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蜀山
“产城人文”深度融合重塑卧城印象
蜀山,依然是从前那个有底蕴、有山水的蜀山。
卧城,却已不是从前那个只被当作睡城的卧城。
如果说,这20年高速的城市化,是蜀山为未来的发展蓄势,那么新蜀山已经迎来了自己向上飞跃的关键时间窗口。
萧山区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到要聚焦城市提能,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上实现大突破。蜀山根据自身的区域条件,明确了“城市南窗口、人文新蜀山”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全域提能、全域美丽、全域智治、全域共富”四大战略,“产城人文”各个维度都在重塑。
“产”在重塑——
蜀山不只是卧城,蜀山有6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6家企业上榜了萧山区百强企业。在萧山众多大镇大街道中,蜀山的工业实力和经济本底并不薄寡。
随着萧滨一体化推进、“中国视谷”成为杭州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的牵引性工程,以及“西湘记”明确打造世界级科创湖区,蜀山将凭借与湘湖无缝连接的区位优势以及交通优势、基础配套优势,梳理区域产业发展空间,主动承接产业外溢。
“城”在重塑——
二三十层楼的天际线,是蜀山曾经作为居住板块遗留的城市形态。由于人口增速和城市化速度过快,蜀山也存在城市配套缺乏等短板。随着浙大二院总部、“五馆合一”萧山首个城市文化公园、大型商超等配套落地,尤其是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进一步覆盖,蜀山与杭州市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区域的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当下的蜀山,城市化速度已然不会像之前那样迅速,也不能再追求建成区规模不断扩大的物理变量。如何提升城市能级?蜀山将目光落在被萧山视为提升城市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赛道——现代社区建设。
按照“突出亮点+整体布局”的思路,蜀山已启动制定全域现代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要以未来社区、城郊接合部现代社区建设为标杆引领,用好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特色文化等元素,通过城乡现代社区建设这一“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小切口,加速提升整体发展综合竞争力。
“人”在重塑——
“前两年还在干拆迁,现在就要干城市精细治理。”蜀山街道干部的调侃,形象地折射了城市化给蜀山人带来的挑战。为了让干部能力跟上城市发展速度,蜀山今年推出了干部队伍建设“蜀光计划”,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能。
蜀山的人口结构也还在持续提升优化。萧山提出发展“南部卧城”时,20平方公里的面积,规划人口20万人。如今,在蜀山长期规划中,人口规模达40万人,这一数量直指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县城的人口量级。
“文”在重塑——
许多人不了解蜀山,也不了解蜀山的文化底蕴。老少皆知的那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其作者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就是蜀山人。
作为知章故里,蜀山这几年一直围绕贺知章文化IP,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挖掘内涵,打响品牌,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风采。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蜀山知书馆正式开馆,成为集免费借阅、学习交流、品茶读书、聚会沙龙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就在不久前,其作为萧山唯一被列入的城市书房,上榜了浙江省最美文化空间候选项目名录。
让外界通过文化认识新蜀山,蜀山还谋篇布局了由文化赋能、文艺赋美、文旅赋兴三条发展线组成的蜀山人文艺术版图。其中,文化赋能线以南宋官窑艺术馆、贺知章大讲堂、黄亚洲书院、幸福荟体验复合文化空间、蜀山城市会客厅为重点,全方位对接城市文化需求,打造城市文化新高地。
“产城人文”,四个维度的交汇融合,在重塑一个属于国际化大都市的新窗口、新蜀山。如果你还曾认为蜀山只是睡城,那么现在,真的是时候重塑卧城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