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超山 为何“再造超山”?何以“再造超山”?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22 07:57   

“‘再造’也不是随意改造,景观工程里面都是带着文化内核的。”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整个超山园区里面,不要小看任何一棵树、一株花,都可能是吴昌硕画里出现过的。一步一景,你在的每一处地方或许都能在吴昌硕的画里面找到。比如景区东园门口牌匾上的“超山”二字,就来自吴昌硕的书法作品中。

百余年前,当运河水道还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的时候,听闻塘栖超山梅花花事正好,吴昌硕正是乘舟前往塘栖探梅的。

先生在武林门码头登上“游便船”,在咿咿呀呀的摇橹声中,船先过丁山河再过丁山湖漾,便看到了山影,漫山深深远远重重叠叠的香雪迎面而来。从此,他与超山结下深厚之缘。

而今,这条超丁水上游线也即将完成,不仅可以还原当年吴昌硕乘舟探超梅的路线,再现江南水乡“船说塘栖,千帆盛景”,还能串联塘栖古镇、丁山湖、超山三大片区的旅游资源,以水为缘,以船为媒,联动水上、船上、陆上三大空间,构建“运河引领,山镇湖联动,全域发展”的塘丁超全域文化和旅游空间格局。

“这也将成为区域联动发展的新引擎,带动塘丁超片区的发展,辐射周边。”

文化再造:

让专业的人看专业展览,让普通游客读懂超山

当然,“再造超山”也不仅是对自然景观、路线游线的再造,更是对文化精神的再造。那么,突破点在哪里?

“当然是梅花。但是我们都知道梅花的花期很短,那什么是不朽的呢?是由它引发出来的艺术表达和艺术家精神,会随着时光的变迁历久弥新。”特展工作人员说,关键就是如何增强超山文化的“在地性”。

“超山是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但超山不只有梅。历代文人墨客、社会名流游历超山,留下了为后人称道的诗文书画、摩崖石刻,形成独特的超山文化,承载着临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归葬超山的吴昌硕与其弟子潘天寿,正是超山最重要的文化内核与精神遗产之一。”

吴昌硕,一生以梅花为知己,他曾挥毫写下“苦铁道人梅知己”的诗句。他酷爱梅花,常以梅花入画,墨梅、红梅都有。吴昌硕画梅,表现出梅的不同形状,用以表达人的不同情感。他说:“有的梅花,秀丽如美人;有的梅花,孤冷如老衲;有的梅花,坚贞如诤臣;有的梅花,孤傲如侠客。”

恰逢吴昌硕180周年诞辰,超山这里特别举办了一个“展览”——“化为天下春——吴昌硕与中国近代艺术的变革”。特展策划立足“超山、梅花、历史、名人”,整个超山北园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展览”,由吴昌硕纪念馆、潘天寿纪念馆、浮香阁、问心馆四个展区有机联系,以室外“吟游”装置串联动线。通过“实物展品+媒体展品”的形式,以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用过去、今天、未来三位一体“再造超山”,突破季节性、地域性,实现超山文旅转型升级:景色变为景观、观光转为体验,以超山为“媒介”,用历史链接当代、让当代发问历史,让观众、游客感受华丽转身后与众不同的超山。

“我们希望能够让专业的人到这里来看见专业的展览,让普通的游客来到这里能够读懂超山,这是我们做整个展览的一个初衷。”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也希望在景观再造与文化再造的双重推动下,超山景区能成为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城市公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访、感受、体验。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超山的独特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超山能成为一座永不褪色的文化名山。

“我们也希望超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宣传,擦亮这张彰显多元文化、充满想象力和吸引力的城市新名片,为超山文旅注入更多新时代艺术价值。”

接下来,超山将结合超山梅花文化、金石文化以及运河文化等,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及西泠印社的教育资源、学术资源、文艺影响力等优势,通过大学生合作交流机制和研学基地等形式,积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国画讲座、文化雅集、公益性讲座或培训,更深入挖掘地域优质文化资源。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夏琴 通讯员 张建 李根旺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