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原拆原建③ 下一个“浙工新村”会是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1   

意见出台后的首份改造申请 翠苑北二区同意率已达到93.3%

浙工新村原拆原建的新闻火了,这把火瞬间点燃了翠苑北二区的业主群。在一次又一次热烈的讨论中,小区业主想要原拆原建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4月5日,一封《翠苑北二区原拆原建倡议书》被张贴在小区的门卫室门口,事情终于迈出了从讨论到落地的那一步。张严是发起人之一,自毕业后就留在了杭州。“这是我第一套房子,住了有六七年了。”在张严心里,翠苑北二区几乎承载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但随着居住时间越来越长,老旧小区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修不好的水管、斑驳的外墙楼道、突兀的电线杆子、靠运气才能停上的车位……像这样的苦水,倒也倒不完。

走进翠苑北二区前,杭州已经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雨,小区内的旧改工作进行到半途,不得不停下来。绿化带里堆满了建筑材料,车棚安装了一半,还大咧咧地光着头。里头狭窄的路面一半停满了车,一半供居民行走,一踩一个水坑。

冰子在翠苑北二区住了十几年,早年在去日本留学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为了生活方便,买了一楼的房子。阴雨连绵的天气,最让她头疼。“空气净化器都根本派不上用场。”现在的冰子经营着一家网店,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与潮湿、霉斑共处,对她来说,已是不得不习惯的事情。

“而且像我的话,日常出行都要靠轮椅,小区里没有无障碍通道,只能从阳台开个门,自己放个斜坡板。” 冰子告诉记者,即便这样,能不能出去还是个问题,门口是停车的地方,运气好,能从两个车的夹缝中走,运气不好,只能打电话拜托邻居挪下车。

同样因为小区破旧、设施落后而饱受困扰的,还有刘璟一家。2021年,因为单位搬迁,又考虑到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刘璟从萧山12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换到了翠苑北二区7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三室一厅,硬是塞下了6口人,最小的房间只放了一张床。“连床都是定制的,不然放不下。”刘璟感叹道。

采访时,刘瑾家1岁的孩子刚和奶奶回了老家。“整个小区就4幢房子,一圈走到头了,现在又在施工,太杂乱了,老人和孩子根本没有地方可待。”刘瑾说,不仅如此,抢车位也让人头疼,常常是开出去可以,回来停车却只能“听天由命”,有车不能开,大概是小区里大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

或许正是这些相似的困境,让翠苑北二区的业主逐渐拧成了一股绳。很快,小区里便自发形成了业主更新委员会。在家带娃的宝妈,待在小区时间长,负责上门征集意见;开网店的冰子熟悉电脑,承担起了制作表格和统计的工作;懂建筑设计的业主,根据自己的专业出谋划策……

4月11日,浙江省出台老旧指导小区自主更新意见的当天,翠苑北二区的意见征集告一段落,改造申请顺利提交。申请内容涵盖自主更新方案、业主自主更新意愿签名表以及业主改造需求调研表三份材料。

申请提交不到一周,翠苑街道便召开了一场业主沟通会,沟通会现场邀请了区住建局、街道和社区相关负责人,以及曾参与浙工新村重建项目的专家等等。业主丁先生是当天参加沟通会的业主代表之一,他告诉记者,“这场沟通会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态度和决心,我们也更有信心推进自主更新了,不管后面有多难,一步一步来吧。”

从实地走访来看,如丁先生所说,翠苑北二区确实有一些自主更新的先天优势。比如小区体量很小,只有210户,相对于动辄几千户的小区,想要统一意见,难度会小很多。再比如,它的户型只有50多平方米、70多平方米和100多平方米这三类,并且近80%都是70多平方米,这样一来,业主的出资比例会相对平均,同时也便于后续做户型设计。

但与此同时,要面临的问题也有不少。例如,小区本身容积率比较高,未来的扩展空间有限,换言之,倘若想要扩面的家庭比较多,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得了。另外,政策空白也是一大问题,从设计、审批、验收、办证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政策支持,而现在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据翠苑北二区自主更新委员会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小区210户业主中,同意原拆原建的家庭已达到196户,占比93.3%。其余14户中,3户为单位房源,8户暂未表态,3户表示不同意。

“不同意的家庭有些是因为年纪比较大,拿不出资金,也有刚刚装修完,不想折腾的。”唐硕说,下一步会继续开展意见征求工作,提高同意率,同时也会找设计院做一个初步的方案。

既兴奋又焦虑 这些老旧小区沸腾了

和翠苑北二区不同,杭州还有一大批老旧小区在这件事情的推进上,要面临的难题则远大得多。

体量庞大的闸弄口社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社区内建筑年代最早的房子要追溯至上世纪70年。小区户型从20多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都有,其中还有部分不成套的房源。

据社区书记吾艳介绍,闸弄口社区共2500多户,老年人占比38%,三分之一是出租户。“另外,还有一部分新杭州人,因为这里户型小,总价更友好,也符合年轻人的经济情况。”

吾艳回忆,今年3月底社区开展了自主更新的意见征集,但只是一项民意调查,并非业主主动发起。

在一个老年人占比较大,且人口构成更为复杂的小区,自主更新会不会更难进行?对此,记者展开了一项小调查。

“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的前提下,明明旧衣服可以穿的,为什么要买新衣服?每天拆不拆的,搞得人心惶惶。”说起自主更新,林大哥显得有些激动。在他看来,自主更新需要业主自掏腰包,而小区里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不符合实际。“大家都要养老的,钱拿出来,养老怎么办?”林大哥说道。

中午时分,刘阿姨刚从老年活动室参加完书画活动。对于小区自主更新,她表示赞同。 “最近我们活动的时候都在说这个事情,我认为么,肯定是件好事。第一个,以前我们这些楼房都是预制板,拆掉重造肯定更有安全感了呀。第二个,我们年纪大了,上下楼越来越不方便,那新造的楼房肯定有电梯,多好。”

不过,刘阿姨也有一些顾虑:国家会给什么政策?实施方案是怎样的?到时候去哪里过渡?有没有补贴?要拿出多少资金?“如果自己掏点钱,加上政府的补贴是可以的,如果要几十万、上百万,那是承担不起的。”刘阿姨说道。

和刘阿姨不同,一旁的姜阿姨显然少了很多顾虑。她目前已经退休,老两口每个月领着1万多的退休工资,自身是一个丁克家庭。“我是最好能够拆掉,房子太久了,铸铁管就修了两次了,有一次半夜里裂了,吓我一跳,还好没漏到楼下。”姜阿姨现在和老伴两个人住着一套三十多平方米的小户型,她说,机会难得,如果真的能原拆原建,自己一定要扩面。

有人说,老破小千万要接住这波“泼天的富贵”。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有的人来说,是富贵,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却是压力。而一个小区的居民数量、生活水平、人员构成、年龄层次,甚至是建筑密度都可能成为影响自主更新推进的关键因素。基于小区的自身情况出发,在意见征集时,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热潮之下,更需一些冷静。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宣鸿蝶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