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雪有点热 杭州今天最高气温23℃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1-22 07:44   

清晨的西溪湿地,雾气缭绕,像是一幅水墨画。 记者 夏阳 摄

根据紫金山天文台推算,今天22点03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

虽然进入“小雪”,但杭州现在的天气,不仅和雪没关系,连一点雨都见不着,气温也热得不太正常。杭州市气象台预报,今天依然是晴到多云的天气,气温比昨天还要高一些,最高可能达到23℃。

气温的升高,往往意味着冷空气要来了。目前,一股强大的冷空气已经从北方启程,未来几天,它将席卷我国大部地区。预计杭州将于明天开始受到这股冷空气的影响,有一次大风和降温过程,24日-25日的最低气温,平原地区3℃-6℃,山区1℃-3℃,有霜冻。

深秋时节,无论阳光多么灿烂,也改变不了天气变冷的大趋势。这股冷空气过后,26日-27日气温将有所回升,但27日-28日还将有一次冷空气过程。

由于这次来的是干冷空气,所以不会带来降水,杭州的天气也越来越干燥。防秋燥的“老三样”别忘了:多喝水,多吃水果,少吃辛辣或油炸食物。

下半年第二轮寒潮来袭

小雪这个节气,会让人期待下雪。不过,小雪只是一个比喻,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所以古人以“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的气候特征。简单来说,“小雪”节气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节气“小雪”与天气中的“小雪”没有必然联系。小雪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越来越靠近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我国不少地区下午五六点钟就已夜幕降临。

虽然“小雪”节气未必下雪,但这个节气也为雪的到来准备好了“请柬”。今年下半年来第二轮寒潮过程即将席卷我国,带来猛烈降温、大风及区域性强降雪天气。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介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以及华北北部、山东半岛将成为降温中心,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6℃,局地超过20℃。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风力也较强劲,局地阵风可达9级,风寒效应下,体感将更加寒冷。

这次寒潮过程中,将有14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降幅可达10℃以上,多地的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其中,东北全线将重回冰点之下,像哈尔滨24日的最高气温会跌至-15℃。

寒潮跨越淮河以后,强度虽有所削弱,但仍将给江淮、江南一带带来大范围降温,部分地区气温降幅可超10℃。降温过后,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将普遍降至15℃以下。

降温过后,24日早晨,冰冻线将向南推至江苏、安徽的北部至河南中部、陕西南部一带,局地最低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5℃-8℃。

这次寒潮不仅会给我国中东部带来大范围降温,还将给东北、内蒙古等地带来区域性强降雪天气,这也将是东北地区今冬来经历的第三轮强降雪天气。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东部、吉林长白山景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累计降雪可达8至20毫米。

天气干燥,小心静电出没

最近这几天,杭州连续上演了“碧空如洗”的天气,好看是好看,但也代表了空气已经干燥到连云丝都没有了。

浙江天气提供的数据显示,昨天全省很多地方最小相对湿度只有20%多。气象判定标准里,一般会将日最小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的情况定为一个干燥日。

天气干燥,“噼里啪啦”的静电也开始神出鬼没了……开个门被电,握个手被电,脱件毛衣也会被电!连头发都梳不好了,一梳就炸毛。据中国天气网分析,空气湿度对是否产生静电起决定性作用,相对湿度越低,产生静电可能性越大。当一天中最小相对湿度不足30%时,极易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在30%至65%时,容易或可能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大于65%时,基本不会有静电。

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湿度小的情况下静电会这么厉害?其实人在运动时本来就很容易带上电荷,像人的皮肤、头发都储存了相当大数量的静电荷。如果周围湿度大,那么体表吸附了水分子降低了绝缘性,便于静电泄漏;但湿度小的情况下,静电荷就在体表不断累积。我们在做开门、脱衣服、握手、梳头发等动作时其实是身体累积了静电之后对外放电的结果。

静电除了会造成前面说到的小尴尬,它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比如引起身体不适,表现为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长期的静电接触甚至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此外,静电还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引发神经性耳鸣、植物神经紊乱性失眠等。如何防静电,这里有六个小妙招,大家可收藏一下。

第一,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房间里要勤拖地、勤洒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湿度;

第二,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第三,少穿皮、毛和化纤质地的衣物,特别是老年人,应尽量穿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衣物;

第四,平时多喝水、勤洗脸、洗手,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湿消除静电后再梳理头发;

第五,接触金属用品前,先用手摸一下墙壁,将身体上的静电释放出去;

第六,清洗毛质衣物时,使用衣物柔顺剂等除静电洗涤用品,这样可减少穿用时静电的产生。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赟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