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杭州这道名菜爆火,有人一天卖掉2000个!名字大有来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9-15 17:35   

杭州日报讯 8月底的一个上午,临平区前横弄。青年创业者顾蕴婧骑着崭新的复古自行车,来到了自己这间位于老城居民区旁的咖啡屋。

这家小店,藏在四周是老城居民区、写字楼的百米小巷里。虽然主打的是咖啡,可她想着:要在这里做出点儿名堂和特色,必须得和本地的特色搭上界。

刚在前台磨完咖啡豆,顾蕴婧便转身将一笼粢毛肉圆放进了身后的蒸锅。只需稍等一会,鲜肉的淡香带着糯米的清香,随着蒸汽,与咖啡的熏香搅在了一起,在这间二十平米左右的屋子里弥漫开来。

透过玻璃盖盯着,能明显瞧见蒸锅里那几颗圆子正缓慢舒展膨胀。蒸汽唤醒了最外层的糯米,它们渐渐直起了身子。

粢毛肉圆,这道美食的食材很简单。粢就是糯米,当肉圆外的糯米直起身子后,肉圆就像长了毛发一样,所谓粢毛。

顾蕴婧的咖啡配粢毛肉圆,果真吸引了不少上班族。在她看来,比起茅台配咖啡的噱头,自家的配搭更实在:既满足了白领们提神和饱腹的需求,又勾起了孩提时的回忆。

起源于临平区塘栖镇的粢毛肉圆,是当地最为流行的美食之一。这道美味传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当地代代相传、人人会做的美食,更见证了塘栖的繁华与富庶。

朴实的食料配搭

锁住食材本身的美味

听说有人来探访粢毛肉圆的做法与讲究,塘栖镇塘栖村的村民庞红娣立马在群里发了条消息:现在有空的,会做粢毛肉圆的来一下。

三两分钟,五位村民就“冒泡”了。“别说村里了,你随便到镇上大街上找个本地人问问,基本上都会做。”

这天下午,巧妇们搬来了鲜肉、糯米、葱花、姜汁、盐和味精。在池塘边摆开了阵势。恰逢有一批共富考察团来村里参观,她们正好能为客人们准备这道塘栖美食。

鲜肉,不要前腿也不要五花,必须是五分肥五分瘦的夹心肉。巧妇用双刀将之剁成肉糜后,能让肉圆油润却不腻嘴。

旁边,是一盆已经浸泡了三个小时的糯米。它被三七分成两份,少份的用来和馅,量多的用来滚肉圆。

先抓一小把糯米,和葱花一道撒进肉糜。庞红娣撮合肉糜时,夏凤玉配合着将一碗姜汁缓缓滴下。“生姜水可以去腥提鲜。”庞红娣解释。不消一会儿,红的精肉、白的肥肉、绿的葱花,盆里的颜色交融在了一起。

再加些糯米,下点儿盐和味精。继续搓揉一阵后,庞红娣抄起肉馅往砧板上摔出声响,宣告馅料完工。

巧妇们掐起一团肉馅,将手掌握成漏斗状,一个肉圆子就从虎口里被挤了出来。沈青予、沈勰晓,两位初小年纪的男孩儿早已迫不及待,他们接过鸡蛋大小的圆子,放进了糯米堆。

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滚米环节。小手拨着肉圆,让糯米黏在外层,白色糯米的间隙里,透出油红的光泽,勾着人们的味蕾。

庞红娣也是刚上小学那会儿学会这门手艺的。“它的配料简单,动手的步骤又不复杂,所以学起来就特别快。”她还记得孩提时踮脚站在灶台间揉圆子的模样,每逢过节、宴席,粢毛肉圆是家家户户必做的菜肴。“团团圆圆,象征吉祥。一笼端上桌,大家抢着吃。嘴大的两口就能吃完,嘴小的还要边吃边盯着蒸笼,就怕被人抢完。”

不消一会,七十多个只粢毛肉圆整整齐齐码在七个蒸屉里。上锅蒸的四十分钟里,提前浸泡过的糯米,将与鲜肉共热同熟。

开锅后,吹走蒸汽,露出了晶莹透亮的肉圆。再撒上一把青葱碎屑,直接唤开了旁人的脾胃。第一口糯不黏口,第二口油香不腻,富有层级。

这道美味,不仅能当正餐,也可以作为点心。庞红娣记得,几十年前正月里天寒地冻,下午饿了就会热几个提前冻好的粢毛肉圆,既解馋也管饱……

居然用鲜肉做点心

粢毛肉圆印证了塘栖的繁盛

翻看浙江历年的名小吃名录,均以各地的糕点、饼、酥、馒头、面、豆腐等为主。塘栖的粢毛肉圆,每个用料将近一两肉,这样下本钱的小吃,着实难得。

那么代代相传的粢毛肉圆,究竟如何在塘栖成为人人会做,家家都爱吃的饮食符号呢?

庞红娣说,除了祖辈相传,她也不知道粢毛肉圆的来历。近十几年来,当地流传着一个没有史料佐证的戏说。与许多江南故事一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又是乾隆皇帝。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塘栖下榻歇脚,点名要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皇上什么没吃过?这可急坏了正在做狮子头的厨子。他边做边想,一分神,居然把肉圆放进了旁边准备包粽子的糯米浸缸中。外头正催着上菜,厨子只能把沾着糯米的肉圆放入锅中蒸煮,硬着头皮献给皇上。

厨子跪在桌前战战兢兢,不成想皇上品尝后赞不绝口,问他这菜叫什么名字。无心之举,厨子哪会思索菜名,便请乾隆赐名。乾隆望着肉圆上粘着的糯米颗颗竖起,思考后取名“粢毛肉圆”。

有些版本,也传说这名字是厨子自己取的,民间唤“刺猬”作“刺毛”,所以叫它“刺毛肉圆”。又因为用都糯米,所以慢慢改作“粢毛肉圆”。

古老的传说给这道美食平添一丝趣味。“但仔细考究的话,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了粢毛肉圆的来历。”塘栖本地学者,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副监事长虞铭说,“但是,我们从地缘上来看,可以解释的通。”

在元朝末年以前,塘栖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渔村。元末,自称吴王的张士诚频繁往来于苏杭,为了用兵粮运输方便,避开狭窄、通行不便的上塘河,张士诚遣劳力新凿运河塘栖至今天拱墅区霞湾巷旁的江涨桥一段。

由此,塘栖受益于运河改道,至明清时,逐渐稳居杭州水路北大门、水运枢纽市镇的地位。

从塘栖往东,可到桐乡、嘉兴、上海;往北走可去往德清;往西走可通老余杭、安徽、南京;往南走,半天路程到杭州。街巷内,贩鱼的苏北客商,搞餐饮和药行的甬商、经营干果的闽商、酿酒的绍兴帮,以及开银号的徽商……塘栖自然成为了商贾云集、物阜民丰的繁华之地。

“东门菜,西门柴,北门米,南门鱼。”从杭城北边拱宸桥下运来的米、面、肉等粮食都要在塘栖集散,这里也成了杭州的粮仓。

塘栖的粮食丰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地商人带来的饮食习惯,又在这里融合汇通。以米肉为食材,搭配起来的粢毛肉圆,也在这段悠久的繁华年岁中诞生了。

由此看来,粢毛肉圆的历史,当有数百年之久。

老字号的坚守 创业者的创新

一个绵延几代的味道

一座500余岁的广济桥,横跨运河南北,如今连接着塘栖老街与新镇,是游人打卡的必至所在。

水北街百米不到的一段路上,竟有4家店挂着粢毛肉圆的招牌。它与当地的粽子、酥糖、年糕、蜜饯等美食点心,一道成为了古街的流量商品。

200多年前,汇昌南北货栈成立,后来几经迭代,虞铭在2003年恢复了汇昌号的名头。粢毛肉圆,毫不意外地成为了店内的主打品之一。

旅游旺季里,汇昌号店里的师傅一天要做近2000个粢毛肉圆,基本都能卖光。

与民间做法略有不同,汇昌号在粢毛肉圆上做了商业化的改良,内馅用圆头糯米,外层用尖头糯米,蒸熟之后里面更加软糯,颇具卖相。

汇昌号还选用三七肥瘦的夹心肉来做粢毛肉圆,这样的配比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即便冷了回去微波炉转一下也能接着吃,不丧失口感,对于游客来说更合适。”

回到临平城区,顾蕴婧的咖啡配粢毛肉圆,如今已是弄堂咖啡的拳头产品,常常一个上午就宣告售罄。

顾蕴婧的粢毛肉圆供应商是一位老师傅,他做馅只用村里的土猪肉,让肉圆吃起来风味更足,在春天还会往馅里加新鲜的春笋,增加脆甜口感,其他时节则用笋干弥补口感上的层次。

顾蕴婧说,这个创意组合的构思其实比店开业还早。曾经在旅游媒体工作过的她游历多地,对咖啡情有独钟。

“可是餐饮行业里太卷了,我只有另辟蹊径做出特色。”顾蕴婧笑着说,“这道塘栖老味道带来了新机遇。”

夜幕降临,塘栖村的农家乐渐渐热闹起来。几乎每桌上都有一屉粢毛肉圆。三代同堂,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塘栖人。他夹起一个喂给旁边的小孙子。孩子吃得很香,小手背一抹嘴,油光亮到了巴掌上,引得大家捧腹。

这道美味,便是这样一代代地传承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贾凯 蔡怀光 通讯员 应军良 吴媛 李群 华永新 屠翰  编辑:黄紫薇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