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书写保护传承新篇章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9-07 07:25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调研时强调。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充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向世界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5年来,良渚遗址以“入遗”为新起点,积极探索遗址保护新路径,书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良渚遗址公园航拍 王川

探寻:推动考古与研究取得新突破

清晨,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里,几位考古技工正在用洛阳铲钻探土层,观察取出的土芯样本,根据土芯每一节的颜色变化,寻找地层深处的考古线索。

“我们今年完成了一桩‘大活儿’,也是一桩‘细活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考古领队王宁远说,5年来,他们按照每隔5米钻探一孔的基本原则,完成了古城遗址周边100平方公里的调查,累计发现近350处遗址点,后期还有望增加。

在良渚古城建成之前,先民住在哪里?在距良渚古城遗址南侧约2公里处,考古队员发现了北村遗址,为研究良渚早期社会发展、阶级分化和探索良渚古城的崛起背景提供了新的资料。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究竟有多大?此前考古工作者已发现11条水坝遗址,近年来,他们运用多学科综合考古,又新发现10多条良渚水坝。这些规模宏大的工程,体现了良渚古国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是良渚古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实证。

良渚玉器精美绝伦,是在哪里生产加工的?在离良渚古城遗址不远的德清县,考古队员发现了中初鸣遗址。它是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

实验室同样也是良渚考古的“重要战场”。在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90后”宋姝正在细心拼接从古城内出土的动物遗骨。“民以食为天”,动物考古不但能回答“良渚人吃什么肉”的有趣问题,还能助力研究五千年前良渚社会的经济生活状况。

“多学科考古是近年来良渚考古的一件利器,我们有21位研究人员从事着动物、植物、地质、环境、水利、测绘等18个方向的研究工作。”王宁远举例说,水利考古工作不但找到了更多的良渚水坝,还实现了“经验输出”,为长江流域的水利考古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5年间,良渚考古工作持续深入,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我们要把良渚文化的‘源’和‘流’阐释清楚,让世人进一步了解良渚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

记者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了解到,近年来,良渚文化价值研究阐释得到持续深化,已出版各类科研文集、普及读物600余种。同时,当地也正着力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2023年12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良渚论坛”,深刻阐明良渚文化独特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呵护:构建高质量立体安防体系

“她在洒什么?”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里的南城墙遗址点,看到工作人员用喷壶往墙面上洒东西,几位游客好奇地问道。

“这是专门研发的纯天然植物精油。”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高海彦说,它是为良渚量身定制的“护肤品”,是监测中心与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共同开发的,可抑制苔藓和微生物生长。

良渚遗址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土,而当地气候冬季阴冷、夏季高温、潮湿多雨,会对遗址本体造成开裂、坍塌、粉化等多种病害。“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是一个世界级的文保难题。通行做法是完成考古发掘后回填,但是这样的话公众就无法看到遗址的面貌。”监测中心主任孙海波回顾说,“在遗址公园建设时,我们保留了一些遗址剖面,但也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如何既能让观众看得清遗址的面貌,又保护好遗址?”

多年来,良渚遗址管理部门持续与国内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为良渚遗址“延年益寿”的良方,开展多学科会诊,求解“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这一良渚遗址保护的核心课题。

今年7月,监测中心启用了全国首个南方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实验室,总面积1500平方米,下分7个实验室以及标本室、专家研究室等多个配套空间。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 邬焕庆 方益波 冯源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