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绍兴通报新增阳性感染者 拱墅发布最新通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21 07:45   

杭州疫情最新消息 10月20日0-15时,杭州新增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10月20日0-15时,杭州新增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点检出。

无症状感染者1-2:省外来杭人员,外地协查密接,抵达后即纳入管控,集中隔离点检出。

目前以上人员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情况稳定。

涉及我市范围内的公共场所轨迹如下:

10月17日:K554/551(4车厢)

与上述活动轨迹有时空交集的人员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报告并配合落实相应疫情管控措施。

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持续做好个人日常防护,按要求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

省外来杭返杭人员,要提前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可通过下方小程序进行申报,建议在抵杭前24小时内完成报备,并配合落实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我市对7日内有疫情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日内有疫情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日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实施3天日常健康监测。

在对高中低风险地区来(返)杭人员实行相应健康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其他省外来(返)杭人员应在抵杭后执行“三天三检三不”,核酸三天每天一检(第一天在入杭后1个半小时内完成“落地检”),期间不聚餐、不聚会、不出入公共场所。后续按照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每72小时自觉完成1次核酸检测,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

c4fb176d-e640-48b0-be17-79e0a26ee583[1].jpg

杭州拱墅区发布通告  加强“场所码”扫码核验工作

关于进一步加强“场所码”扫码核验工作的通告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疫情防控水平,有效发挥扫码核验的“数字哨兵”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场所码”扫码核验工作通告如下:

一、场所码“应赋尽赋”

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饮、文体娱乐场所、银行、证券、宗教场所、医疗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旅游景点、社区小区、沿街店铺等重点场所要实现“场所码”全覆盖,应领尽领。各场所管理(经营)者要严格落实扫码查验要求,确保扫码通行措施落实到位。

二、场所码“应查尽查”

各场所管理(经营)者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场所码“一扫三查”,坚决杜绝不扫不验、只扫不验等不严不实行为,确保“逢进必扫、逢扫必查、逢异必报”。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要常态化开展“场所码”扫码核验巡查,对扫码核验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加大惩处力度,通过查处一批威慑一片,督促场所单位落实好主体责任。

三、场所码“凡进必扫”

市民在进入公共场所时应当主动扫“场所码”,并向场所现场工作人员展示扫码结果。未能正常扫码时,请向现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扫码情况存在异常的,应当主动配合场所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急处置。请广大市民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携手互助,共同遵守扫码验码等防疫要求。

各场所管理(经营)单位、全体市民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扫码核验的行动自觉,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拱墅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10月20日

绍兴柯桥区新增1例省外输入阳性感染者 活动轨迹公布

关于柯桥区新增1例省外输入居家隔离对象阳性感染者的通告

10月20日18时48分,柯桥区新增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为省外返绍人员居家隔离期间发现。现正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进行紧急排查,落实相关场所管控及环境消毒等防疫措施,现将阳性感染者李某平在我区的主要活动轨迹公布如下。

●10月18日21时03分

到达绍兴北站(乘坐G1868次列车07车厢001A),并进行核酸“落地检”,后由家属李某超接车自驾回家。

●10月18日21时44分

在柯岩街道富美工业区门口附近卤肉店购物。

●10月18日21时57分

到达柯岩街道珑原小区12幢304室(檀院),后未外出。

●10月19日10时30分

步行到达柯岩街道仁让堰小区29幢1103室居家隔离,后一直未外出。

请与上述活动轨迹有时空交集的人员,立刻向所在村(社区)、所属单位、所住酒店报告,做好自我防护,配合村(社区)落实相关健康管理措施。

请广大市民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使用公勺公筷等卫生习惯,并按规定参加三天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请7天内有省外高中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尽快通过“绍兴防疫申报平台”二维码进行申报。

绍兴市柯桥区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

2022年10月20日

衢州:这些人员赋黄码

衢州全市域21日开展核酸检测实战演练 无采样记录衢通码暂赋“黄码”

据“衢州发布”消息:

10月20日,衢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三轮“除险保安”区域核酸检测实战演练的通知》。该《通知》指出,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深化巩固“除险保安”成果,扎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第三轮区域核酸检测实战演练。

●演练日期:10月21日。

●时间节点:各县(市、区)原则上于实战演练当日早6时启动采样,上午11时前完成采样,晚18时前完成所有样本检测并报送结果(其中卡口等采样点按常态化期间安排采样时间)。

●赋码督促提醒:10月21日11时起,对无当日采样记录的居民,将给予衢通码暂赋“黄码”临时性措施,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后转为“绿码”。

不小心沾到病毒采样管里红红的液体,会有事吗?

不小心沾到病毒采样管里红红的液体,会有事吗?“长沙疾控”微信公众号近日做了科普——

相信小伙伴们都有过做核酸检测的经历,还有不少当过“管长”。

病毒采样管里的液体粉粉的,像西柚汁一样,煞是可爱,这个粉红色的液体是啥?倘若是不小心沾到手上,会有事吗?

病毒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

病毒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病毒保存液。目前,我们最常使用的病毒采样管主要为灭活型。

病毒核酸保存液有哪些成分?

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主要成分有胍盐、双咪唑烷、酚红、缓冲液等。

这些成分起到什么作用?有毒吗?

胍盐,是病毒保存液的重要成分之一。胍是很强的一元碱,碱性与氢氧化钠相近,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胍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为氨和尿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故一般制成胍盐保存,常用的胍盐有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

胍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使病毒失去活性和感染能力。由于胍盐在水溶液中最终会水解成氨和尿素,氨在肝脏的代谢下会转化成尿素,所以胍盐的毒性基本也可以等同于尿素。而多余的尿素在我们身体里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

保存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双咪唑烷,因其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通常被用作防腐剂,我们常用的面膜、乳液中有的也有添加,低剂量接触基本没有风险,万一沾在皮肤上也不用太过担心,清水洗净即可。

酚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中性环境下它是红色的,碱性会变成紫色,酸性则是黄色。如果保存液被细菌污染(常见于保存液失效或样本中携带细菌),液体PH值下降,就会由红变黄。另外,病毒保存液中的缓冲液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PH值;其他成分将保证病毒核酸短时间内不会裂解。

所以,病毒保存液的主要作用就是灭活病毒、杀菌抑菌、维持酸碱度和保证核酸的稳定性。倘若不小心沾到手上,不必过于担心,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虽然管子里的液体看起来粉粉可爱的样子,但是也不能沾到眼结膜或口腔、鼻腔粘膜,倘若不小心沾到以上部位,请尽快赴医院进行处理。

来源:杭州发布、拱墅发布、绍兴发布、衢州发布、长沙疾控  作者: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绍兴通报新增阳性感染者,涉及3趟列车。杭州拱墅区发布最新通告;不小心沾到病毒采样管里红红的液体,会有事吗?疾控部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