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提到科研创新,一般联想到博士、硕士。而王国平高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是土生土长的建德人。
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洋生物科技集团”),一家大山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王国平30年没有换过的工作单位。从最艰苦的生产一线岗位做起,他从一名高中生成长为公司第一位高级工程师。
30年来,他主持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863”和“国家火炬计划”等科技攻关项目,开发出苯甲醚等10余个新产品,为企业和家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30年很漫长,但对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科研人员来说,时间只是一晃而过。
化工厂排出的水,能喝吗?还真和兰江的水没什么区别
“你来了会感觉到,化工厂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可以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我们化工行业从业者,也应该是家乡好山好水的护卫者。”
王国平身后是大洋生物科技集团的污水处理站。全厂工业废水在资源回收利用后,集中到这里,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处理、高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最后排入钱塘江的支流——兰江。
“你看水有多干净?你闻闻看,没有任何异味。也不妨尝尝,有一点点咸,那是水里的盐。”
王国平蹲下身,在排水渠里洗了洗手,顺带清凉了一把脸,然后双手一捧,喝了一口即将回归大自然的“纯净水”。
化工厂排出的水,能喝吗?记者将信将疑,也照着样子洗手,用手指蘸水尝了尝——还真和兰江的水没什么区别。
“30年前我刚来时,生产环境天差地别。当时我们把山上的柴火扛下来,在几口露天大铁锅里熬制碳酸钾。每天下班,身上都是白花花的一层。皮肤蹭破了,就会被蚀出一个洞。上班一个月,我的头发全被碱粉染成了黄色。”
1992年高考落榜,王国平到家门口的大洋化工厂上班。他从小对化学感兴趣,高考化学还考出了高分。进厂第一天,他在厂房前拍照,两手插裤袋,头发乌黑,意气风发。
一起进厂的四个年轻人被派到碳酸钾车间,这里干活的都是老工人,拿的岗位工资比技术员还高。
那时候上班没有工作服。干体力活,冬天也出汗。粘在衣服上的碳酸钾,遇汗化了,皮肤又会被蚀出一个洞。
有人干了半个月就跑了。另外两个人也陆续熬不下去了。
个子最小、年纪最轻的王国平,留了下来。事后才知道,当时厂长陈阳贵要求,把四个年轻人“安排到最艰苦的岗位上”。
三个月后,王国平通过“考试”,离开车间,去当技术员了。
他用最笨的办法不停地试,最终发现,是水有问题
大洋是兰江边上的一个集镇。《建德县志》记载,这里江面开阔,其势浩瀚,故名“大洋”。
1976年,大洋化工厂成立,主要生产化工原料碳酸钾。
很多技术员分析了十几年碳酸钾的钾含量。王国平到化验室才一年,就给师傅们出了难题。
“按照国标,钾含量98.5%就合格。但我检测出来,99.9%的都有,为什么会这么高?”
师傅们告诉他:检测合格就行了。
他用最笨的办法不停地试,最终发现,是水有问题!水里有干扰物质,难道是氨?
“当时所有生产废水都排放到兰江。日子久了,水里就有氯化铵积累了。我们又拿江水去烧蒸馏水,检测就受到了干扰。我想了最简单的办法,烧蒸馏水时加点酸,把氨去掉,检测出来就是正常值。”
从那时起,同事们碰到技术难题,都来找王国平商量。公司主要产品的出厂质检,也交给他负责。
2000年,26岁的王国平被任命为质检科科长,是全厂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观察一次完整的发酵实验,他可以连续72小时不合眼。5年里,他共完成856项实验,做了152本笔记
200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大洋化工厂准备进军生物领域,派王国平去浙江大学脱产学习。
“我一直遗憾,没上过大学。让我到顶尖高校里,跟尖端人才面对面交流,我愿意!”
在生物楼实验室旁,王国平租了一个小房间,没有卫生设施、没有空调、没有网络,这样的“校园”生活,他坚持了5年。
那时候王国平已经成家,女儿还小,妻子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但一个高中生,对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两眼一抹黑,怎么追?
“我在浙大待了5年,除了没拿学位,学的和其他人一样。所有生物技术方面的课,我都去听了。身边每个老师、同学,我都当做是老师,而我就是一名学徒。”
观察一次完整的发酵实验,他可以连续72小时不合眼。5年里,他共完成856项实验,做了152本笔记。
短短几年,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申请并获得10多件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08年,大洋化工厂成立研发中心,任命还在浙大的王国平为负责人。上任第一件事,他想办法把浙大毕业的硕士人才招揽到团队中来。
2010年学成回厂,王国平和研发团队正好赶上新建的研发大楼投入使用。
化工厂能在秀美的兰江畔生存下来,靠的是技术革新
研发大楼是厂里用原本准备盖行政楼的钱盖的,5层楼,4200平方米。电梯要刷卡才能进,走道上贴着“涉密区域”“禁带手机,严禁拍摄”等警示语。
在这个楼里,王国平参与了离子交换闭路循环增浓技术的研究,将氯化铵由昔日的污染源改造成创收点;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原水预处理+二级反渗透膜浓缩+离子交换”工艺,将生产废水魔术般的净化成电厂锅炉给水。
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总部在德国莱茵河畔;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做到了“重化工与花园城市”共存。而大洋化工厂能在秀美的兰江畔生存下来,做到全国龙头地位,靠的也是:技术革新。王国平和研发团队功不可没。
“碳酸钾本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但我们通过循环利用,做到了年生产10万吨碳酸钾,1吨有污染的生产废水都不往外排放。”
“我的指导老师林福呈教授组织专家来参观,看到污水站占地好几亩,水里还养了好多红鲤鱼,教授们都惊呆了!”
2017年,王国平主导建立大洋生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4月升级为国家站,现驻站博士两位,已有三位出站。他们毕业自国内的985、211大学,或从国外学成归来。
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华慧梁,博士后出站后留下工作,仅半年就干出了成绩,目前是研发中心副主任。
博士们都算是王国平的徒弟。他喜欢请徒弟们吃饭,顺便也向他们学习。
“有一次我简单讲了一下核磁共振谱图的解析原理,王主任马上学会了。他又找书学了很多,回来还跟我们讲,这个原理是怎样的。”华慧梁笑着说。
每周一早上,是研发中心的内部例会。王国平让大家轮流发言:上周完成情况,遇到哪些问题,这周想做什么。最后他给每个人点评:你可以用什么思路去解决你的问题。
“这是我培养徒弟的方式。人才成长,放手更好。”
十多年来,无论做研发还是带团队,王国平一直在这幢大楼里工作。直到今年4月,他升任总经理助理,搬去新盖好的行政大楼。
不过,老办公室的钥匙,他还留着。
王国平把新产品研发出来,寄给荷兰人,对方马上越洋下了订单
每年王国平要拜访很多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
今年6月,王国平走访江苏的客户回来,马上写了一个调整方案给对方。不到一个月,客户登门致谢,“效果太好了!我们产能增加!电耗降低!产品质量更佳!”
由王国平团队开发的产品,销往全球各大洲。
“去欧洲时,客户带我走访了一家有名的药企。当时这家企业对我们有点不放心。我和对方做了一次深度交流,他们马上转变成了我们的忠实客户,把原料采购也委托给我们。”
一家荷兰企业提出:你们能不能把防治火鸡球虫病的“盐酸氨丙啉”做成颗粒状,要跟粉末一样溶解快,而且不能加任何添加剂。
不到一年,王国平把新产品研发出来,寄给荷兰人。对方马上越洋下了订单,不是平时的1吨、2吨,而是10吨。
“10吨就是几百万元订单啊。荷兰企业还向很多同行推荐我们的新产品,我们在欧洲市场逐渐把原先美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抢占了。”
实实在在做好产品,在国际上能有一定话语权,这也是英雄
王国平还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把地沟油做成生物航空煤油,既解决地沟油的最终去处问题,同时积极应对欧盟推出的“航空碳排放税”。
“我们研究生物航空燃料是一种战略性考虑,掌握主动权。如果不去做研究,哪一天人家一旦封锁你,你怎么办?”
2014年,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跟美国波音、中国商飞等合作,开展“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航空燃油”项目。最艰难的中试阶段,王国平和团队连续1个月奋战在中试车间,困了就在控制室打个盹。
那年春节,王国平也是在车间过的。妻子平时很少埋怨,这次忍不住说,“家这么近,不能回来陪老人吃个团圆饭?”
王国平柔声解释,“我是领导,我不能太自私,总要让员工优先回家团圆。”
“我跟浙江工业大学的刘学军老师,还有中控实验室的值班人员,六七个人一起吃的年夜饭。我请镇上的餐馆烧了几个好菜送来,大家很开心,并肩战斗过了。”
中试产品顺利通过中国航油和中国民航局的检测。美国波音给出了“工艺先进、世界前列”的评价。
“我的目标是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一条年产5万-10万吨生物航空燃料的生产线,做到航空公司用得起,生产企业有效益,国家还要有税收。”
在土生土长的家乡,一份工作一做就是30年,还做出了不小的成就。采访结束时,记者问王国平,“你18岁进厂,当时还年轻,有很多选择。现在你功成名就,有企业也想来挖你。前后两次,为什么都坚持不走?”
下面是他的回答——
我是奔着厂里技术员来的,当时环境艰苦,我肯定也有想法。但我爸妈从小教育我,就是不要怕吃苦。我是农村家庭的独子,但我十岁就帮家里烧饭,每年暑假都上山砍柴。
我读的高中是重点中学:严州中学,我们那届考上大学的只有七八十人。我本来想复读的。工作第二年,我爸患癌症走了,我整个人一下子长大了。
我从一名高中生成长起来,给企业创造了很多价值。但反过来说,企业也一直很包容我,没有因为我学历低不重用。
我从小梦想是当科学家,像李四光、竺可桢那样。作为基层科技人员,我离科学家还很远,可能一辈子也做不了太大的事。但实实在在做好自己的产品,在国际上能有一定话语权,甚至帮助解决中国的“卡脖子”瓶颈,这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