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杭州是这样的?八卦田最初是圆的?“捱进捱出”跟城门有什么关系?一位27岁年轻人在用数字化技术“穿越”复原南宋皇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1-27 07:39   

复原的钱塘门与现在的西湖叠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杭州有三塔,“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六和如将军”。雷峰塔和六和塔都可以登塔览胜,唯有宝石山上,那座柔婉纤细的保俶塔却是一座实心砖塔。

很多人不知道,千年以前的保俶塔,砖身木檐,也可以登临而上,在塔内远眺西湖,塔下还曾有一座寺院,名叫崇寿院。

从南宋到明代,再从明代到民国,保俶塔屡毁屡建。直到民国期间,保俶塔经过一番大修,木檐和各楼层的檐楣消失了,成了瘦长的实心塔。

今天我们看到的保俶塔,是1933年按照后来的实心塔重修的,为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

“瘦身”前,能登临塔顶的保俶塔长什么样?最近,杭州有一位年轻人正在尝试将它复原。

用数字化技术重现文物的一次次改变

他复原的八卦田是同心圆形的

谢禹涵,今年27岁,广东人,生活在杭州。他曾在北京从事地理科普相关工作,如今在杭州做古建筑科普内容,已经有了不少成果。

谢禹涵说,他的“复原”是用数字化技术记录文物在漫长岁月里的一次次改变。

谢禹涵的复原办法,是通过实地考察测量,查阅史书、方志、寺志、调查报告等史料文献,再根据历史上建筑的外观、规制、比例数据、透视关系等进行数字建模。

他按照保俶塔的现状建了砖塔模型,并试图复原木檐。在此之前,他在杭州已经成功复原了六和塔、雷峰塔、八卦田和十大城门。

八卦田究竟是南宋郊坛还是籍田?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已经争论了几百年。很多学者认为,八卦田并非“籍田”,而是皇帝祭天的郊坛。

“籍田”指的是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祭拜天地,并亲自下地耕种的仪式,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郊坛”是帝制时代皇帝举行祭天礼仪的场所。祭天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礼仪,封建帝王认为自己的皇权得自天授,皇帝统治天下是在代天巡狩,所以要祭天。

一个是祭天,维护其皇权统治;一个是祭先农,祈求丰收、鼓励农耕,这是两个不同的祭礼项目,其重要性与礼仪规模均不同,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造成八卦田功能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明代以来的相关记载。明代杭州人田汝成曾遍访浙西名胜,撰写了《西湖游览志》和《西湖游览志余》,这算得上是最早的“西湖游览攻略”。他在书中介绍八卦田:“宋籍田在天龙寺下,中阜规圆,环以沟塍,作八卦状,俗称九宫八卦田,至今不紊。”

田汝成之后,明人高濂编纂的《四时幽赏录》中也说:“八卦田,宋之籍田,以八卦爻画沟塍环布成象,迄今犹然……”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万历十二年,时任杭州府同知的喻均修撰的《勋贤祠志》附图可见,“宋郊天台”就是今天“八卦田”的位置。

在整理查阅史料后,谢禹涵与杭州文史研究者郭卫一起进行了数次实地丈尺复原,并建模复原出南宋郊坛的原貌。

“从民国老照片中可知,环状沟塍是同心圆,而非现在看到的八卦状。”谢禹涵认为,八卦田遗址公园所在位置,在南宋时期就是郊坛。南宋初年营建这里时,其实是同心圆,后来将南宋郊坛按照八卦形状修整改建过两次,一次是1983年,一次是2007年。

现存的中心高出的坛基夯土,应是南宋郊坛遗留,只是周围圆形坛墙残基被改为了八卦田的土埂。

十大城门不止十个称呼

消逝已久的十大城门重现

谢禹涵之前在地理科普工作中,做过一套中国古城图,把很多城市古时候的范围画出来,其中会包括很多城墙内外的细节,也会将当地的遗存标注在地图上。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谢禹涵发现,大部分这类研究论文都是偏业内学术性的,面向公众的科普不多,“所以我就想做古建筑科普,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的城市曾经是什么样的。”

从2020年初开始,他先后做了北京、太原、沈阳、武汉、重庆、成都、南京等城市的城墙实景建模复原工作,然后就是杭州。

在杭州两千多年层层叠叠的历史中,城门曾是很重要的存在。

杭州修筑城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隋朝。南宋时期,杭州城共有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到了明清时期,城门变成了10座,就是后来被编成民间童谣的“十大城门”。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

老杭州人知道,说说是十大城门,其实不止十个称呼。比如,艮山门又叫坝子门,凤山门又叫正阳门,望江门又叫草桥门,庆春门又叫太平门,武林门也叫百官门、北关门等。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因城市建设,杭州最后一段城墙被拆除,城墙终成历史。今天的我们,能看到的只剩下一块块写着城门名字的石碑。

老底子的城门到底长什么样?谢禹涵把数字建模和航拍城市现今实景图相叠加,最大程度还原出城门及城墙的细节。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