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
“东洲岛”形成于宋朝
岛上第一户人家姓邬
东洲因地处富阳最东边而得名。老辈世代相传,东洲沙最早形成于宋朝。这里是富春江、浦阳江、钱塘江三江交汇处,三江水流带来大量泥沙,日积月累淤积成沙洲,靠近杭州的成了钱塘沙,靠近富阳的叫东洲沙。
“严格意义上讲,东洲不能叫岛,岛四周应该有礁石峭壁,而东洲四周都是沙,所以民间都叫东洲沙。”东洲街道知联分会副会长陆人淼说,现在东洲还有很多带“沙”的地名,学校沙、湖上沙、小沙等等。
东洲沙上什么时候有人家的?“第一户人家在红旗村,姓邬的,这也是东洲岛上唯一一个姓邬的家族。”陆人淼说,具体是什么时候,并没有史料记载,但这个故事在东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红旗村邬家至今还住着,多户人家居于村中一角,年纪最大的是邬校荣,今年70岁,年纪最小的4岁。一家人的生活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年纪稍大的在家务农,青壮年在外学习、工作;另外邬家还有一支已经在丽水定居。
关于这段历史,邬家没人能讲得清,倒是88岁的吴显成老人有些记忆。1956年秋天,省历史文物局的同志来红旗村调查东洲岛由来时,他作为大队的会计参与了调查,并对邬家的历史印象深刻。
“当时我们邀请了最早住在岛上的邬姓后裔、83岁的邬明扬老人回忆座谈。”吴显成说,据邬老回忆,他的祖先原从天台逃荒落脚株林坞(如今黄公望村一带),后来看到江中有块土沙突起,祖先就划船来到这里搭建三间茅屋开荒种粮。
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在衢州与元军交战,战败后深夜渡船经过东洲沙,刘伯温在船头向他报告沙洲上有亮光,恐有敌军埋伏。朱元璋听后,急忙登高远眺,却看见江面只有零星灯光,就是邬家的三座茅草房。
渡口 10片沙洲 18个渡口
东洲岛上慢慢人越聚越多,四面环水的小岛升起烟火气。
上世纪50年代,东洲全貌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十沙、十三庙、沿江十八渡、难过茅庵渡。
当时的东洲有10片沙洲:铜钿紫沙、浮沙、箬帽烂沙、徐家沙、和尚沙、华墅沙、后江沙、长小沙、新沙、老沙。
村民出门就靠摆渡,沿江有18个渡口,像桂月渡、新沙渡、陈家渡、双义渡、长沙渡、新浦渡、茅庵渡、里山渡、渔山渡、紫沙渡、浮沙渡、社井渡、蔡家渡、梳山渡、白鹤渡、章家渡、大岑渡等。
岛上有这么多渡口,可以想见当年出门不易。
堵坝 25个大队,修了两座大堵坝
孤岛的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时任东洲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的余大白,提出了“六三”规划,即三千亩蚕桑、三千亩茶山、三千亩果园、三千亩鱼塘、三万头牲畜、三万亩粮田。
“当时东洲是富阳六大粮食产区之一,肥料、粮食都要靠小木船运。而且还有5个大队的千亩良田在富阳城西的皇天畈。大家每天鸡叫出门,夜里点着灯笼摆渡回家,你想想麻不麻烦?”当年参与大坝修建的村民何汉山说,尤其一到冬天,岛上没有取暖做饭的柴火,还要去永昌、春建一带的山区运回来。
一切发展的基础还是先得解决村民出行问题,“六三”规划提出后,东洲人民立即响应建大坝,25个大队社员进大岭山开采石块。
先开工的是上堵坝,选址大岭山山脚,横跨北支江,到东洲沙岛头,就在现在富春江城市隧道口。
1976年后,堵坝在万人注目中倒下第一担土。那时,东洲凡是18到60岁的劳动力,全部出工,一个工记2分,劳动报酬就在将来的鱼、茶叶、水果等收入中返还。25个村的每个生产队每天轮流出工,用肩担、用手推,近30000人的东洲公社,出动了15000多劳动力。
“当年筑坝的苦头,现在想都不敢回想,大石头用手抬,用独轮车运,用扁担挑,然后直接倒进江里。每个人身上绑几双草鞋,全穿没了赤脚接着干。”何汉山说,工程实在浩大,公社又向省麻纺厂借钱买了近百辆双轮车,进度才赶上。
上堵坝开建不久,为了发展渔业养殖,在算账岭与江丰民联村之间的下堵坝也投入建设,围起了一个1700多亩的内湖。
不少村民没菜吃,用盐、番茄汤下饭,也来挑土。大堵坝于1977年完工,坝长458米,路面宽8米,底宽22米,高度12米。“以前一辈子不出东洲岛的老太太也可以走过大坝,去富阳城区看一看了。”
筑坝带来了东洲方方面面的发展。随后,东洲人民改造低洼地,促进了粮食增收,建立了30000亩粮田;建立了水果、茶园、渔塘、蚕桑等各3000亩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粮食为主,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格局。昔日的孤岛,因为一座堵坝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