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制度供给 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 杭州发布全国首个限额以下工程交易管理地方标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7 07:22   

“像我们企业参与的很多都是小额项目交易,金额虽然不大,但有时还是需要来线下递交材料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增加了我们投标的成本。”姚方荣作为杭州三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投标负责人常常会有这样的顾虑。

为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持续提振企业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近日,杭州市发布了全国首个限额以下工程建设交易市级地方标准——《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规范》(DB3301/T 0450-2024),并将于5月30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标准明确提出了小额交易活动将采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这样的交易过程既高效便捷,又公平公正,彻底打消了我们的顾虑,让我们投标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姚方荣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是指政府投资预算(估算)额在《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浙江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等国家、省、市要求限额标准以下的工程建设项目。据统计,仅2023年,杭州各区、县(市)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成交数量就多达1.08万个,成交金额80.62亿元,虽然单宗规模不大,但招标主体多、项目数量大、涉及范围广,具有很高的社会关注度。“此前,该领域在国内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各地的管理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业主单位自由裁量权过大,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交易过程不规范,从而引发廉政风险。在缴纳投标保证金等各个环节的制度性成本也仍然较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职副书记李蓉介绍道。

“为精准解决这些痛点、堵点问题,市审管办联合上城区审管办进行调研,还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杭州各地区经验做法,把制定市级地方标准作为开展全市域非依法招标项目规范管理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上城区审管办公管科科长、标准编制组成员罗欢说,标准从交易要求、过程管理、评价机制三个层面作出了19个方面56条具体规定,梳理交易事项,优化交易流程,推动数据共享,为全市范围的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交易管理规范。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此次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清除了不合理的隐性门槛,有力推进形成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全链条更透明、更高效、更廉洁的“杭州经验”,为深化杭州市“1+13+N”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系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杭州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要持续迭代企业急需、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持续深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改革。”市审管办党组成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郑志仁表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悦 通讯员 朱叶莎 潜少华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