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这句话为什么吸引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0 07:50   

昨天上午,市值风云杭州研发中心收到了一笔来自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的现金补助,总计102.82万元。董事长杨峰有感而发,发了一条朋友圈点赞余杭区的贴心服务。

截至2023年底,余杭区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达27.5万家,人才总量突破40万人。他们都是为了那句“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而来。

这句话为什么吸引人?

政府竟然会主动上门“送补助”?

市值风云杭州研发中心昨天收到的那笔现金补助,源于2022年底的一通电话。

在那通电话里,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招商部办事员冯丹勤对市值风云杭州研发中心总经理许光勤说:你们公司的项目属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范畴,符合申报人工智能小镇5G项目的条件。

许光勤也没想到,政府会主动给企业打电话,“催”着企业申请补助。

项目通过评审后,从2023年9月到昨天,市值风云杭州研发中心共收到了3笔来自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的补助——

2023年9月,项目第一批政策兑现,公司收到了123.51万元补助;2023年12月,项目第二批政策兑现,公司收到了109.36万元补助;2024年6月,项目第三批政策兑现,公司收到了102.82万元补助。

“每一笔补助都让员工们很振奋,也让公司有了潜心研发的底气,在行业内不断追赶。”许光勤说。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杭州市政府、余杭区政府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竟然会陆续找上门来,主动“送补助”。

他翻了翻记录,在杭州4年,市值风云杭州研发中心收到了来自杭州市、余杭区、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多笔现金补助,总计400多万元。

在许光勤看来,“这些现金补助可以覆盖房租、水电等必要支出,让公司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对一家初创公司来说,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把企业当好朋友,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冯丹勤为什么会打那个电话?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缘分吧。”冯丹勤说,“是我在对接的另外一家企业向我介绍市值风云杭州研发中心的,深入了解后发现,这正是余杭非常欢迎的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前景也很不错,就推荐他们参加了项目评审。”

冯丹勤记得很清楚,当年,市值风云杭州研发中心参评的是人工智能小镇项目评审会,“因为项目好,很顺利就通过了评审。”

项目通过评审后,冯丹勤帮着企业找场地、介绍政策、对接部门等,还和企业一起制订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冯丹勤对接过上千家大大小小的科技型企业,发现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核心人员大多是搞研发、做科技出身的,并不擅长和政府打交道,也吃不透相关的政策。

“我们如果不上门的话,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政策,也可能就错过享受这些真金白银的福利了。”冯丹勤说,一直以来,余杭区都把企业当作好朋友。每次和企业对接的时候,她想的都是“不能辜负朋友的信任”。

“他们相信我,我就要对得起他们。政策和服务方面的工作就交给我们,企业专注发展就行了。”冯丹勤说。

给足“阳光雨露”,还要守护“茁壮成长”

“我们经常走访企业,对他们的需求都非常了解。企业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也不一样。”余杭区财政局企业科科长汪钟洪说,“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其次才是办公场地、贷款、研发投入等。”

针对这些企业发展的痛点,余杭区有两大响当当的政策,“黄金68条”和“黄金20条”。

“黄金68条”,是余杭区为产业和企业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计划每年至少拿出100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和人才创新发展。今年2月,余杭区又对政策进行了优化升级,惠及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

今年,专为人才打造的“黄金20条”也升级了,新增了薪酬补助、降低了兑现门槛、修订了伯乐奖。

前不久,余杭区还发布了“低空经济18条”,给予企业空间保障、投资补助、规模奖励等综合性扶持,同时还设立了3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如果说这是余杭区洒下的“阳光雨露”,那么,主动上门,面对面解决问题,就是余杭区守护企业“茁壮成长”。

为解决跨部门难题,余杭区抽调了发改、经信、财政等31个部门骨干,组建“助企帮帮团”,为企业提供答疑、政策宣讲及兑现落地等服务。“助企帮帮团”工作人员将不定期走访企业,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现场协调解决困难。

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

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什么“阳光雨露”?无非是精准的帮助、周到的服务等。如果没有这些“阳光雨露”,企业便很难成长。反过来,茁壮成长的企业,也能成为一个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内生动力。“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正是余杭区和企业之间达成的默契,互相成就。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周辰璐 韩晨柯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