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时——纪念杭州解放75周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03 06:05   

在杭州解放7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举办第二届“从解放到复兴”红色毅行活动。记者 李忠 摄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人类群星闪耀时》

暮春的清晨,一缕阳光透过葱茏的树影,照耀在钱塘江畔月轮山麓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广场上,冲破了连日来的阴郁天气。

5月3日前夕,一群人聚在这里,拉开了第二届“从解放到复兴”红色毅行活动的帷幕。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追忆先烈、缅怀英雄、铭记历史;他们从这里出发,穿过城市的街巷,走过历史的云烟,感受从解放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

他们共同纪念75年前的5月3日。

这一天,是这座古老城市历史性的一天;这一天,杭州解放。

这一天的杭城,每一刻都上演扣人心弦的故事,每一刻都牵扯无数个体关乎个人与时代、信仰与使命的抉择。

75年后,我们仍致敬这些历史性的时刻,致敬这些“闪耀的群星”,用点点微茫汇聚起的时代希望。

抉择:迎接新世界

当历史与命运碰撞,便是时代青年寻找属于自己的“使命”的抉择时刻。

1984年5月11日《杭州日报》第3版,一篇题为《人行道上的纪念碑》的文章描述了1949年5月3日那天发生的一幕,人们并没有忘记那个伟大的时刻。文章这样写道:

“‘我们的队伍来了!我们的队伍来了……’杭州解放了。

一九四九年五月三日一大早, 我就跑上大街去迎接自己的队伍。

……

战斗中,有一名解放军战士中弹牺牲了。

群众满满地围拢来,默默哀悼这位战士。

他静静地躺在一公园外的人行道上,手里还攥着一支三八式马步枪。粗布的军衣满是汗渍。看样子也不过十八九岁,年轻面庞,一派稚气。

……

可是,他还来不及细看一眼西子湖的美丽风光,就长眠在她的身旁了。他会因此感到遗憾吗?

第二天,怀着对烈士景仰的心情,我也参加了他所在的这支部队南下了。谁知这一去就是三十年,天南海北,我的鲜血也曾洒在异乡的土地上。可我还是幸运地活着回到了故乡。”

对于文章作者吴新华来说,这一天影响一生。

有着同样抉择的还有21军的后人史卡嘉,在钱塘江边的杭州解放纪念碑前,史卡嘉回顾了21军解放杭州的过程。“我的父亲史明君,江苏邳县人。他11岁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40年2月入伍,1943年入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史卡嘉说,“解放杭州,解放浙江,解放全中国!我父母和他战友们的一生,从理想信念的建立,从入伍入党的初心,到终生不悔的践行,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毫不动摇、永远跟党走的一生。”1970年,她跟随父母的足迹,毅然参军,保家卫国。

75年前,坚持斗争,策动起义,护厂护校;去留徘徊,折冲斡旋;英雄赴死,战斗牺牲;煎熬期盼,迎接光明……正是这些热血披甲、舍生忘死的“闪耀的群星”,在乱局中给黎民众生破开一条出路,创造了悲壮又光辉的历史。

75年,跨过万水千山,钱塘江两岸,硝烟散尽,繁华再起。

赓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群星闪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群星闪耀”。时代洪流中“苟利国家 死生以之”的“群星精神”,映照着一代代青年关于理想信念议题的答案,这也正是“群星闪耀”的力量。

在纪念活动的现场,有新一代的青年人。他们中有战士、警察、学生、医生、护士,也有普通的市民群众。

“今天,我们相聚在钱塘江大桥边,望着潮涌的江水,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用微光照亮大地,用热血救国济民的革命先烈。我们铭记这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缅怀所有大智大勇、视死如归的英烈。”沉甸甸的历史,促使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年轻的讲解员汤阳用情感去表达、有温度地去演讲。

“杭州解放纪念碑默默见证,正因为有了无数先烈,有了他们的无私、牺牲,才有了昔日的杭城解放,才有了今日的杭州腾飞。”浙江大学于子三宣讲团陈佳意同学在宣讲中真切感言,“先烈们虽已远去,但先烈精神殷殷在怀,不能忘却,温暖而坚定地激励着我们继续他们未竟的发展事业,向着光明勇毅前行!”

老一辈的将士守护山河,战死疆场;新一辈的少年越众而出,筑梦时代。

“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我们不必经历枪林弹雨,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幸福安乐。但是我知道,唯有国家强大,我们生活的小家才能够长久和谐安宁。”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学生沈一心的演讲声音稚气,但语气坚定,“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在杭州解放纪念碑的注视下,人们聆听红色故事,共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共青团员重温入团誓词、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

“要常走英雄路,才能忆苦思甜,更懂得珍惜当下。”来自杭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的代表说。

西湖风景名胜区消防救援大队的代表同样感慨:“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用这样的形式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热忱报国心,我们感到非常有意义。”

在和平年代,在“新旧”交融中,这段历史的每一个瞻仰者,都试图还原和重温那段“伟大的足迹”,读懂和赓续这些伟大的精神,这是后来者的使命。

收藏:一个馆收藏一座城

75年,倏然而过。

传承革命精神,跨越时空追寻红色记忆,是以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代表的杭州每一处红色胜迹的使命。

“从杭州解放纪念碑,到复兴路的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毅行3.5公里,1.5小时。距离不长、时间不长,但我们的仪式感满满,我们纪念先烈的情谊绵长。”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90后”讲解员赵萌说。

每年,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会接待无数参观者,有人来追根溯源、缅怀先贤,有人来探究历史脉络、追寻红色肌理。赵萌常常翻阅厚厚的参观者留言,感受其中的拳拳之心:

历史做完了它该做的事之后,总会沉默在一旁任人评述;烈士完成了他毕生的志愿之后,总会期望后人继往开来。

一个城市的文明就表现在对平凡英雄的敬仰和宣传,让美丽火种代代相传,让城市成为一座育人的课堂。

越生长向光明的天空,就越扎根黑暗的地底。先烈们是我们地下的根,也愿将来的我叶落之后,也是根的一部分。

一封封书信,一头是凝聚的时空,一头是奔涌的时代;一笔一画、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光阴的故事、历史的痕迹和真挚的情感。

如果说,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收藏了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那么杭州博物馆收藏的是这座城市的发展足迹。

如今的5月3日,是杭州人自己的节日——“市民日”。

75年来,在这座城市从解放走向复兴的步伐里,更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接过先贤的使命,不断演绎壮阔的大历史,城市的传奇就这样不断延续。

作为市民日的重要一项活动,“百万收藏:一座博物馆收藏一座城”特展在杭州博物馆南馆临展厅开展。展览免费开放参观,将持续至今年10月9日。

从1949年至2024年,浙江麻纺厂、杭州钢铁厂、解放路百货商店、“151路”公交车……展览通过甄选代表群众集体记忆的“100件标志性事件”、广泛征集“见证物”,与市民一起讲述普通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记录和书写那些在城市成长史上改变了发展走向、影响着万千市民生活的时刻,那些或是闪亮的、抑或是不为人所知的,但都是值得被铭记的时刻。

杭州博物馆馆长王英翔向每一位杭州市民发出邀请:“这是一场可能每个杭州人都会想看的展览,无论是新杭州人还是老杭州人。”

杭州的发展是缩影,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进程。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今天,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点,我们知道,历史与自己曾是那样接近;我们知道,把先辈们的信仰、精神、力量一代代传承下去,每个人心中皆怀揣一份炽热梦想,共赴各自时代的星辰大海,共同创造群星闪耀的辉煌时刻。

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属于我们的使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郑晖 记者 温欣欣 通讯员 骆敏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