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视谷”新闻发布会在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举行。
现场,“中国视谷”建设蓝图发布,倡议各方合力共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视谷”,加快推动杭州“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跃迁,全力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和城市产业新名片。
“我们将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合一,建设国内领先、全球重要的视觉智能产业技术策源地、企业集聚地、人才最优地,具体分为三期推进‘中国视谷’建设。”杭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孙旭东介绍。
2022年为“中国视谷”启动建设期,重点任务为明确部省合作的推进机制,推动实体化落地建设。
2023-2025年为深化完善期,基本建成“中国视谷”,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2026-2035年为全面建成期,核心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冲刺1万亿元,形成2-3家千亿级龙头企业,建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视谷”。
“中国视谷”如何建,有哪些着力点?据发布会透露,杭州将抓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两大重点。
在产业发展上,“中国视谷”将围绕做深基础层、做强技术层、做大应用层,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深化工业视觉、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10个重点端产业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着力形成“一园窗口、四区协同、全域联动”空间布局,即以滨萧特别合作园为启动窗口,将萧山区作为“中国视谷”建设主阵地,滨江区、城西科创大走廊和钱塘区协同做好产业创新协调发展,推动全市视觉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推进机制上,我们将有机整合‘中国视谷’部省共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和城市产业名片打造三项重点工作,三位一体推进‘中国视谷’建设。”孙旭东说。
围绕部省共建,杭州将落实部省共建合作协议内容,细化“中国视谷”部省共建机制,努力在国家视觉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城市产业名片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下一步,杭州还将全力推动“中国视谷”在特别合作园落地和资源导入,开展“中国视谷”展厅、“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等建设;持续深化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通过建立视觉智能产业联盟、培育链主企业等,加快推进“中国视谷”建设。
“武汉有‘中国光谷’,合肥有‘中国声谷’,都打造成了国家级的产业集群品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认为,打造“中国视谷”有助于显著提升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高水平建设“中国视谷”,杭州有产业基础、有创新支撑,更有一流的产业生态。2021年,杭州视觉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2720.8亿元,较上年增长17.2%,整体规模超6000亿元。
目前,全市已集聚视觉智能重点企业1500多家,龙头领军企业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产业规模质量领跑全国;拥有视觉智能国家级创新载体44个、省级技术创新载体186家,以及来自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在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上的有力支持,创新平台能级持续跃升。
7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以视觉智能为突破口,建设“中国视谷”产业地标,打造产业链协同、特色明显、开放合作的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射频识别、传感器、存储器、终端设备,再到下游集成服务,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发展优势突出。视觉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智能仪表等,共同被列为6条重点产业链,已形成“圈+链”的良好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