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神笔马良》的故乡登高村看大宋遗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9-09 12:07   

“山下不曾见,登高才可见”

浦江县以浦阳江得名,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杭温高铁开通后,杭州市民去浦江,也可以高铁直达了。

浦江站位于浦江县城以东,距离浦江县城中心区域大约12公里。从杭州西站至浦江站的列车运行时间为30-37分钟,二等座票价47元起。

我们去给大家探了路,整理了一份浦江“吃喝玩乐”全攻略。

嵩溪古村 

玩水不怕晒,有明暗溪 

距离浦江站约11公里

玩水的地方数不胜数,但想大热天玩水还不被晒,那就去嵩溪古村。

这个村因溪而得名,分上下两部分,地上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石头村,地下则是四通八达的暗河。

村口有棵巨大的古樟树,巨大的绿荫遮蔽了半条溪水,树下就是明溪、暗溪的交汇处——溪水从上游的石坎奔涌而下,打出白色的小浪花,成为村中最热闹的戏水地;再往前去,溪水变得缓慢,在树下一方平静的水池里停下来,静悄悄地钻入了一座拱形的石桥洞,不声不响,里面就是暗溪。

沿着暗溪溯行,外面温度40℃,里面却冰爽清凉,村里人告诉我们,暗溪石涵道全长700米,最早修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嵩溪村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整个村落因势而建,分布密集,错落有致,村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大都是以当地特有的“百子石”砌成,古朴幽静,因此也被称为“石头村”。

“百子石”就是烧石灰后剩下的废渣,嵩溪自北宋起就出产石灰,经过高温煅烧,废渣既轻又硬,多孔且带有不同颜色,是砌墙的好材料;此外,“百子石”也寓意着多子多福,兴旺发达。

登高村

去《神笔马良》的故乡看大宋遗风

距离浦江站约17公里

“山下不曾见,登高才可见”,登高村因此得名。

登高村是《神笔马良》的发源地,村口广场上矗立着5米多高的神笔马良铜像,手执神笔,蘸着仙气。

《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就是浦江人,20世纪40年代,洪汛涛经常去登高村玩,村里的墨池、挺拔的仙华山山峰、酷似大船的村庄布局……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不久后便发表了这篇童话名作。

喜欢古建筑的不能错过村里的“树滋堂”,五进院落,是皇室后裔们的古祠堂。登高村村民以赵姓为主,靖康之变后,宋太宗赵匡义一脉宗室后裔南迁,部分流徙定居于此,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繁衍至今。

登高村名副其实,越往里走,地势就越高,山道边有一道道水渠,部分已经风化,布满了青苔。沿着水渠一路登高,发现了一个石洞,清澈的山泉汩汩而出。

古时登高村人的生活靠高山山泉,他们用青石打造沟渠,再用糯米、蛋清、石灰拌和黏结,严丝合缝地拼接成历经几百年不渗水的坚固水渠。山泉从仙华山八角尖山引流,经流这条全长206米,落差32米的水渠,畅通无阻地流入村中的蓄水池中,这就是“古自来水”最初的模样。

江南第一家

现实版“乱世生存指南”

距离浦江站约3.5公里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类“末日生存”小说,那现实中有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抄的呢?有的!

郑义门“江南第一家”是到浦江必打卡的景点,气势恢宏的名头,与低调淳朴的祠堂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南北宋交替到大清灭亡,郑氏一族几经乱世却安然无恙,家族延续了700多年的繁荣平安。

郑家的秘诀就是他们的生活哲学——义居共炊。简单说,就是“抱团取暖”,所有族人都住在浦江,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赚、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在这种一体化的管理下,郑氏一族不仅历经宋、元、明、清二十世的“合族共食”,还收获了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匾额。

同吃大锅饭就能保证家族平安传承?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在浦江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氏义门祠堂里,藏着真正的通关秘籍:《郑氏规范》。

《郑氏规范》被学者评价为中国儒学治家史上最完备的家规之一。它不仅包含了族人们的每日规划,如起床时间、晨读内容、餐饮安排、睡觉时间;还涵盖了大家的规划,如郑氏子嗣五岁学礼,八岁读书……更细致的是,它还规定了每位家族成员的分工,从典事、监视到掌膳、中馈、启肆等,确保了家族的有序运行,不养闲人。

更令人称道的是,《郑氏规范》还教族人们如何成才,郑氏一族共有169人出仕为官,且都是颇有清名的好官,这大概才是真正的“中式老钱”的智慧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申佩琦 蒋伟杰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