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500余公里长的“新名片”是这样“养成”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08 06:39   

为实现夏季有花,她家阳台成了试验田

杭州高架月季刚被冠以“网红”之名那会儿,樊丽娟内心是颇为惭愧的。“啥‘网红’啊,一到夏天,我就觉得很难为情。”她说,“夏天几乎就没有花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其一,当时杭州高架月季的品种大多会在夏季进入半休眠状态,长势弱、花量少;其二,高架月季养护管理的局限性大,养护人员只能在后半夜作业,急需寻找自洁性好、抗病性强的月季品种。

还有一个问题,樊丽娟和团队也在思考:杭州的高架越建越多、越造越长,可月季品种还是红从容、黄从容、安吉拉等,能不能更丰富一些?能不能实现不同路段有不同的风景?为此,2020年,樊丽娟再次带队踏上寻苗之路。

寻苗的要求不低:第一,花色要清新淡雅,要符合城市的气质;第二,花瓣不能太多,最好是单瓣或者半重瓣,否则花瓣太重,就没了“风吹麦浪”的感觉;第三,自洁性好、抗病性强,从而在城市高架实现低成本养护,使一线养护人员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最后,她在央视《花开中国》纪录片中发现了一个在江苏常熟从事家庭园艺的月季自育种户,辗转沟通后赶往人家的苗圃基地。

2020年8月25日,樊丽娟带队来到常熟。“我得亲眼看看,经历3个月酷暑,如果花还是不错的,那肯定是好品种。”她说,对方起初以为从杭州来的这拨人就是来转一圈,看一眼就走了,“人家陪我们在苗圃基地看了一整个下午,热得全身湿透,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去看了。”

常熟与杭州气候相近,但考虑到地理上的差异,樊丽娟向对方要了一小部分花苗,带回杭州试种、观察。而她的试验田,就选在了自家的阳台上。“阳台很窄,我棉被也不晒了,专门用来种月季,棉被就放到房间飘窗去晒。”她说。

试种、观察了一年,新品种月季的长势令樊丽娟喜出望外。“简直颠覆了我对月季的认知。”这段经历,让她至今兴奋不已,“抽芽之后,一片很小的叶子里就有花苞,一根花枝里最多能有60朵花,能梯次开花,夏季也不休眠,持续性太好了。”

从那以后,只要听说哪里有新的自育品种,樊丽娟都会去要来,在自家阳台试种。而这些品种后来也都被她赋予了极具杭州特色的名字:西子烟雨、西子伊人、西子春和、西子景行……

因为这张“新名片”,来杭州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15年里,樊丽娟数不清自己在杭州的高架上跑过多少趟,但哪条高架上种了哪种月季,她如数家珍。“能做这份工作,是我的福气。”如今已62岁的她始终相信这一点。

1985年,从原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樊丽娟被分配到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之后在许多处室都工作过。直到2009年杭州高架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启动,47岁的她和月季打起了交道。“因为工作,我自然而然地做了这件事,岂不是福气?”她说,“我们做这块工作,就是要把城市景观打造好,成为所有人共享的大花园。”

这两年,杭州高架月季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有网友说,家里都难养好的花,居然可以在城市景观中大面积应用,杭州人太幸福了,杭州太“奢侈”了。“实际上并不奢侈。”樊丽娟说,如果种植时令花卉,开花只有一季,而且花期很短,为了维持景观效果,每两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一年要换六七次,而月季每个月都能开花,且年年生长,“我有个同学也一度以为我们的月季一年要换很多次,觉得太烧钱。其实,2010年种下的西方大地品种的月季,现在还在‘服役’呢,比种植时令花卉要省不少钱。”

对于杭州高架月季成为“网红”,樊丽娟觉得,景观只是表象,背后的品种筛选、养护等工作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按我的理解,‘网红’是榜样的意思。”她说,“我们杭州既然做了这个‘网红’,很多方面就应该先行先试,持续引领。”

还有一个段子,是几年前樊丽娟从一位朋友那儿听来的:朋友的表弟要来杭州玩,朋友就问他玩啥。表弟说要到杭州看看高架上的月季,顺便逛逛西湖。“我当时就笑了。”樊丽娟说,“这说明高架月季已经成了杭州的一张‘新名片’,大家来杭州又多了一个理由。”

网友评论

网友“丁丁”:昨天跟在一辆外地牌照的车子后面上高架,发现前车车速慢下来了,接着从后排车窗伸出来一部手机一路拍。我也不催,就跟着,杭州人表示非常理解。

网友“阿徐”:自从高架上有了月季,堵车都成了福气,因为可以安心欣赏一下美景。

网友“仔哥生鲜”:人家是花园建在城市里,杭州是城市建在花园中。

网友“Grace”:好看的花儿,好听的名字,杭州独有的浪漫。

网友“风雅钱塘”:杭城高架上的月季,犹如美丽隆重的仪仗队,浪漫热情地夹道欢迎着远来的宾客。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钟玮 文 记者 蔡怀光 摄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