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空气影响,从周三开始,杭州的雨是一天比一天大,小雨、中雨、大雨轮番上演。
气象数据显示,9月13日0时至16日9时,杭州主城区的面雨量达到了51.4毫米,全市面雨量有90.3毫米,桐庐、淳安、富阳大都在100毫米左右,降雨最大的是建德125.7毫米。主城区的雨水与淳安、建德相比,都算很小了。
雨水带来降温,气温直线下降。这几天,杭州的最高气温从31℃下降到了25℃,平均气温也从26.6℃下降到了24℃左右,距离22℃的入秋标准还有2℃的差距,但隐隐约约已经有了秋天的味道。
昨天,这场雨终于下完。随着副热带高压显著加强,今天开始,杭州将迎来连续三天的晴好天气,阳光灿烂,气温也有明显回升,最高31-33℃,出门要注意防晒了。
阳光持续回归
小心花粉过敏
随着阳光回归,“过敏星人”出门又要小心了,因为季节性的花粉过敏又进入了高峰期。
夏末秋初开花的植物并不多,为何也会像春天一样出现花粉过敏?据中国天气科普,导致花粉过敏的元凶并非是五彩缤纷的花,而是树木和杂草。秋天的花粉主要来自蒿属、藜科、葎草属、豚草属、苋科等草类,这些草的花粉颗粒小且数量多,很容易在空气中传播,致敏性强。
夏秋转换时节,空气逐渐干燥,晴朗、有风的天气条件也有利于花粉传播。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说,花粉的传播依赖一定气象条件。一般来说,降雨可以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降低空气中的花粉浓度。风是另一个影响花粉浓度的关键要素,一般无风或微风天气花粉传播速度慢;风稍大且风速稳定时有利于花粉飘散,使得空气中花粉浓度相对均匀;但风力过大(6级以上)或持续时间过久,容易把花粉迅速吹至远方,使得局部地区花粉量骤然下降。此外,花粉浓度还受天气现象、气温、湿度、季节甚至是植物生长周期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应对秋季过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回避过敏原。敏感人群最好避开10时至17时这一花粉浓度较高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晴朗微风的天气外出要佩戴好口罩,用镜片眼镜代替隐形眼镜,回家后及时清洗口鼻、更换衣物。如果在室内,可以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动,或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花粉浓度。最后,当过敏症状严重时,务必及时就医。
杭州还没入秋
漠河已经开始供暖
连续几日的晴好天气后,20日-21日,受到冷暖气流交汇的影响,杭州又会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23日以后,副热带高压再次进入增强周期,气温也回升。目前来看,杭州入秋还要等些日子。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我们这里,夏姑娘和秋姑娘还在进行极限“拉扯”,远在东北的漠河已经开始集中供暖了——比计划开栓时间提前11天。另外,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初霜冻。
根据霜冻监测标准,9月15日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地面最低温度为0℃,出现初霜冻。与常年平均值相比,偏晚11天。截至9月15日,全区共有8个国家级气象站出现初霜冻。
昨天早晨,黑龙江漠河(-3.6℃)、内蒙古图里河(-5℃)等国家站也刷新今年入秋以来气温新低。预计未来三天,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4-6℃,黑龙江局地降温8-10℃。
另一边江南、华南等地的降雨结束了,但西南地区、江汉、江淮等地的降雨又要来了。中央气象台预计17日至20日四川盆地至淮河流域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重庆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西部等局地累计降雨量可达250-300毫米。此次过程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大,重庆、河南局地日降雨量将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