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情我做主 空巢焦虑“免疫人群”来支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2-18 10:39   

“摆脱节后空巢症,我的心情我做主”“对子女的牵挂,不该成为烦恼的理由”……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不少节后空巢症“免疫者”,在他们眼中,子女春节离家与老年人的负面情绪完全可以不用划上等号。如何在节后做个阳光老人?他们带着高招来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

良药其实在身边

2月15日,记者来到杭州市拱墅区武林街道凤麟社区,走进金斌和陈亚麟的家。春节期间,与女儿一家短暂团聚后,他们又回归到甜蜜的“二人世界”。

14时30分,正是下午茶时间,金斌泡上两杯咖啡,拿上勺子搅动一番,闻一闻浓郁的咖啡香,拉来老伴相对而坐,细细品尝,满满仪式感。虽然只是简单的速溶咖啡,陈亚麟仍不忘对老伴的“手艺”夸赞一番。

“我们还常到湖滨路的咖啡馆里‘赶时髦’,最近一周,已经去了两次。”说话间,金斌掏出手机,分享起他和妻子在咖啡馆的浪漫时光。

“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彼此都需要空间和自由。”经营好自己和老伴的退休生活,是陈亚麟甩开节后空巢症的法宝。带上养了多年的小猫到公园散步、锻炼,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孩子们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老两口几乎形影不离,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我和老伴之间什么事情都能沟通,有聊不完的话,所以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不会感到孤单。”陈亚麟说。读报是两人共同的爱好,也是他俩的话题来源。报纸上每天发生的新鲜事,为他们带来许多谈资。

“我们两口子最喜欢看《浙江老年报》上的健康养生版面,里面的知识对我们很有用。”陈亚麟指了指手边摆着的几份《浙江老年报》说。

少年夫妻老来伴,缓解节后空巢症的良药其实就在身边。陈亚麟说,伴侣之间经常说一说“心里话”,聊一聊“体己嗑”,找一找“新鲜事”,也许就能远离节后空巢带来的影响。

让自己转起来

尽快找回节奏

高龄独居老人往往是节后空巢症的高发群体,但对于杭州81岁的周美华而言,这并不是问题。

红润的面色、爽朗的笑声,周美华自称属于节后空巢症“免疫人群”,而她的秘诀之一就是让自己运转起来。

9时起床,上午和下午各外出锻炼1小时,和小姐妹聊天1小时,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协助垃圾分类,帮助打扫楼道,参与调节邻里纠纷……子女还未离家,周美华就把节后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不要被节日打乱原有的生活节奏,要提前回归日常生活状态。”周美华分享她的秘诀。

周美华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行为,得到了子女们的大力支持。假期结束前,周美华的女儿徐女士还特地去给几位常和母亲搭档的志愿者拜年,感谢他们对母亲的照顾,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老人最怕的其实是心理上的孤单,让自己忙活起来,情绪问题自然不会找上门。”聊起节后空巢症,周美华说得头头是道,应对起来更是游刃有余。到了晚上,周美华还会给自己安排至少15分钟的阅读时间,她说,独居老人更加需要动脑,让大脑运转起来。

每年一到正月初七,孩子们就会陆续离开,返回工作岗位。因为有了以上这些丰富安排,周美华每次都能平稳过渡,很快找回日常生活节奏。

牵挂儿女是“病因”

儿女关怀是“解药”

老年人容易患上节后空巢症,归根结底源自父母对子女的思念与牵挂。儿女既是“病因”,也是“解药”,子女的问候和关怀,往往能够帮助老人有效填补“节后空窗期”。

正月十五元宵节,温州的许大伯和金阿姨夫妇收到了两份礼物,分别是儿子寄来的鲜橙和女儿送上的鲜花。虽然因为在外地工作,一双儿女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过节,但暖心的礼物瞬间让老两口开心起来。

“因为工作需要,正月初五,两个孩子就早早离开温州,但他们的关心和牵挂我们每天都能收到。”许大伯说。离开温州后,每天晚上7时,女儿都会给金阿姨打上一通电话,聊孩子、聊奥运、聊晚餐、聊天气,母女俩至少要扯上半个小时。许阿姨戏称,女儿的电话就像新闻联播一样准时。

儿子和儿媳也不甘落后,他们知道二老最牵挂孙子,儿媳每天都会拍上几段孩子的小视频发到家庭微信群中,视频中大孙子憨憨的样子总是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许大伯说,为人父母,怎么会不理解子女在外打拼的不易。只要孩子们心里想着家里的老人,常常来个电话,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宽慰。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记者 林乐雨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