用、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但效果却不明显。
如果可以培养一个类似的器官,先在体外进行用药实验,确定有效了再给病人使用,治疗效果将显著提升。
医学家们开始研究类器官。
2009年,荷兰艺术与皇家科学院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Hans Clevers和其实验室的博士后Toshiro Sato用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微型肠道类器官,掀起了类器官研究的热潮。
2011年,Sato等运用类器官技术率先建立了肿瘤类器官,它可以模拟体内肿瘤特征及肿瘤细胞异质性。这项技术为癌症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模型,特别是为个性化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视野。
2017年,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蒋明开始研究肿瘤类器官,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建立了实验室,深耕该领域。
在“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3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他和团队带来的“肿瘤类器官个体化药敏检测和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项目”脱颖而出,拿下了西部振兴专项赛第2名。
这个项目主要利用独创微肿瘤技术,打造肿瘤药敏药筛技术平台,建立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头颈鳞癌、食管癌等常见肿瘤,及胸腺癌、间皮癌、骨肉瘤等罕见肿瘤10余种类器官培养方案,为精准医学提供新的指引。
“我们希望利用肿瘤类器官技术,为罹患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人实施精准用药,缓解病痛,提升治疗效果。在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计划建立肿瘤类器官样本库,推动新药研发。”蒋明说。
浙大教授的项目
在家乡“安家落户”
蒋明是杭州临安人,在复旦大学读完本科、博士,又先后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当博士后。2019年3月,他回到杭州,加入浙江大学国际医学院。
他长期利用类器官技术从事干细胞在器官损伤再生及在肿瘤中的功能研究,建立了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和高通量药物筛选一体化技术平台,促进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该项目已在杭州安家落户了。当前,我们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设有两个实验室,由4名医学博士领衔进行科学研发。”蒋明说。
随着新的药物管线的涌现,患者对个体化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预计到2025年,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其中,类器官市场将达到百亿元。
蒋明主导的项目很有市场前景。参加完“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3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今年6月,他在杭州市临安区成立了杭州诺格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个月,新公司装修完毕要正式启动了。
“公司位于青山湖科技城的天目医药港,这里汇集了一批心脑血管疾病、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方向的公司,大家可以互帮互助。”政策扶持也是蒋明着重考虑的一点,“杭州的创业氛围非常好,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很大。临安区政府也给予了非常优厚的补贴,让我们有底气把项目做下去。”
项目还处于初期,未来,公司要在肿瘤类器官临床药效药敏检测和类器官芯片方面做大做强,助力癌症的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