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20年新闻的“阿六头”,原来还为杭州写了10本书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9-11 06:25   

“我只是站在台前的那个而已……”

杭州日报讯 9月6日下午4点左右,56岁的金一峰走进录制间,为晚间的新闻配音。配音结束,他又换上主持节目的衣服,走进了演播厅……这几乎是他每天的固定节奏,很少会有误差。

提起金一峰,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然而,一提到他的播音名——安峰,相信绝大多数老杭州人都会立马反应过来——他不就是那个蛮有名气的“阿六头”嘛!

20年来,大批本地观众认识了这位留着平头、戴着眼镜、嬉笑怒骂着说新闻的杭州方言主持人,以至于在不少人眼中,安峰和已经退休的周志华就是“阿六头”,“阿六头”也就是这两位主持人。只不过,就如很多人不知道安峰的真名一样,他的另一面也鲜有人关注到。

电厂的文艺青年,成了杭州有名的电台主持人

在安峰还没成为“安峰”之前,他的履历其实很简单:从小成绩算不上优秀,特别喜欢读家长眼中的“闲书”;到了工作的年纪,进入原杭州半山发电厂上班,过着三班倒的日子,过得有点辛苦,又有点稀里糊涂。

幸好,当时厂里有一个春芽文学社,这让安峰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灵魂的落脚点。“我当年最大的爱好就是写作和配音,恰好这也是文学社的两大板块。”安峰回忆道,“那时候,我只要不上班就泡在浙江图书馆里,特别爱看文史哲方面的书。”

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安峰就是一个百分百的文艺青年,这与他日后在大家心目中的“活宝”形象有着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的缘起是什么?安峰讲起了两件与杭州日报相关的趣事。

1988年,安峰在杭州日报上看到了一则读书知识竞赛的启事,鼓起勇气报了名。那次竞赛的内容是国内外文学知识,以工人身份参赛的安峰一路过关斩将,冲进了电视直播的决赛,并拿到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台双卡录音机,在那时候是相当洋气的。”回想到这里,安峰声音提高了八度,大笑道,“虽然说不上比赛改变命运,但我意识到了多读书是有意义的。比赛结束后,我还特地订了一整年的杭州日报呢。”

1992年,杭州日报上的一则启事称得上彻底改变了安峰的人生轨迹。当年,西湖之声广播电台刚开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主持人。看到这则消息,安峰决心试一试。700余人报名应聘,一轮又一轮的测试,这个从发电厂走出来的年轻人最终脱颖而出,再一次笑到了最后。

之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叫安峰的主持人在西湖之声广播电台主持了一档《金手指》栏目,栏目一经推出就广受听众欢迎,很多人还为了收听节目和参与竞猜,特意跑去购买收音机和安装电话机。节目火了,安峰的名气也越来越响。

关于为啥取“安峰”这个播音名,他本人无奈地笑笑:“其实没有特殊含义。朋友们用杭州话喊我‘一峰’,越喊越模糊,也就成了‘安峰’。”

说杭州话的“阿六头”,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

坐在录制间里,安峰习惯性地先清了清嗓子,这是他进入状态的标志。随后,他开始用观众们熟悉的声音和腔调,念起了记者写好的新闻稿,在适当的地方用杭州方言“翻译”一些书面用语。配音结束后,他转身走进了休息室,盘坐在凉席上翻了会儿书,又小憩片刻,等待《阿六头说新闻》的录制。

《阿六头说新闻》开播于2004年元旦,这档节目让安峰从电台转战至电视。大大小小的新闻经过他的杭州方言演绎,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本土式幽默源自市井文化,是书面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也正是这种本土化表达,让安峰成了杭州知名度最高的主持人之一。

“阿六头”并不是安峰在主持生涯中使用杭州方言的首次尝试。1998年,他就和同事搭档,推出了一档叫《开心十三点》的电台节目,尝试用杭州方言对话。在节目中,安峰饰演一个讨不到老婆的中年男人,搭档一个机灵的小姑娘,讲讲段子、互相拆台,逗听众一乐。2003年,一档名叫《杭州佬》的栏目剧风靡杭州,剧中的开场旁白也是安峰配音的。

一系列的尝试成了扎实的铺垫,《阿六头说新闻》开播即大火,看起来是那么水到渠成。这档用方言叙事的节目当年究竟有多火?2005年,在央视—索福瑞的统计中,《阿六头说新闻》的年平均收视率达到12%。之后,该节目在杭州电视节目收视率上连年占据头把交椅,甚至在全国引发广泛反响。有一年,安峰去法国巴黎旅游,在一条背街小巷喝咖啡时,突然听到一句杭州话:“‘阿六头’,你介个来格里(你怎么在这里)?”

20年过去了,有些变化让人不得不面对:节目的影响力不复往昔,许多新杭州人对“阿六头”这个形象也开始感到陌生。对此,安峰显得很淡然:“大势所趋,没必要感到恐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力而为就好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维和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