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姑娘从天厨酒家旁边的天水巷走出来,准备去坐地铁。
尽管就住在武林广场旁,她却说,快一年没有走进武林广场那几个大商场了。
“这一带的商场虽然很多,品牌也比较丰富,但似乎不太适合年轻人,逛不出新鲜感。”
年轻人更喜欢
逛嘉里中心和钱江新城一带
张姑娘说,作为年轻人,她们更喜欢逛嘉里中心和钱江新城一带。
“嘉里中心有很多新鲜的潮牌,像倍乐、沃夫冈、%咖啡的杭州首店都开在嘉里中心,那条小街逛起来很有氛围。万象城、来福士也有我喜欢的服装品牌,而且那一带的都市感特别鲜明,地下商业街也很繁华,年轻人非常多。”
论高楼林立、节奏紧凑带来的都市感,武林广场一带比不上钱江两岸,以及未来科技城。
要说新鲜感,虽然武林商圈这些年也开出了很多品牌的杭州或是浙江首店,“首店经济”发展不错,但也很久没有新商场开业了。国际大厦的重新亮相,中央商城的开业,都已是四五年前的事。
延安新村公交站旁,几个临街的店铺空置许久,无人接盘。
喷泉不开的日子里,武林广场“八少女”雕像独自美丽,地下商场也显得空荡。
唯有地铁站的出站口和杭州大厦的天桥上,还保留着和从前一样的熙熙攘攘。
商场里找不到的新鲜感
却在附近的街巷里弄找到了
商场逛得不多,但张姑娘最近却经常去逛商场附近的中山北路。
“上海的安福路、武康路等小街小路,因为有很多装修精美的咖啡店、西餐厅,吸引了年轻人纷纷去打卡,中山北路最近也有这个趋势,变得越来越洋气了。”
张姑娘说,出现这个趋势,就是因为中山北路的咖啡店、西餐厅,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昨天,我们从中北桥出发,沿着中山北路往南走,一直走到众安桥。两公里左右的这段路,有近30家咖啡店、西餐厅等,平均不到70米就有一家。大多装修精美,一些精心打扮的年轻男女正在拍照,人和店,让整条街道显得海派味道十足。
奶茶店老板小崔告诉我们,从去年年初开始,大量咖啡店、西餐厅在中山北路上出现,它们的原址,曾是杂货店、五金店、日料店。
这或许是中山北路的又一次“转型升级”。
作为杭州主城区曾经的南北向干道,中山北路还承担着商贸的功能。在十多年前,街道两旁就开满了小饭店、杂货店、五金店,一个比一个朴实,与“洋气”一词毫无关联。
到2010年前后,一些日本料理店出现在了中山北路,“日料一条街”的名声不胫而走,几年前屏风街口那家日料店门头上的大螃蟹,很多人还跑去打过卡。
如今,日料店陆续收摊,店铺摇身变为扮靓街景、咖香四溢的咖啡店,中山北路又逐渐成了大家的热门打卡地。
“商场里找不到的新鲜感,却在中山北路上找到了。”张姑娘笑盈盈地说。
武林商圈业绩依然是“领头羊”
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尽管武林广场的变局,已在一旁的中山北路悄然开启,但还是有网友发帖称:“武林商圈已被钱江新城、城西等新商圈超越。”
从商场业绩来看,这个说法不成立。
综合商场财报以及各大商业平台的数据,我们发现,去年,杭州年销售额最高的商场,依然是武林商圈的“老大”杭州大厦,年销售超100亿元,较上一年相比还有一定幅度增长。
第二名是湖滨银泰in77,去年年销售额约82亿元。第三名是钱江新城的万象城,销售额在80亿元左右。
第四名是武林商圈内的武林银泰,去年年销售额约为60亿元。
加上国大城市广场等商场的年销售额,去年武林商圈的年销售额接近200亿元,超过杭州各大商圈,依然是“领头羊”。
戴维斯商管总监王启雷分析,武林商圈的商业项目大多开业较早,物业结构属于“百货模式”,和时下流行的“综合体模式”有些差异,但这里有丰富而齐全的品牌,杭州大厦的奢侈品、武林银泰的化妆品在全国都非常领先,这吸引了大量杭州及周边区域客源,也是武林商圈长期保持高销售额的基础。
当然,武林商圈部分商业物业老旧,让消费者少了逛街购物的新鲜感,导致部分客源流失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都市里的低矮韩屋、大厦旁的传统集市
这些国外城市也在挽留烟火气
在城市快速发展、市中心迭代更新的过程中,保留自身的城市特色和那份烟火气,也是许多国外城市的努力目标。
比如,和杭州一样是跨江城市的首尔,在其楼宇林立、高度现代化的江北市中心区域,还保留着大片低矮的韩屋村,传统风格的老建筑分布在山坡街道上,老居民依然住在里面,有的在门口卖一些传统食物,有的在老建筑里开西餐厅、咖啡馆,新旧融合,别具魅力。
在首尔市中心还保留着一个大规模的传统市场——广藏市场,它保留着市井民情和生活百态,人们挤过摩肩接踵的人群,在众多摊位前挑选、询问、讨价还价,既享受这个过程,也享受人与人那种质朴的亲近。
在英国伦敦,著名的景点伦敦眼附近,有很多旧书摊;在有“伦敦屋脊”之称的碎片大厦前方,是一群接地气的英式小吃摊。人们在繁华都市里享受无拘无束的烟火气息。
在爱丁堡,还有各种地摊市场,比如有一种车库跳蚤市场,人们开车带着闲置物品,停到车库打开后备厢,就是一个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