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发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09 06:27   

两个“1”背后叠加了多少临空战略?

杭州日报讯 4月30日,规模浙江第一、全国第五的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工程通过五方验收,作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永久会址,今年9月将迎来盛会。

杭州市政府党组成员、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朱党其介绍说,会展新客厅是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五大特色产业平台之一,是杭州举全市之力发展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成果,将助力示范区打造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前不久,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2023—2027年)的发布,又为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制高点”注入了战略动能。作为五年“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主阵地,到2027年,该大走廊全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将力争从目前的65%左右提升至70%以上。

杭州要攀登提升的5%,将从哪里“起笔”?

答案或许就在大走廊产业规划“1124”的一体化空间格局里。两个“1”中,第一个“1”是“一高”,以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制高点,引领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制高点”的表述,则延续2022年12月15日临空经济示范区提能提级时杭州给予的“临空定位”。第二个“1”是“一轴”,即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引领的钱塘江创新轴,沿钱塘江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产业地标。

并排布局的两个“1”,背后是什么样的省市战略,又叠加了多少“临空战略”?我们将一一解读。

东西并进,杭州之势

要真正理解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战略意图,或许要先对省市两个层面的“东西并进”有一定的认知。

过去,人们常说杭州数字经济偏“软”。其实经过20年沉淀,现在的杭州正在强化自己的“硬核”能力。今年,杭州将全力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并强化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两廊”联动互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无疑是以“东西并进”的新格局,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让杭州“智”胜未来,更关乎杭州城市能级提升和竞争力提升。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看来,杭州作为GDP超过2万亿的国际化大都市,看点不仅仅是“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经济,更应该聚焦在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城东智造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有机结合,将尽快形成杭州的竞争新优势。而杭州的东向战略,表现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上,就是钱塘江创新轴。沿江而走的创新要素汇集,向江两岸不断赋能,推动拥江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并通过“点”上入手、“轴”上发力、“群”中落地的方式,让一条“轴”带动一个“群”的跃迁,让杭州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更具竞争优势。

从省级层面看,放大版的“东西并进”则是杭甬“双城记”。今年4月,省委常委会接连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杭州和宁波的工作。两次会议都提到了一项共同内容——唱好杭甬“双城记”。而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的发布,显然是呼应省委战略,以“大杭州”的格局和气魄,更好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

某种程度上,杭甬“齐步走”,决定着浙江的未来。而区域发展新的“战略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起来。杭州空港和宁波海港“两港”联动的“双城记”,将成为浙江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双引擎。而地处环杭州湾产业带V字形拐点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显然将扮演更多的“枢纽”角色,承载更多的省市战略未来。

作为一个指导性纲领性规划,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涉及8个方面、25项主要任务。杭州在“再造一个杭州工业”做足了顶层设计,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来和平更看重“协调”二字。他认为:“产业规划更重要的一个逻辑,在于从制度层面出发,强化市级统筹。未来,不是产业平台之间的各自为战,而是跨区域协同,一体化、差异化发展,进而重塑杭州制造业的产业体系。”

对于“跨区域协同发展”,在杭州并非新命题。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揭牌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园和萧山特别合作园,其运作逻辑就是“跨区域协同”。特别在萧滨特别合作园的基础上,“中国视谷”战略起笔,在跨区域协同打造视觉智能产业链上积累了不少“杭州经验”。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无疑是进一步放大了“杭州经验”。

据悉,杭州将强化“两廊”联动互促,建立健全市级统筹的“两廊”协调机制,进一步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方亮 郑丽华 通讯员 徐悦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