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汛而上!年猪保住了!直击杭州各地防汛一线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8 08:01   

年猪保住了

橙柿互动记者 王斐帆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 杨奇 鸠坑乡微融圈 倪明娟

本报讯 昨天早上6点,淳安县依旧下着雨。千岛湖水位持续上涨,突破107米!水浪拍打着淳安县鸠坑乡青苗村村民徐领凤家的下湖台阶,水位再上涨30厘米,就将漫进她家的猪舍了。猪舍里,有两头白白胖胖的猪。

今年年初,徐领凤买来两头小猪崽,经过4个多月的照料,都已经长到了80多斤。

丈夫、儿子都在外务工,60岁的徐领凤一个人在家。她打算将两头猪养到年底,一头杀了做年猪饭,一家人好好吃一顿;另一头再卖个好价钱,补贴家用。随着水位上涨,眼见就要漫进猪舍,这让她很发愁。

“砰砰砰……” 沿湖排查的志愿者叩开了徐领凤家的门,“你得马上转移!水涨起来了,就快淹到你们家下面的房子(猪舍)了。再上涨,上面你住的房子也危险了。”

志愿者劝徐领凤赶紧撤离,她也很配合。过去一个星期,她看着这些志愿者夜以继日地忙着巡湖排险、转移村民、搬运物资……知道他们的辛苦,于是很快答应了转移。

但一想到猪舍里还有两头猪很快要被淹了,徐领凤的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有志愿者排查到猪舍时,发现了两头猪。如果湖水再上涨一两级台阶,就会漫进猪舍。志愿者们二话不说,扛来了铁笼,把开口抵着猪圈,把两头猪赶了进去。

“1、2、3!”两头猪不轻,加上铁笼子,将近200斤,淳安县基干民兵应急连民兵连加上青苗村村两委成员,6个大男人齐心协力抬起笼子往外走。

脱离危险的两头猪,被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一户农家“暂住”。两头猪一住进新的猪圈,就大快朵颐起来。

昨天中午,库湾的水位已经上涨到了107.6米,徐领凤家的猪舍里也积起了约30厘米的水。

“年猪保住了!非常感谢这些干部,还有这么多志愿者来帮忙,他们是好样的。”看着水漫过了猪舍,徐领凤说,“有一万个感谢要说。”

青苗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光说,保障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他们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

自6月20日起,青苗村包村组、村两委、党员、人大代表、民兵等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进村民家中,动员撤离、协助搬家。在这场大转移中,淳安县鸠坑乡、村两级干部、淳安县基干民兵等24人,在优先转移人员的同时,走村入户、翻进猪圈和鸡舍,把村民的家禽、牲畜等一一转移到安全地带。

截至昨天中午,青苗村共转移村民31户共59人,在协助村民抬运茶几、电视、冰箱等物资的同时,也将4头生猪转移到了安全的“新家”。

雨中的一份“爱心餐”

橙柿互动记者 杨亦淇 钱塘区融媒体中心 姜慧君 义蓬街道微融圈 孙晗晓

本报讯 6月26日11点,杭州的雨稍微小了些。钱塘区义隆社区的蔬心素食馆门口,20岁的“骑手”李禹帆正在取餐。

他套着一件明黄色的雨衣,头盔和头发还在“哒哒”滴着水,水珠顺着雨衣往下流。送餐的“坐骑”停在门口,毫无遮挡地淋在雨里。他顾不得这么多了。

“振兴弄大伯的饭做好了吗?我来取餐的!”李禹帆有点急,“现在刚好空点,雨又小了点,我赶紧送送过去。”

“刚刚做好,时间掐得蛮准的!”义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蔬心素食馆等着,拿起准备好的一个保温袋交给了李禹帆,两个人配合默契。

拿上保温袋,李禹帆马上用雨衣护着走出素食馆,将饭菜放进外卖箱,熟练地跨上电瓶车,直奔振兴弄。

保温箱里的这单外卖,是一份“爱心餐”。李禹帆送这一餐,是不收骑手费的。

为88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免费提供午餐,是蔬心素食馆的“传统”。入汛以来,义隆社区部分老人因行动不便,没法到店就餐。关键时刻,义隆社区携手“隆心”小哥志愿服务队,化身汛期“送餐使者”,为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的爱心餐。

6月26日11点15分,李禹帆来到位于振兴弄8号的一位大伯家里。

一头银发的大伯打开门,一见到李禹帆,就笑得眯起了眼睛。接过热腾腾的饭菜后,大伯不断说了好几声“谢谢”。

一位义隆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大伯89岁了,听力有些不好,家里就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社区也一直在通过志愿者和快递小哥为老人送爱心餐。

义蓬街道的365无忧卡爱心试点就在义隆社区,去年8月推出为老人送餐的服务。目前,义隆社区有15位老人有送餐的需要。

爱心餐由蔬心素食馆免费提供,惠及户籍在义隆社区的88周岁以上或者享受低保、中低收入的老人。

给老人送餐的,有社区志愿者,也有“快递小哥”。义隆社区通过“小哥站点”和站长联系,发动“小哥”们在与送餐高峰不冲突的情况下参与送餐。

振兴弄的大伯,是“无忧卡”的服务对象;“骑手”李禹帆,是义务提供服务的热心“小哥”。义隆社区、蔬心素食馆、快递小哥,在雨中完成了一场温暖的爱心接力。

他在身上绑了绳子,跳下水库疏通涵管

橙柿互动记者 邵婷 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谭琴 余杭街道微融圈 姚丽玲

本报讯 “丁零零……”6月25日晚8点,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了余杭区余杭街道义桥村委办公室。

义桥村党委书记刘红亮接起电话,负责巡查水库的防汛值班组长告诉他:扇子形水库的涵管发生堵塞,水已经漫出河堤。

刘红亮赶紧叫上几名机动的值班干部,一起赶往现场。

扇子形水库面积不大,没有溢洪道,只有一个涵管负责排水。“水位这么高,涵管出水的流量应该很大,但现在涵管出水量只有正常的三分之一。” 刘红亮判断,一定是有东西堵住了涵管。

水库周围生长着高大的毛竹,刘红亮和几名村干部就地取材,砍了几棵毛竹,将毛竹探到水下疏通涵管。

由于水很浑浊,毛竹也不趁手。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涵管堵塞的问题并未解决。如果涵管不通,在溢出堤坝的水冲刷之下,堤坝可能会坍塌。

刘红亮和几名村干部当机立断:下水疏通!

水库最深处起码有5到6米,万一不小心踩空掉下去,很危险。于是,他们到值班组长的家中借来了绳子和挖笋用的锄头,准备绑在身上下水。

“还是我下吧!我是村干部,也当过兵,又是党员。”刘红亮把衣服和裤子脱了,用绳子绑着身体,跳下了水库。

涵管处的水位大概有八九十厘米深,没过了刘红亮的大腿。他弯下腰,在浑浊的水中用手摸索排水涵管口的位置,很快就摸到了堵住涵管的杂草。

十几分钟后,异物被清除,刘红亮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吸力。

涵管疏通后,水位渐渐回归正常。

刘红亮说,义桥村共有13个山塘水库,目前,他们正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巡塘。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