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绝版”!800米花园天桥,就藏在这个小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0 09:19   

“天桥保卫战”,毫无悬念地赢了

“为了这座天桥,不少腿脚不便的老年居民做了很大牺牲。”翠苑四区社区党委书记杨桂芳说,是大家不遗余力地支持,让这座天桥陪伴小区经历多次提升改造,走过风雨几十年,才又有今日的生机勃发。

建筑的特点往往来自时代,而是否需要保留曾经的“时代性”一直都是当下人思考、辩驳的关键。当初设计创新的部分原因,想通过“借”一层来增加居住空间,但也不曾预料到,几十年后加梯工作如火如荼地推进。“暴露的问题很直接,这六幢楼,没办法加梯。”2020年,翠苑四区开始全面改造提升,杨桂芳说,老旧天桥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杨桂芳等班子成员面临的,不只在于“加梯”问题,天桥是提升改造后的称呼,以前大家更习惯叫“屋顶平台”,下面全部做了储物空间。“小区户型多在50平方米左右,很需要柴火间堆放闲置物品。”老居民罗荣娟说,几十年下来,堆满杂物的空间犹如一堵堵墙堵塞整个小区的流通动线,“汽车难停、电瓶车飞线充电,有安全隐患。”面对一揽子问题,社区班子组成攻坚小组,关于天桥怎么处置、整改,要拿出方案。

“心里真没底,这几年小区来了不少年轻人,就怕意见不统一。”杨桂芳回忆,攻坚小组和6幢楼的居民们数不清开了多少会,当最终的民意调查表出来时,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这550多户居民中,7成以上都希望保护、利用好天桥,有老人说宁可多爬楼梯,也要把天桥完完整整留下来,一个角也不能少。”

“听说杭州就咱们一个小区有这样的景致,这多珍贵呀。”罗荣娟说,这是一住几十年的记忆,情感难以割舍,“杭州人喜欢晒被子,在天桥上晒满被子、衣服的画面想起来就温暖。”

令杨桂芳惊喜的是,不少新搬进来的年轻居民也力保天桥。“这不就是实现人车分流的好办法吗?”居民陆宝玲说,老人、孩子在上面散步、跑跳都安全。居民韦松涛当时选择买在四区,就看中了这天桥,感觉很不一样。

“完整地保存天桥”不再有异议,留给班子的时间也不多了,下一步是如何画龙点睛,“唤醒”陈旧的天桥,让它成为四区一景,不辜负这么多人的爱。

“空中花园”的新征程

第一步,就是要让天桥美起来。2020年秋天,四区关于天桥的改造方案逐步成型,翻新、加固,围绕“实用花园天桥”的创新设计理念,重新开辟桥上56个花坛,种上了茶梅。

去年,居民们对翻新后的天桥越看越满意,在议事会上提出了新的建议,“月季一年能开三季,颜色也鲜艳,咱们能不能也种上高架同款月季,把杭州的最美花路搬到家门口。”居民张志谦说,这个提议当时就得到了赞同,大家纷纷表示要包干门前花坛,负责月季管护。

但种月季不容易,需要经常打药、施肥,是个辛苦活。为此,社区请来了杭州高架月季专家李少清,根据四区天桥的地形、日照筛选了西湖红、艾弗的玫瑰和福禄考美地三款高架月季品种,并悉心传授养护诀窍。此外,除了居民志愿者出力,专业的园林养护工人也出手相助,大家干得劲头十足。

一年多的精心养护,换来了今年月季的大丰收,花色娇艳,芳香四溢。“现在每天出门就看见鲜花盛开,犹如自家小花园,幸福感爆棚。”张志谦说,今年3月,社区又新增了“果汁阳台”品种月季,多头集群式开花,有“爆盆”的效果。

桥上美丽常在,桥下也焕然一新。在推进天桥整改时,社区一鼓作气拆除242个空间,真正让“屋顶连廊”变身“天桥”,动线流畅了、空间通透了,新增的停车位能停1000多辆电瓶车。“还有一部分改成了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杨桂芳说,先后设立了西湖书房、24小时百姓健身房和民生综合体,打造集休闲、健身、养老、文体、教育为一体的多维生活空间。

眼下,一个以天桥为基本架构,全场景的生活空间变得立体、丰富起来。眼下,大家又觉得被天桥围住的两个“口”字型公园可以再美一点,于是建言献策,提出了主题公园打造方案,开始投入新一轮美丽家园建设中。

真好,希望这座天桥伴他们度过下一个四十年。


来源:杭州新闻  作者: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冯晨晨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