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夏天的“老朋友”回归!杭州五处避暑纳凉点已经免费开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7-03 07:39   

面积均大于150平方米,通水、通电、通手机信号、通免费Wi-Fi……

杭州人夏天的“老朋友”回来了!7月1日起,杭州5处防空洞避暑纳凉点正式开放。

在防空洞内,不仅老年人可以享受纯天然纳凉环境,年轻人、孩子也可以暂别“宅”家吹空调看电视,享受天然冷气、Wi-Fi和西瓜。

本次纳凉点开放计划为期两个月。

image.png

夏日遛娃去哪里?

天然防空洞内来纳凉

周末,有点热,带娃去哪里“消遣”好呢?

偷偷告诉你,杭州人的“夏日福利”又回来啦!

为尽力发挥人防工程社会效益,利用人防工程冬暖夏凉的特点,从7月1日起,全市免费向市民开放四牌楼、白马庙、曙光路等五处避暑纳凉点。

在防空洞避暑,是许多老杭州记忆里“最惬意”的事,不费电,不要钱,不穿长袖还有点冷。

在防空洞里过暑假,更是许多杭州小学生暑假日记里的常客。

特别是杭州不少开放的防空洞还为大家配备了饮水机、除湿机、洗手间、电源插座、液晶电视、桌椅等,为市民纳凉提供了方便。往年高峰期每天纳凉人数达2000人次以上,可见防空洞纳凉避暑受欢迎的程度。

据市人防办透露,今年开放的所有避暑纳凉点,面积均大于150平方米,依然一如既往做到通水、通电、通手机信号、通免费Wi-Fi网络,茶水、桌椅、防暑药品等必要的物品一应俱全,为市民提供安全整洁的避暑纳凉、休闲娱乐场所。

洞内冷气逼人

不少人被“赶”到了洞外

昨天下午2点,记者沿着十五奎巷一路往着四牌楼走去。此时手中温度计显示的室外温度为35.3摄氏度。

穿过山脚的老房子,以及一口井,才靠近洞口,就感觉到凉风习习,一路的暑气顿时全消。

越往里走,凉意越明显。手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也是一路往下滑,很快就变成了27.6摄氏度,随后又跌到23.2摄氏度。当记者到达防空洞最深处的坑道内,温度定格在了22.3摄氏度。比在家开空调都凉快。

不过四牌楼38号避暑纳凉点在靠近洞口的地方,那里的温度计显示为25摄氏度,体感大约在22摄氏度-23摄氏度左右。

四牌楼避暑纳凉点长约500米,总面积逾1000平方米,设座位500余个。

“杭州的夏天实在太热了,每天都汗涔涔的,我每年夏天都会来这边避暑的。走到门口就能感到凉气扑面而来,和邻居聊聊天、看看电影。不少老人领着放暑假的孙子一坐就是一下午。”市民方女士说,纳凉点刚开放,知道的人不多,第一天来的都是附近的老邻居,“等了两年,终于开了。”

穿着一条薄裙子的张家凤说,她一般都是在靠近洞口的桌子上,做作业看看书。“防空洞最里面太凉了,坐久了腿都会冻麻。”

防空洞内,一位老人正全神贯注地看电视,只穿了一件短袖。时间一长,老人就有些受不了了。“越坐越冷,下次一定要带件厚衣服来,要不然被冻出毛病,可就不划算了。”

下午3点半,我们来到了曙光路坑道的避暑纳凉点,洞内一个人也没有,却有10多位市民在防空洞门口坐着。“里面太冷,吃不消。”记者满身大汗地走进洞里,也忍不住一阵哆嗦,这时温度计显示很快降到了20摄氏度左右。

81岁的钱奶奶穿着长袖、自带午餐来纳凉。“只要不下雨,她每天都会来。”边上纳凉的人似乎都和钱奶奶很熟。

前几年,只要防空洞开门,钱奶奶每天都要来这里坐坐,虽然她住得有点远。“过来要转两趟公交车花上一个小时才能到,一般家里出发前,我都会备好中饭带过来,中午天最热,就不愿意回去吃饭了。”

“我就喜欢一天到晚待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天还挺热闹的。这两年夏天,防空洞没开门,只好在家里开空调,就是觉得不舒服,今天一早听新闻说防空洞开了,立刻坐地铁换公交车来了。”钱奶奶住在丁桥附近,3号线直接坐到黄龙洞再换28路公交车,非常方便。“有了地铁,来防空洞方便好多。”

带孩子避暑学习人防知识两不误

还有坑道探险可以尝试

如果说想带着孩子去防空洞避暑,那么橙柿最推荐四牌楼避暑纳凉点。

四牌楼的纳凉点建于山体之中,不仅是杭州最具烟火气的纳凉点之一,还是杭州人防体验馆。

在四牌楼通道两侧都是各种人防相关的介绍,比如建设历史、中国人民防空的历史以及避难举措等等,除了纳凉,每个来到这里的市民都能学到不少人防的知识。

四牌楼的纳凉点内,还有体验馆,以及坑道体验区,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人防的展览,视频,也可以去坑道探险拍照。

十多摄氏度的温差,使洞内和洞外变成了两个世界。

在这个清凉世界里,桌椅板凳整齐地摆放在两旁;洗手间,除湿机,电视机,饮水机,甚至是饮水机旁的纸杯都一应俱全。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嬉笑打闹;大人们惬意地坐着聊天,打牌,看着电视。

据杭州市人防办统计,纳凉点刚开放,四牌楼38号就在7月2日迎来了284人次,白马庙巷48号人比较少,只有25人次;曙光路97-1号人也不多,大家可以分散前往。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岳雁 制图 高薇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