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员走访火场“邻居”,皱眉头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3 06:23   

这一次侥幸逃过一劫,下一次呢?

杭州日报讯 上周末,杭州近郊发生了两起厂房火灾,造成了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万幸无人员伤亡。目前,两处火灾现场均已封闭,消防人员正在开展详细的调查工作。

火灾调查之余,消防人员还走访了与起火厂房相邻的单位。在火灾中,有的单位侥幸逃过一劫,有的则遭受部分损失。消防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些火场“邻居”都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都可能酿成另一场火灾。

昨天,记者跟随消防人员直击了这些“火场之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早该引起相关责任人的重视了。

靠风向躲过池鱼之殃的办公楼

居然是一本消防安全“负面教材”

昨天上午9点,记者跟随消防人员来到钱塘区河庄街道河庄路上的某厂房。根据通报,5月19日上午8点20分左右,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该厂房发生火灾。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救援力量赴现场进行处置,当天上午10点10分左右,火势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无人员伤亡。

据了解,起火厂房内经营的是电动自行车电池配件。记者看到,厂房屋顶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大火烧穿,厂房主体结构有些变形,厂房内部零散着各种残破的金属支架,已无法辨别原状。

起火厂房以北十几米外是一幢厂区办公楼,在5月19日的火灾中,这幢办公楼逃过一劫。“那天的火就在我们眼前烧起来的,所有人都跑到了办公楼下。”一名在楼内上班的员工说,“还好那天风不是往北吹的,不然我们这幢楼肯定也要受影响了。”

记者与消防人员随后进入该办公楼走访,发现该楼内有多家不同业态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乃至整幢楼与火灾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办公楼2楼由一家雨伞企业和一家机电企业承租,该楼层的墙式消防栓已经瘫痪,出水龙头散架,水带残破,消防栓检查牌的巡检时间还停留在2023年。消防人员还发现,该楼层的两家承租企业间有一扇所谓的“防火门”,这扇门仅有木面装饰,没有门把手,更没有闭门器,一旦发生火灾,根本起不到任何防火作用。

办公楼4楼是某药品公司的仓库。为保证药品存放安全,该楼层的装修颇为“考究”,比如仓库门上安装了密码锁,墙角都放置了灭火器,并建起了密闭隔间。这样的仓库看似“铜墙铁壁”,但消防人员还是一眼发现了问题——隔墙太多,导致逃生路线受阻。同时,该楼层的逃生通道口竟然装着一块可移动的挡板,据仓库员工说,这是药企的“普遍设计”,目的是防虫防鼠。“用挡板挡住逃生通道,岂不是因小失大?”消防人员反问道,“万一发生火灾,是货物安全重要还是人身安全重要?”

办公楼5楼是另一家雨伞企业,该企业将一半场地用于生产,另一半用于销售。消防人员检查该楼层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真正的隐患藏在所有企业员工的眼皮子底下——消防人员发现,在一台生产设备底部,电线和插座上已吸附了大量纤维,一旦电气线路温度过高,这些易燃物就会引发火灾。

因为违建钢棚“引火烧身”

没想到这家企业还有更“大胆”的操作

稍后时间,记者与消防人员来到萧山区靖江街道靠近红十五线与杭绍甬高速的某化纤厂房。根据通报,5月18日晚上7点10分左右,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萧山分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该厂房发生火灾。救援力量到场后了解到,起火物质系化纤原料。火灾扑救工作持续至深夜,消防救援部门投入了多种大型救援设备。因当晚火势较大,有不少市民拍摄了视频并发布到了网上。

记者看到,起火厂房所在的恒博路沿线都是生产型企业。5月18日的火灾发生时,与起火厂房一墙之隔的某纺织企业组织员工积极开展自救,防止火情蔓延至自家厂区。即便如此,该纺织企业仍然因火灾遭受了一定损失。这是为什么呢?

消防人员在纺织企业厂区内一眼发现了原因:两家企业虽然有足够的间隔,且中间有围墙,但为了遮风挡雨,两家企业利用各自厂房违法搭建起了一个钢棚。“隔壁的化纤厂房起火后,带着高温的浓烟顺着钢棚涌到了纺织厂房,很快引燃了堆放着的布料,并造成了钢棚的部分垮塌。”消防人员说。

钢棚塌了,这是个教训,但该纺织企业还有其他的消防安全隐患。消防人员发现,该纺织企业厂区内多个灭火器的巡检时间停留在几年前;厂房内部通道上堆满了大型货物,厂方看到消防人员来到后才将货物搬离;厂房与办公楼之间居然还搭建了一个连廊,供员工在两楼间往来。“这个违法建筑必须拆除。”消防人员当即指出,“隔壁厂房的火灾蔓延到你们厂里的教训够深刻了吧?类似情况绝对不能再出现。”

消防人员已将走访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记录,之后将由企业所在辖区的消防救援大队进行监督整改。记者从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接下来,该支队将在全市范围展开火灾隐患检查工作,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筑牢消防安全屏障。同时,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呼吁广大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积极开展隐患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尽快整改。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林骏 记者 李维和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