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城墙”守住了江边的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8 06:41   

6月27日中午,建德市梅城镇依旧下着雨。一辆南京牌照的旅游大巴缓缓驶入古镇景区,车上的游客探着头打量着窗外的景物。临近的步行街上,有游客撑着伞走走停停;小吃店里冒出热气,老板娘忙着做中午的生意;外卖小哥穿着滴水的雨衣,小跑着送餐;一个大哥捧着一大盘刚出炉的严州烤饼,送去自家门店……而此时,梅城古镇的城墙外,新安江一片茫茫,大水已漫至石阶之下,就在前两天,最高水位超过了24米警戒线,已经漫到澄清门前的石狮子底座。

一墙之隔,两番景象。

这道城墙,寻常是古镇登高望远的“观景台”;而在汛期,其实是一道防洪堤坝,有着一举两得的妙用。

梅城镇在这次汛情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烟火气,这道城墙固然功不可没,然而,澄清门前那垒到城门半腰的沙袋告诉我们,还有一道隐形的“城墙”,护佑着全城的静好。

两道“城墙”上了“双保险”

梅城古镇的城墙不仅是“网红”景点,还是实打实的水利工程,1961年,梅城镇就在原古城墙的基础上,通过夯实土石加固的方式修建了防洪堤坝,城墙用途逐渐转为防洪。2010年,建德市水利局启动实施了钱塘江干堤梅城段(梅城大坝)加固工程,仿照古城墙式样,对堤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改造了堤坝护坡,新建了东西湖排涝泵站。现有的梅城大坝全长2270米,按20年一遇标准设计,100年一遇标准校核,直接保护3.5万人口。外江水进不来,城内水可外排,城墙成为梅城古镇防汛的第一道防线。

6月24日晚,新安江水位达到了23.5米,梅城镇迅速关闭了城墙定川门、澄清门、福运门、瓮城东门的防洪闸。同时,第二道“城墙”迅速筑起——梅城镇连夜发动了5个社区的100余人,用沙包对4个城门及江南岸地势相对低洼地带进行防汛加固。

“那天晚上水位上升得很快,所有人都没有睡,大家一起将沙袋扛到了城门口。”参与加固的乡镇干部项亮说,“一共装了400余袋,总重8吨左右。”6月26日,洪峰经过梅城镇,水位最高达到了25.93米。由于预防到位,镇内生活未受影响。

昨天,新安江水位已有所回落,许多点位上,工作人员依然留守。午饭过后,江北岸七里扬帆梅城旅游码头公园的游步道上,洪峰过境带来的泥沙已经显露出来,镇村干部正开展清淤工作。“一定要及时清理,不然泥沙干了会结壳。”一位乡镇干部说。

江面上,建德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民警严军正驾驶巡逻艇巡逻,一方面排查沿线防汛点位,另一方面劝导靠近江水的村民。“这几天,重要卡口都做了临时隔离措施,没有村民下水的情况。”严军说,“6月26日沙包堆放好之后,城内的乡镇、社区干部看不到城墙外面的情况,比如沙包堆放得牢不牢固,其他点位还有没有风险。所以,我们要做好他们的‘眼睛’。”

江南岸的南峰村里,66岁的胡海林仍在一处地势相对低洼的沿江绿道旁值守。老胡不是南峰村人,但听说要组织人员到沿江点位上巡查,他主动报了名。“大家花了一个通宵,堆了几百个沙袋,才没让江水倒灌进来,我得守住大家的努力成果。”老胡说。

大伙都知道生活如常背后的“因”

古镇景区的停车场里停着不少外地牌照的车辆,不远处的“澜清拾光”还在照常营业。“说实话,镇里做了那么多准备,我很放心,只是希望雨早点停。”老板姜先生说,民宿的生意还行,总共11间房,本周的订房率差不多有七成。

来自无锡的余女士就是民宿的客人,她和小姐妹相约,两家人一起来梅城游玩。“之前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换个时间再来。”余女士说,“来了之后才发现,是我多虑了。”

昨天中午,梅城的雨变大了些。古镇景区步行街上的一家包子店里,满是避雨和吃饭的人。“生意和平常的下雨天差不多,豆腐包、小笼包,总得包300多个吧。”面点师傅老周一边擀面一边说道。

6个面相稚嫩的小伙子撑着伞走在雨中,虽然头发、裤子都湿透了,他们依然边走边聊得火热。他们都是本地某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前不久刚参加了高考。“马上要各奔前程了,兄弟们得再聚一下。”其中一个小伙子说完,和兄弟们相视一笑。

严州干菜鸭店的店长伊大姐坐在门口,等待顾客上门。“就是下雨的缘故,客人稍微少点。”她说,6月25日晚上,她看到许多人在扛沙袋,特别有感触,“我看网上有人说是老祖宗留下的城墙守住了梅城,其实他们不知道,有许多人在看不见的地方辛苦着……”

第二道“城墙”依然挺在一线

昨天下午1点42分,建德市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发布公告,新安江水库将增开至5孔泄洪闸泄洪。下午5点多,项亮刚将滨江村、利群村部分低洼区域的4户村民转移安置到了杭州富春开元颐居酒店。

年逾古稀的黄大爷和老伴下了车之后,跟着在安置酒店值班的乡镇干部前往客房。二老没带什么行李,神情很自然。“住酒店还要带什么东西呀?”黄大爷说,之前,他等新安江水位回落后回了一趟家,“没想到啊,乡镇干部连卫生都帮我们搞过了。”

黄大爷夫妇在客房安顿好后,工作人员为他们送来了晚饭,两荤两素。二老吃着饭,想起了孙女。“孙女肯定要记挂我们今天住哪里、住得好不好了。”黄大爷的老伴说道。黄大爷拿起手机说:“我现在就跟她视频,让她看看。”

视频通话接通了,黄大爷站起身,对着客房拍了一圈,让孙女看看环境。“你看看,吃的、住的都好,放心啊。”也许是太激动了,黄大爷忘记将手机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孙女一时看不到他的脸。

将老人们安顿好,天已经黑了,项亮的电话响了。他接起电话,走到角落里,轻声说道:“我眼皮子都得用火柴棍支起来了……不回来了,我等下回单位睡一觉就好……”

古镇里的灯火亮起,店铺里的热气飘出门外。城墙之上,巡视江面的人影还在走动……

城门外堆着沙包,从城墙底部条形石材上的水迹还能看出前一天的水位。

城墙外围,由各方力量组成的工作团队正在巡查和清淤。

胡海林值守在江边。

民警在江上巡逻喊话。

从城楼俯瞰古镇街道。

被工作人员安置到酒店后,黄大爷与孙女视频通话。

一位大哥捧着刚出炉的烤饼。

来自无锡的游客在民宿内合影。

6名高中毕业生在屋檐下合影。

镇上一家豆腐包店内,居民、游客用餐如常。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钟玮 余紫琦 方永彬 文 记者 杨子健 摄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