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之问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4 06:52   

曾经喧嚣的龙门为何静悄悄?

今年国内旅游市场成为消费领域一大亮点,仅“五一”假期出游人次就近3亿。随着国潮风的兴起,“古城”“古镇”游成为旅游新风尚。

5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县城旅游突围》一文中提到,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近来,旅游业最火热、出圈的话题就是县城旅游。越来越多陌生的小城纷纷登上热搜。

说起周边的古镇,你知道杭州地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哪吗?在“古镇游”热度爆发的当下,曾经热闹的龙门古镇却并没有像那些破圈古镇一样蜕变为“网红打卡点”。龙门似乎让人感觉有点“安静”。

龙门古镇,是否需要在这流量为王的时代打破桎梏,实现蝶变?带着好奇和疑问,记者走进了这个千年古镇,去探寻龙门再跃龙门的思考和实践。

龙门镇,不仅是一个千年古镇,还是孙权后裔的最大聚居地,被誉为江南宗族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10月,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龙门镇“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千百年来,特别是北宋初年孙权第27世孙孙忠遵从父亲孙劻嘱咐,从场口东梓关迁居于龙门山下起,孙权后裔双枝并秀、繁衍茂发。历经宋元明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迷魂阵式浙派传统民居格局建造。

龙门古镇的名气,在杭州地区自然不用多说。不过,今天的龙门古镇街巷却显得有点安静,没有曾经的喧嚣。

龙门古镇,游客真的减少了吗?对于这个问题,龙门镇旅游产业办主任刘珺告诉记者,从单日游客量来看,目前的确没有超越历史峰值,“龙门古镇单日客流量最高是3万人次,出现在2018年。”

2018年,龙门镇积极借助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契机,先后举办富阳区首届乡村百花大会、美食擂台赛暨龙门美食音乐节、龙门庙会暨2018龙门古镇民俗风情节等系列特色节庆活动,适时推出杭州市民免票优惠政策,拉动古镇旅游人气。三大节庆期间,龙门镇创下日均接待量超3万人次“现象级”的景区营销模式,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创古镇旅游历史之最。此后,这一纪录一直没有被刷新。

在全国迎来新一轮“古镇热”的当下,6年前就创下单日客流量3万人次的龙门古镇,为何现在却没有接到“泼天的富贵”,反而显得有点宁静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多次走进龙门古镇,寻找答案。

身处其间,没有人头攒动的喧闹景象,记者见到的,多是两三人相伴而行的游客,不紧不慢地散布于古镇街头巷尾,且行且看。也时不时在十字路口,遇到沉浸于写生的年轻人。

古镇之中,各具特色的小店吸引了游人的驻足,记者尾随他们进入,发现许多小店别有洞天,而且是龙门独有。

传承100余年的老字号

“非遗+非遗”加快创新转型之路

在龙门古镇内错综复杂的小道旁,藏着一家古法技艺老店——“唐生记”。这是一家生产、经营传统姜糖的作坊,传统中式建筑风格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走进店内,木制构造古色古香。店里的布置完全符合“前店后坊”的模式,各种姜糖、姜茶摆满了柜台,整个屋子飘散着浓郁的姜茶味,让人不禁平静下来。

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今“唐生记”的线下销售受到了一定挑战。“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我们平均一天的营业额能够过万。”

面对形势的变化,老板唐华军深思熟虑后开始采取行动。“传统技艺固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在面对市场化的挑战时,还是要做出改变才有竞争力。”2022年,唐华军借助小作坊改造提升让“唐生记”实现了华丽变身。数十平方米的姜糖小店升级为拥有一处院落的四合房间,生产区域与展示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除此之外,唐华军更关心的是如何拓宽产品乃至服务的销售渠道。“首先我们想把线上销售这一块运营起来。”除了在拼多多、淘宝上架自家的产品之外,唐华军还在“唐生记”二楼布置了一块专门用来直播带货的空间。

得益于作坊改造提升,如今的“唐生记”已成为富阳地区不少学校的研学首选地。唐华军向记者透露,人多的时候,每天大约有5个班次的学生来这里研学。若是按照45人/班计算,每天“唐生记”需要接待200多个学生。每年的研学高峰季,都能为“唐生记”带来一笔不错的收益。

除了拓宽线上销售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唐华军还尝试加快“唐生记”市场化的速度,萌生出“非遗+非遗”的想法。”他拿出了几支小包装液体姜茶,展示给记者看,“我们最近在和方回春堂合作,打算推出便携冲泡式姜茶,有助于拓展销量。”

在古镇做着自己热爱的事

百万面包小店有何秘密配方?

除了传承传统技艺的老店,龙门古镇还诞生了一批新生的特色小店。

距离“唐生记”不远的另一条小道旁,一家装修风格清新的小店——顾童面包店格外显眼。该店近来在社交媒体上颇受欢迎,不少住在杭州主城区的年轻人特意来此打卡。

“我们是2017年来的龙门,当时只是想来这边生活,但是觉得还是需要有收入来源,和我妻子商量后打算开个面包店。”顾童面包店老板顾泽辉表示,当时国内的面包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计划好后,我们就在这里租下了这处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公租房。”

“说实话,工作日龙门古镇的自然客流并不大,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主攻线上销售。” 顾泽辉告诉记者,门店的大部分面包都是通过快递的形式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手中。“疫情前我们营业额达到了顶峰,一年能做到两三百万。”近两年门店的营业额出现了下滑。

顾泽辉并未抱怨,反而加足了马力。“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加快了短视频的更新频率,这有效增加了我们店的曝光率。”据他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顾童面包店的官方小红书账号、视频号下单。

为了拓宽获客渠道,顾童面包店也开始做起直播。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直播带来的订单较为可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然客流的短缺。

跨国夫妻开起咖啡店

是什么吸引他们定居于此?

在古镇老街上漫步,一家名为“蓝纹咖啡”的小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对面的商户告诉记者:“这家店不仅咖啡好喝,还是一对跨国夫妻开的呢!”

刚一进门,记者就被天花板上飘着的藏蓝色棉布吸引。店主杨祎热情地接待了记者,据她介绍,自己从小在杭州老城区长大,去年5月份和老公桥斯一起来龙门古镇开了这家咖啡店。“我老公是法国人,一个异国友人在这里开店,大家会觉得很有趣。但实际上,他本人非常喜欢中国古镇的环境与文化气息。”

“我们店里的装修很多都是我老公自己设计的,包括‘蓝纹’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法国有一款著名的蓝纹奶酪,它就像中国的臭豆腐,闻起来很臭,却深受法国人喜欢。”杨祎告诉记者,桥斯目前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工作,每周末就在店里帮忙制作咖啡。“我老公也很爱咖啡,在店里帮忙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享受。”

在享受古镇生活的同时,夫妻俩心里还想实现一个愿望。“因为我和我老公对文化艺术都非常有兴趣,你看墙壁上的这幅海报就是他设计的。” 杨祎坦言,自己和桥斯正规划举办一个文化艺术展。“桥斯很希望通过办展的形式加深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等过段时间学校工作稍微空闲之余,我想帮助他实现心里的这个愿望。”

说起龙门的“网红”饮品,不得不提龙门“三宝”之一的米酒。世德堂门口弄堂里有一家“吾味米酒酿造局”,是留学返乡的龙门人孙超创立经营的。该店一楼展陈着米酒的生产流程,非常有科普意义,二楼可供游客坐下来品尝美食,孙超开发的“米酒豆花、米酒咖啡”两款创意产品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据了解,龙门镇共有各类文旅类业态306家,其中匠艺工坊类12家、特色餐饮27家、旅游产品特色经营店31家、民宿75家、宾馆21家、特色文化类11家,涌现出了唐生记、顾童面包等十多家年营收超百万元的店铺。

龙门古镇周边不仅有新晋网红景点龙门山,还有静谧的山水风景

“静悄悄”的龙门在干啥?

“静静的古镇在生钱,运动的山水可休闲。”这是龙门镇党委书记陆锡明反复强调的。这不仅在龙门古镇核心区得以落实,古镇外围也由此诞生出一批新型业态。同时,凭借龙门镇政府对原乡人、回乡人以及新乡人在龙门创业的大力支持,这些“新生儿”也在茁壮成长。

“保要保得彻底,建要建得精致。在古镇网红化、同质化的当下,龙门作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杭州地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们秉持保护第一原则,努力跳出思维的弄堂、跨越心理的石塔、跟上都市的节拍、跃升发展的龙门,打造一个年轻态、文艺风、运动型、科技感、乡村味、国际范的古韵新龙门。”陆锡明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古镇景区已实现扭亏为盈,经济总量大幅跃升,百万店家越来越多,财政收入实现两年翻番,今年继续高歌猛进,一季度已经完成全年目标47.3%。

当记者从看似“静悄悄”的龙门古镇走到周边,发现了这些围绕着古镇的新涌现的业态活力十足,营收形势一片大好。

就拿龙门山来说,今年到此登山徒步游的人越来越多,龙门瀑布成为新晋打卡点,频频出现在社交平台上。

据富阳日报官微5月1日报道,近段时间,富阳龙门山“火”出圈了。尤其是龙门飞瀑、杏梅尖成为小红书、抖音上的热门词汇,平时一到周末,每天都有超多人赶到这里。5月1日当天,游客量更是爆棚,山脚下的停车场停得满满的。

在山水之间疗愈心灵

原乡人赠予旅行者的礼物

在龙门古镇周边,记者发现,不仅有龙门山这样的新晋网红景点,还有无数山水风景。

一走出古镇,记者就遇到了一方碧绿的湖水,在青山的映衬之下,令人见之忘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打算把它命名为龙门天池,让更多人感受到龙门的山清水秀。”陆锡明颇为自豪地说着。

记者注意到,围绕天池一圈修建的步道,宛如丝带一般,与湖水相映成趣。这是大自然赋予龙门最宝贵的礼物。

而在这方静谧纯净的山水天地之中,特色民宿就像一颗颗明珠,洒落其间。

与其他古镇的民宿不同,龙门镇的民宿,做的不仅仅是“住宿”,更注入了运动休闲、予人心灵疗愈的灵魂理念。

青沐民宿,是一家在今年崭露头角的新兴民宿,5月1日正式开业。据经营者孙女士介绍,每逢节假日,民宿的入住率都表现不错,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生意相当不错。

谈及定价策略,孙女士表示,青沐民宿注重提供高品质的住宿体验。每个房间有30余平方米,起价400元,高的800元,这样的价格定位既符合民宿的档次,又能吸引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游客。“五一假期,尤其是前三天,入住率维持在高位。客群主要来自上海、江苏和杭州等周边地区。这些客人来此,主要为了享受悠闲的假期,感受宁静的乡村生活。”

另一家名为禾央堂的民宿装修得更为考究,自带一个景观雅致的院子。“取名禾央堂‘堂’字是源自我们老祖宗留下来有很多厅堂,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并传承的感人故事。”禾央堂主理人向记者透露,禾央堂的装修花费了900多万元,不光用材高端,还别具匠心地摆放了不少艺术品,希望满足更多高端人群的需求。她所期待的,是每一位曾在此入住的游客,都能找到记忆中毫无喧嚣的那段美好回忆。

回乡人的奇思妙想

打通文旅休闲的另一扇门

在一段通往深山的斜坡上,记者发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庭院——肆时有意。主理人孙先生是龙门人,是一位充满创意与热情的创业者。去年,他毅然决定从城市回到家乡,对家门前的小院进行改造,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一个既有古朴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文化空间。

上山环线是游客们喜爱的徒步线路之一,而孙先生的小院所在的道路恰好是必经之路,空气清新,远离喧嚣,吸引了不少人进来饮茶休闲。

为了更好地推广小院文化,孙先生与上海的大巴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大巴公司的线路安排,游客可以方便地前来参观游览。同时,孙先生还借助游侠客App进行业务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小院文化的传播中来。

“龙门饭店”再续辉煌

新乡人为何偏爱龙门?

在靠近龙门古镇的路上,一家名为“龙门饭店”的餐馆引起记者的注意,让人不禁联想到大名鼎鼎的龙门客栈。

主理人程美玲告诉记者:“原老板从1999年开始经营这家饭店,我们去年接手后进行了全面改造,并增设电梯,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饭店于今年3月份开始了试营业阶段。“3月份是行业淡季,比较适合作为试营业的起点。在今年五一期间,饭店每日接待人次达到了200人左右。”

作为龙门饭店的主理人,程女士还负责管理龙门墨庄。1984年出生的程美玲祖籍江西,家族世代传承徽墨,到她已是第七代。两年前,药墨传人程美玲邂逅龙门,被古镇古韵吸引,决心在此传承药墨文化。

对于这些新兴文旅业态,陆锡明表示,任何一家小型店铺,都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地方接待站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联盟体系。以联盟的概念为例,当小店需要与龙门饭店等高端餐饮机构合作举办大型活动时,它们之间能够迅速通过电话等方式实现沟通协作,体现出协同效应,推动发展的美美与共。

龙门古镇内涌现众多业态,有老字号小吃、非遗文创类产品铺,也有网红小店

千年古镇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古镇有山水田园、民俗非遗,也藏着乡愁味道。漫步古镇,成了很多游客“慢下来”的选择之一。但火热之下,古镇也有烦恼。

“如今的古镇貌似都长一个样”“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卖的都是同一套东西,简直旅游了个寂寞”……此前,据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古镇的“查重率”高达99%,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搜榜。此外,热门古镇“人流量过大”“太商业化”也成了网友的吐槽点。

古镇同质化严重的背后,逃不开趋之若鹜的新建古镇狂热。截至2024年,住建部公布了超1600个特色小镇,其中旅游型占比超过了50%。

什么样的古镇才能自带流量 并将流量转换为“留量”?

3年前,陆锡明刚刚担任龙门镇党委书记时,镇党委便已意识到,在古镇这片“红海”中,如果找不到自身开发的核心资源、差异化特色并坚持,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出圈。

什么样的古镇才能自带流量,并将流量转换为“留量”呢?龙门镇领导班子考察了很多古镇的出圈模式,发现它们各有特色。比如引入产业,以“小镇+产业”的模式,为古镇造血,做强古镇经济。

乌镇正是这类古镇的翘楚,其结合互联网、戏剧节等前沿新颖的强大IP产业,以产业的思维来运营古镇,在一众古镇中脱颖而出。

5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登了《县城旅游突围》一文。文中提到,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近来,旅游业最火热、出圈的话题就是县城旅游。到县里去,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那里具备了度假的天然条件:在一个可以“放轻松”的地方,既能体会现代生活方式的便利,又能享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借助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一座座小城通过县域独特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激发出远超本地辐射范围的消费动能。

这几年,临海台州府城登上了全国景区的顶流榜单。“五一”假期,浙江省临海市再次被人气点燃。今年5月4日,台州府城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央视记者介绍道,大家来台州府城可以做三件事:品文化、赏美景、吃美食。

“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五一假期,一场带着时代记忆而来的台州府“三十六行”巡游,吆喝声伴随着烟火气升腾,让新潮的“临海城”瞬间变成了旧时车马慢的“台州府”。五一期间,台州府城游客接待量超100万人次,日均到访人数超20万人次,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流量王”。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承担着充盈县域旅游“肌理”的任务。

乌镇戏剧节、西塘汉服文化周、濮院时装周等活动聚焦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全面释放“文旅+”多层效应,吸引了无数年轻人争相“赴会”。

但在网络世界,不得不提的是,红极一时者众,长红常新者少。保持可持续发展,对决策者和经营主体意味着挑战。

作为杭州知名大型人造古镇主题公园,宋城曾依托“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爆火。然而,在文旅消费复苏的2023年,宋城演艺旗下景区陆续恢复营业,演艺主业营运天数、游客人次、营业收入和毛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但依然未能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4月,宋城演艺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宋城演艺实现营业收入19.26亿元,同比增加320.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减少130.20%。据悉,净利大幅下滑并亏损主要系计提花房集团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8.61亿元所致。宋城演艺2024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宋城演艺营收5.6亿元,同比增138.7%;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317.33%。

各路古镇八仙过海 龙门古镇如何突围

看各路古镇各出奇招,龙门古镇又如何在时代之变中突围,实现高质量发展呢?

据了解,龙门古镇的管理和运营由富阳区富春山居集团负责。龙门镇不参与龙门古镇管理运营及收取门票。

6月13日下午,记者从龙门古镇景区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龙门古镇的散客门票为70元/人,近期将继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2017年景区营业收入破千万元,创下历史最高。此后,票价经过多次调整:2018年10月1日,门票从80元/人降到了70元/人。此外,2018年5月-2023年3月期间,对杭州人免首道大门票。”该负责人说,受门票降价和疫情影响,2018年起到现在,门票收入没有再创新高。2023年门票收入800多万元,是2020年以来最高的一年。

作为重要的文保单位,游客量高低并不是衡量龙门的第一指标。但想拉动周边业态发展,为创业者和政府创造更多经济回报,就需要让游客留在这里休闲的时间更长、质量更高。

为实现这一目标,龙门镇制订了将古镇从旅游产品进化到旅游发展平台,让古镇成为旅游品牌背景的发展策略。

陆锡明解释,当运动休闲兴起,因为一家店赶赴一座镇的旅行者也越来越多。龙门镇正在做的,正是将每家店都打造成一个地接旅行社。

创造高质量的“留量”,才是龙门未来能持续“生钱”的法宝。

龙门古镇内错藏着一家古法技艺老店“唐生记”。这是一家生产、经营传统姜糖的作坊,店内古色古香

龙门如何再跃龙门?

随着大众审美时代的到来,想要出圈,龙门需要高质量发展。

一个古镇真正的美,不仅要保留古建筑特色之美,还要让游客在其中体验到文化传承之美,更要与时俱进实现活力之美。

在龙门镇镇长楼丰看来,只有将新的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及文旅产业与文化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理清,才能更好地推动龙门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为此,龙门镇请来专家把脉问诊,确立“龙门不只有古镇、发展不止于古镇、首先保护好古镇”发展理念,明确“富春画眼、城郊新镇”的总体定位和“城郊度假目的地、乡村研创集合村”的特色定位。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 挖掘特色文化是重要突破口

近几年,两个事件对龙门古镇的旅游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催生了新的生产力。

疫情之后,人们普遍萌发了对健康与自然的向往,认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能够疗愈身心、保持健康,这种趋势逐渐兴起并持续发展。

亚运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运动休闲浪潮的到来,使旅游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富阳区委区政府抓住亚运契机,开展龙门史上额度最大、力度最大、时间最集中的古镇基础设施整治提升行动。新建了游客中停车场,修缮了牌楼广场大厅堂,整治了背街小巷里弄堂,实现了三线落地、雨污分离、古建修缮、风貌提升。

此外,富阳区还整合惠农资金,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美丽田园建设,全域环境实现整体蝶变,“静静的古镇在生钱、运动的山水可休闲”格局初步形成,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

经过几年发展,龙门古镇实现了两方面转变:一是空间上,旅游从传统的景区游转变为全域游、山水游;二是时间上,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从以景区为目的地转变为以特色店铺、单品为吸引点。

“我们有个目标,要让龙门古镇从45分钟的游线拓展为48小时的休闲,现在正在逐步实现中。” 陆锡明不无欣慰地对记者说。

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在节目中向世界推介龙门,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中国邮政更是为其发行了专属邮票。在杭州亚运会期间,龙门作为一扇重要的城门被打开,这充分说明了其的社会价值。

杭州市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富阳区文化和旅游推广中心主任张燕青表示:“龙门古镇与其他同类古镇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景村一体的独特运营模式和主客共享的运营发展理念。”

张燕青告诉记者,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倡导各地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特色主题活动。在此背景下,2024年“多彩研学游华夏 特色研学主题日”杭州分会场活动落地富阳。作为《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原创地,富阳致力于深入挖掘与利用包括龙门古镇在内的一系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以充分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将龙门古镇打造成为既具现代气息又存古韵风情的集宜居、宜业、宜游于一体的古镇景区新样板。”

2023年,全镇306家文旅业态接待游客122万,同比增长18.8%,实现营收1.52亿。地方财政收入2264.78万元,同比增长90%。

与很多古镇不同,直到今天,龙门古镇里依旧住着不少“原住民”,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搬迁到古镇外,仍在这里过着古韵盎然的新生活。

对此,龙门镇镇长楼丰解释道:“在文物保护方面,我们采用了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躯壳保护,即保护古镇的建筑实体;二是活态保护,即注重保持古镇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承。”

龙门不只有古镇 发展不止于古镇

“正大昌”位于龙门古镇太婆桥,每次来到古镇,记者都会走进“正大昌”。这个由知名高校牵头的研创共享中心,虽然刚启用,但已经准备好成为龙门旅游的新目的地。

确立“龙门不只有古镇、发展不止于古镇、首先保护好古镇”发展理念后,龙门镇就确认了要加大对本土文化的挖掘,这就需要让更多专家学者来参与。例如,通过专家对孙权的深入研究,深入了解到他的品格和精神,进而将这些元素融入旅游体验中。同时在研学方面,开设相关课程,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学习和体验本土文化。

2023年12月,“龙门古镇综合教育基地”获评2024年度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作为汇聚龙门镇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正大昌将作为浙江省“10+1”规划设计院校联盟永久实践基地正式开始运营。

这个月底,“龙门研创集合村”开村暨龙门古镇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揭牌活动将在“正大昌”举行。

据了解,“龙门研创集合村”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融合文创研创、教育实践、文化交流、产业孵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共享平台;以“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龙门古镇综合教育基地”建设契机,汇聚各方资源共同开展“党建共建、思政教育、教育培训、联合设计、创新创业、公益科普”等活动,促进教育、文化、创意、科技的交汇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与地方共富,成为区域文创研创的新引擎和新地标。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前虎告诉记者,龙门有保护完整的古建筑,这很特殊也很珍贵。早在2021年,他就带领学生在龙门开展研学,培养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闲暇经济”出现了,古镇发展由此迎来了一个新契机。近几年,龙门变化很大,出现了很多新业态。

2021年,陈前虎作为牵头人,开始谋划浙江省“10+1”规划设计院校联盟龙门基地。该基地在2022年正式启动,不少大学生创作了一系列作品。

2023年5月20日,在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来自中国龙门古镇的正大昌共享中心项目亮相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马清运策展的“深·绿DEEP GREEN”独立展。该项目正是由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的师生完成。

2024年6月12日,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艺展)在湖北启动。该展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其中,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的“国潮社工作坊”项目入选此次大艺节的艺术研创实践工作坊展示项目,并获全国一等奖。

“该项目展现了基于龙门古镇设计和改造的艺术研创实践作品。”陈前虎介绍道,团队以龙门古镇的传统建筑构件“牛腿”为元素进行展览布景,并将研发设计的“牛腿”主题系列研创产品在此次工作坊中进行展示,包括T恤衫、帆布袋、运动鞋、扇子、雨伞、咖啡杯、明信片、冰箱贴、魔方、灯具等,共计500余件。同时,工作坊通过视频、海报等形式展示宣传团队组织和参与的龙门古镇“正大昌”历史建筑改造活化项目、“1+10”龙门基地联合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浙江工业大学团队与龙门镇政府联合开展的艺术研创实践项目成果,受到广泛好评。

“我们学院的几个老师正在龙门镇筹备多家文创、科技企业,我们还将在这里搭台,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让更多人认识龙门,守护好龙门这个宝贝疙瘩。”陈前虎说。

正如镇党委书记陆锡明所强调的,山水文化孕育运动休闲,运动休闲催生创新创意。通过校地合作、高校赋能,吸引研究、研学、研艺、研匠、研发等都市智慧族群触媒龙门,开展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创想实践,为龙门的文旅产业发展孵化、加速,把龙门打造成为新时代深化践行“千万工程”的成功案例,最终走出一条智慧引领型古镇文旅发展共富路子。

记者手记:

几次走进龙门古镇,我们看到,这里不仅仅有古镇文化,而且处处焕发新的活力。产业升级、文旅转型扎实推进,米酒工厂试验成功,千万民宿开始运营,研创产业抢占风口,全国高校综合教育实践基地正式获批,正大昌共享中心建成运行……沉浸于乡村之美的同时,我们还时不时遇见或文艺风、或运动型、或科技感、或国际范的许多个小惊喜。咖啡面包、禅修香茗、登山露营、短剧拍摄,种种国潮业态,如同夏日的清风,席卷了整个龙门镇。古镇,正在变得更年轻。对于古镇门票近期将继续出台优惠政策的最新消息,有专家告诉记者,给游客更多实惠,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来龙门,给龙门带来更多机遇。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方薇 陈慧怡 蒋元豪 摄影 严嘉俊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