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城市金名片 折射出杭州“新天堂”
近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在《经济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新发展理念指引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系统论述了杭州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杭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唯一幸福示范标杆城市……一张张城市金名片,折射出杭州在多领域打造标杆、争创一流。
关键词:创新活力之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杭州G20工商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介绍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
文章指出,依托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创新平台,杭州形成1个国家实验室、2个大科学装置、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7个省级实验室的科研平台矩阵。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2021年,杭州R&D经费投入强度升至3.68%,R&D经费投入总量和强度均居全省第一。
2021年,杭州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居全国第2位,科技集群创新指数排名居全球第14位。
蓬勃的创新活力吸引企业、资本和人才要素进一步涌流。杭州连续多年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第一,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关键词: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杭州是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不过文章在提到“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时,前面加了两个字——重塑。
截至2021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1.6万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1%,数字安防产业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云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份额亚太第一、电商平台交易量全国第一。
如何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文章说,要把数字经济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赛道之一,实施“1248”计划,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壮大数字视觉、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积极布局量子科技、深海空天、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积极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制造业“云上企业”,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等。
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有能力也有信心。
关键词:生态文明之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杭州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生态文明之都,杭州做得怎么样?
文章指出,2021年市区PM2.5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增至321天,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同时,杭州原生生活垃圾全域实现零填埋,森林覆盖率达66.9%,居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首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杭州还实施千岛湖沿湖湿地和钱塘江、运河、苕溪流域湿地群的生态修复,建设湘湖、富春江沿江湿地、五常湿地等湿地公园群落,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有4个案例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杭州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宛如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关键词:幸福示范标杆城市
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桂冠,成为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杭州的幸福,体现在哪些方面?
看经济。文章指出,2021年,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8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3万美元,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看优质公共服务。三甲医院区、县(市)全覆盖,开展老旧小区“拆改结合”试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全覆盖,大力推进普惠性婴幼儿服务体系建设,推出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近十年杭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民生领域达到75%。
看居住环境。杭州统筹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积极破解“一老一小”、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城镇样板34个、未来社区118个、美丽乡村272个、风貌样板区37个。
看精神文明。农村文化礼堂实现500人以上村全覆盖,成功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成为“最美现象”发源地,“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等引领文明风尚,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