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97载芳华,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行进中的军休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27 07:00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回首75载栉风沐雨,广大军休干部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同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时代的步伐。

在建军97周年之际,杭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记录了一批军休干部的重要贡献和突出事迹,他们参与了党领导的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本期将推出盛黎斯、蒋寿庭、蒋明健、朱吕通、陈必良五位军休老干部的事迹,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风华正茂到满头银发初心不改

为中国雷达事业奉献一生

蒋寿庭,1938年9月生,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双部雷达站”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多次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立二等功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坐落在黄河“几字弯”的东侧底端,在这黄河岸畔的盐碱滩上,蒋寿庭曾在此奉献青春年华。

从风华正茂到满头银发,他深耕于雷达测量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培养了大批献身雷达事业的技术骨干,对中国雷达测量技术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如今,86岁的蒋寿庭初心未改,他说:“只要国家有需要,我愿意奉献一切。”

刻苦学习立志报国

1938年,蒋寿庭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单亲家庭,为了上学,小小年纪的蒋寿庭需要通过帮人踩水车赚取学费,所以他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

1959年,蒋寿庭以优异成绩考上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攻读雷达专业。

在学校时,蒋寿庭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中去,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报效国家。然而,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蒋寿庭也看到了我国在雷达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便暗自下定决心,立志要攀登学术高峰。

从一开始的感兴趣,到后来的热爱,到最后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驱使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向前。

淡泊名利潜心科研

大学毕业后,蒋寿庭来到吉林省白城市,从事雷达测量工作。

在一次草原实验中,部队组织科研人员利用雷达站对飞机前方180度区域发射炮弹,进行定点打击。然而,一发接一发的炮弹发射,却都没有打中。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当时的部队总工程师想到了正在休假的蒋寿庭, 一通电话将其叫到实验现场。蒋寿庭拿上数据和材料在纸上开始计算信息。拿着密密麻麻一整页的数据,蒋寿庭目光坚定地说:“打吧。”

这一炮,精准锁定,在场人员无不欢呼雀跃,也被蒋寿庭的沉着冷静所折服。自此,蒋寿庭在部队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实验基地里有一位技术首屈一指的蒋工。

1978年,由于技术需要,蒋寿庭不断钻研,利用现有雷达站,首次改装研究出“双部雷达站”。该雷达站可同时监测炮弹和飞机,成为各类火控系统靶场射击试验精度测量的关键设备,推广应用于各军区靶场,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雷达设备频率高、功率大,对人体有很大的辐射影响,一般要求科研人员穿上屏蔽服工作。但是,用铜丝编织的屏蔽服非常笨重,对于操控设备有一定的阻碍。

为了快速捕捉信号、提高工作效率,蒋寿庭不顾电磁波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常常不穿屏蔽服上阵。由于接受过量辐射,蒋寿庭的身体常常出现头晕、恶心、食欲减退、发烧等情况。但是为了能攻克技术难题,他毫不畏惧,几乎没有请过假。

从事雷达研究的同时,蒋寿庭不遗余力地教授年轻科研人员,培养出多位雷达技术骨干,他说,要不断将“雷达精神”传承下去。

从军医到人民陪审员

“战场”转换初心不改

盛黎斯,1953年11月生,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队干休所卫生所所长。2005年至2020年担任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连续两届被评为“杭州市十佳优秀人民陪审员”。

退休前,盛黎斯是海军某部队干休所卫生所的一名军医。2003年离开工作岗位后,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换个战场继续战斗”,加入人民陪审员的队伍。

如今,盛黎斯虽已从人民陪审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仍然十分关心国家法制工作,在社会上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24小时待命真情服务老干部20余年

1974年,盛黎斯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今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学习,1978年毕业后,回到海军某部队基地担任军医。1981年,盛黎斯调到海军某部队干休所卫生所工作,服务对象是海军离休干部。

离休干部普遍高龄,多基础病共存的现象比较突出。盛黎斯常常与医疗团队上门服务,耐心细致地询问老干部的身体状况,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医疗技能,博得老干部和老干部家属一致好评和信任。

2003年年初,“非典”来袭,正准备退休的盛黎斯感到责无旁贷。为了老干部们的安危,盛黎斯主动向组织提出延迟退休。他带领防疫小组制定防疫预案,冲在抗击“非典”最前沿。在医疗团队的努力下,干休所老干部无一人受到疫情冲击。

成为人民陪审员当好“耳朵”和“眼睛”

2003年7月,盛黎斯离开奋斗了一辈子的工作岗位,开启退休生活。适逢全国人大颁布“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怀揣着一颗对法治事业的向往、赤诚之心,盛黎斯报名参加。经法院政审、省高院司法培训、有关司法理论考核,盛黎斯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对一名军人来说,是个全新领域。参与陪审工作初期,盛黎斯也是摸不着头脑。通过不断学习司法审判理论知识并结合法庭审判实践,盛黎斯逐步提高法庭陪审业务水平,较快地适应了陪审员的角色。

随着陪审经历的逐渐丰富,他进一步接触到刑事、民事等领域的各种案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认知更加广泛深入。在这个过程中,盛黎斯也在不断学习,思考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法庭中的“耳朵”和“眼睛”作用,与法官一起把庭审工作做到最好。

在这10余年时间里,只要收到开庭通知,不管刮风下雨,盛黎斯总会早早来到法庭等候;每次庭审中,他都坚持做到勤问法官、动笔记录,认真履行“不穿法袍的法官”职责。

任职期间,盛黎斯参加各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法庭陪审1000余例。因工作出色,在杭州市司法系统的陪审员工作会议上连续两届被评为“杭州市十佳优秀人民陪审员”。

他是军法工作“多面手” 

创新制度建设成为“浙江经验”

蒋明健,1962年9月生,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前从事军事人才培养和军事法学研究,先后被评为“优秀军事法官”“全军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等,两次荣立三等功。

作为军法领域的专家,多年来,蒋明健在干部考核任免国防动员、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维护、国防生培养和高层次强军计划军事人才教育管理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创新制度建设成为“浙江经验”

1983年7月,蒋明健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无人海岛——南韭山驻守。当时,岛上没水没电,靠连队自己发电、打水井,蔬菜、水果、大米等食物由团里5天安排一次登陆艇运到岛上。有时遇上台风天,没办法及时补充食物,就只能吃压缩饼干、喝酱油汤度日。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蒋明健一待就是好几年,磨炼出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

蒋明健说:“军法工作者不仅要有竭诚为官兵服务的热情,更要有善于思考的脑筋、开拓创新的勇气,千方百计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在他的建议和协调下,2006年,浙江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出台《浙江省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保障工作若干规定》,在全国率先对组织体系的建立、热点问题的破解、涉军案件的优先受理、工作经费的有力保障等7个方面作出规范,完善了军地维护国防利益协调机制。该规定被中央政法委、解放军总政治 部等中央部委联合转发,并被称为“浙江经验”在全国推广,得到中央政法委、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推行制度维护军人军属权益

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翌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对于加强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蒋明健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及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纠纷和案件日益增多,但是军人军属维权工作却开展得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法规制度作保障。

“如果让军人担任地方法院陪审员,就可以在地方涉军案件审理中更好地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蒋明健说。

说干就干,他带领浙江军事法院的法官们深入调查研究,建议在全省建立“军人担任地方人民法院陪审员制度”。可在建立过程中,身边有很多人发出质疑。面对质疑声,蒋明健没有气馁,一次次奔走在省人大、省高院、省司法厅等部门。

他的努力终于换来回报。这是一项全新的军人维权机制,在浙江省率先推行,具有开创性意义。如今,“军人担任地方人民法院陪审员制度”已向全国推广。同时,为切实发挥法律骨干作用,军人人民陪审员还被调整吸收为各级“维权办”的成员或法律咨询服务人员。

40年追求卓越精神

创造妇科机器人手术奇迹

陈必良,1962年9月生,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首个“达芬奇机器人妇产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 负责人,世界人子宫移植始创理事。

在全国医学妇产科界,陈必良的名字是响当当的。他从事妇产科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是中国首位妇产科机器人百例、千例手术完成者,也是全球妇产科学领域首个“达芬奇手术特殊贡献奖”获得者。

中国妇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第一人

1980年9月,18岁的陈必良考入第四军医大学。1985年8月,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即现在的西京医院。

在西京,陈必良长期致力于妇产科手术技术,特别是微创机器人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及推广,并在我国率先系统性开展妇产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翻开陈必良的履历,几乎每条都与“达芬奇”相关。什么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这是一种借助高级机器人技术,进行微创手术的方式,结合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创外科技术,为医生提供更精确、更灵活的操作能力。

“我们实施腹腔镜下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就是希望以最小的创伤、最少的收费,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让病人受益。”陈必良介绍。

迎来我国首位“添宫宝宝”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500名女性中,就有1名因绝对子宫因素而不孕的女性。那么,她们是否无路可走?陈必良认为,通过子宫移植,患者可以有机会获得自己的遗传学后代。然而,子宫移植是器官移植世界性难题,也是人体器官移植的“天花板”级手术。

在陈必良及其团队的努力下,2015年11月20日,他们成功完成了世界第12例、中国首例人子宫移植手术,这也是世界首例运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子宫摘除的子宫移植手术。

2013年,20岁的陕西姑娘杨某因一直没来例假,来到西京医院妇产科做检查,结果显示患有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今后也无法生育。听说通过子宫移植还有可能孕育宝宝时,她从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尽管医生告知这个手术当时在国内还没人做过,手术风险也十分高,她还是决定一试。杨某的母亲也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子宫给女儿。

2014年,西京医院的38位专家,与陈必良团队一起,成立了这次手术的专家组,他们开会商讨了数次,终于定下了最终方案。

2015年4月,他们对杨某夫妻进行了辅助生殖技术,同年11月20日,杨某和母亲一起进了手术室,陈必良亲自主刀,利用“达芬奇”技术,取出杨母的子宫,再移植到杨某的体内,最终进行微创缝合。

2018年,杨某接受了当时冻存的受精卵进行人工受孕手术,并于2019年诞下一名男婴,成为中国首例“添宫宝宝”。

2016年1月8日,陈必良团队受瑞典哥德堡大学邀请,参加瑞典首届“世界子宫移植协会成立”大会,在会上介绍了世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人子宫移植的手术过程及经验,为世界人子宫移植的成功开展做出巨大贡献。

“这一生只做一件事情让我无憾了”

他是新中国消防大学教育的开拓者

朱吕通,1931年10月生,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消防》《消防产品研究》杂志主编,从事消防教学工作40余年,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国家公安部一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中国消防教育界,有一棵苍劲“青松”,一提起他,人人都竖起大拇指,敬佩不已。他是今年93岁的朱吕通,中国消防专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由于多年的挑灯夜读、编写,朱吕通的视力受损严重。尽管如此,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心怀中国消防事业,积极投入消防宣传,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激励着下一代,将防火救援知识传播到社区、学校。

8年跑遍全中国制定首部消防技术法规

1955年,成绩优异的朱吕通被公安部选拔为留学生,前往苏联进修。1958年归国后,朱吕通进入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任消防教员。当时,消防专业还是一门新学问,没有相关教材。于是,朱吕通借鉴国外相关资料,克服困难、埋头苦干,组织编写《消防给水》《现代灭火设施》等8本消防专业大学教材,为中国消防的系统化、规模化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大力开展经济建设,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逐渐兴起。消防工作是保卫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可当时我国却面临着消防人才缺乏、技术装备落后的困境。

要推动消防事业发展,首先是定规范。朱吕通凭借自己精通英语、俄语的优势,白天工作,晚上挑灯研读国外消防原著。他深知,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于是,一有空余时间,朱吕通就前往各消防部队机关及基层单位、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参加实际试验,冲在救火第一线。

培养消防人才振兴消防事业

“顶层设计”虽然基本完成,但还需要消防人才进行实践探索。

1982年,朱吕通从沈阳调往河北廊坊,成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以下简称廊坊武警学院)消防教研组长。当时,学校附近一片荒凉,满眼都是望不到边的沙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朱吕通全身心投入到学院的建设中,经过两年的基础建设和教学筹备,学院迎来第一批干部学员。

在此期间,朱吕通为国家培养了5000余名消防技术人才,其中不少成为振兴中国消防事业的骨干,在不同岗位作出重大贡献。

著书立说提高我国消防科技水平

1992年11月9日,我国首个“119消防日”诞生。彼时,朱吕通担任《消防产品研究》和《中国消防》杂志主编,发行杂志数10万册,逐步提升了国内消防理论水平,扩大了消防事业的影响力。

此外,朱吕通还担任中国消防协会、中国消防协会队伍建设和灭火战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消防给水学术委员会等10余个全国性学术团体负责人,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直至2006年,78岁的朱吕通才正式退休。

由于长期用眼过度,朱吕通出现视物模糊等情况,被确诊为青光眼。即便如此,他并未停下脚步,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

“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但这一件事让我死而无憾了。”朱吕通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歆 整理报道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