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区如何成为“品质新城区”? 在颜值上下功夫 在气质上做文章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6-24 08:00   

都市快报讯 自古,临平便是繁华之地,北大街、东大街和西大街一带以及小斗门、干河罕、木桥浜、史家埭等都是当时方圆数十里内的商业中心,大小店铺不下400余家。

而今,随着城市融合加速推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老城区的布局、设施已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对于品质生活的需求。

从“我为新区建一言”大型民意专题征集行动走进新临平以来,我们也收到了许多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加装电梯等相关留言——

老旧小区改造:

@晓:希望加速翁梅乔司区块的改造和提升,尽早实现杭州主城一体化。

@136××××5656:期待九曲营小区进行“美好家园”住宅示范小区建设!

@Dhj: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梅堰社区将原区农林集团的一幢五层老大楼,改建成梅堰邻里中心。2000方的邻里中心,划出2层的空间打造驿站,乐高玩具、绘本读物、滑梯等游乐设施,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可以说是一个带娃的最佳场所。驿站还和临平二幼合作,打造了学龄前课堂,在每周六还安排了新手父母课堂和影音室放映的活动。五云社区啥时候有?也想要!

@A木子-婷:塘南名苑什么时候轮到改造呢?

城市空间:

@临平潮外婆:临平桂芳桥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知名度不高,新临平人几乎不知道。建议桂芳桥边建个口袋公园和楼层停车场,扩大桂芳桥的影响。

基础设施:

@135××××3435:城市升级必须提高出行效率,希望政府能多多规划天桥和地道。

@139××××4563:星桥体育公园有绿荫跑道、篮球馆、足球场、健身中心……设施齐全。希望临平多几个这样的公园,实现人人家门口就是“健身房”。

@Mr.Snail:首先为口袋公园点赞,给临平老城区增加了一道风景线。希望接下来能考虑拓宽老城区的道路,有好多路依然存在拥挤情况。

@138××××4578:清新的空气、舒缓的坡度、宜人的环境,建成后的临平山绿道迅速成为大伙晨跑、散步、休闲的理想场所。不过,受山体和周边条件限制,现有的临平山绿道基本位于临平山北侧,对于临平其他区域尤其是山南的小伙伴来说,确有不便。

如何让临平这座城市在新旧更替中找寻到最和谐的“相处方式”?临平区住建局筹备组给出了回答。

临平区住建局筹备组: 在颜值上下功夫,在气质上做文章 以“三新”原则做实城市有机更新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新的版图上兴建高楼大厦,也需要注重老城的“复兴”。

2017年杭州市启动了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并有了个诗意化的表述——“有机更新”,临平老城区成为有机更新项目启动的首选之地。

临平山绿道樱花绽放,14个口袋公园盛装“靓”相,文化艺术长廊、临平图书馆对外开放,临平老城区街区焕然一新,临平山西休闲运动公园建成开放,梅堰邻里中心启用……经过有机更新项目的推进,临平老城区重拾魅力。

以“心”焕“新”,让老旧小区“好看”更“好住”

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是许多老旧小区居民共同的烦心事,也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

聚焦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宜业的新期待,首先倾听群众声音。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社区由党员牵头成立“小区共建团”和“加梯协调组”,通过上门走访、民意征集、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调动居民参与民主协商,推动电梯加装和小区更新工作。根据走访征集的群众意见建议,在小区改造中完善老年食堂、居家日间照料中心、青少年之家等“邻里中心”设施,增设中央花园共享客厅、风雨连廊、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更新老旧小区功能。

当然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要有人管,按照“业主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探索业主自管、物业代管、第三方托管、购买电梯保险等多种维保方式,解决加装电梯日常使用安全和长效维保等问题。

承“旧”出“新”,让城市空间“有忆”更“有味”

城市老旧空间是有历史和故事的,它的改造并不只是简单的空间重塑,还包括文化与故事的传播。聚焦人民群众对城市“新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临平区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品位,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城市旧有空间,对一角一隅下“绣花功夫”。

传承历史文脉,让城市有回忆。实施临平山东来阁文化布展、邱山书院新建、整治区域绿化提升等工程,完善城市功能;以历史文脉为轴,挖掘历史人文亮点,厘清城市记忆,增添城市书香,提振人文精神。

更新特色空间,让城市有味道。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环境整合结合,提升艺术长廊、油车弄文创基地、临平新天地、龙兴文化公园等城市特色公共空间品位;切实改善临平老城区有关道路的交通、景观和文化功能,形成连续的绿色城市慢行系统。

关联今昔交点,让城市有愿景。做深沪杭铁路与临平城市发展文章,抓住临平的沪杭铁路文化这一今昔交点,推进一期绿道工程,主线沿沪杭铁路南侧展开,将铁路元素融入场地设计,强化铁路文化特色,塑造独一无二的铁路绿道景观。

破“陈”立“新”,让基础设施“能用”更“好用”

近年来,临平区加大城市环境基础配套建设力度。针对部分道路断面形式不一、景观布局单一杂乱、沿街立面形象陈旧等痛点问题,结合旧小区改造、道路景观提升等工程,统筹推进城市健身绿道和口袋公园建设。随着临平山公园、丰收湖公园、燕子湖公园、临平山绿道、东湖绿道、塘超小径等的建成,推门见绿,移步入园,让临平的居住品质得到质的升华,“城在美景中,美景在城中”的美好画面也成为现实。

据了解,现临平区范围内已建成各级绿道约135公里,城市公园15个,后续还将继续推进7个项目约12.6公里的绿道建设任务,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小公园3个。

临平区将持续完善基础配套:首先完善亚运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亚运会场馆周边环境提升工程;针对群众普遍反映“健身时间零碎”“缺少家门口的健身房”“健身卡价格贵”等难题,探索中小型综合性公共体育场所建设模式,盘活零星老旧设施设备,打造能满足不同年龄,集健身娱乐、休闲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基层综合体育站所,打造十分钟健身圈,实实在在将“体育惠民”送到百姓身边。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

教授周复多:

城市有机更新的目标

是创造适合人生活与工作的

空间环境

城市有机更新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各地都已相继开展城市更新项目,不同城市的更新策略皆有不同,但重点目标不变,就是创造最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能级,提供高品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创造特色的宜居城市模式。

围绕这个重点目标,临平区城市有机更新可以这样开展:

根据临平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缺陷型修补。在城镇新区、工业区、开发区中对于近人尺度的空间进行必要的功能性、便利性补缺,使城镇建设不仅“好看”,更要“好用”。

临平城市布局需要突破“公共服务配套”观念。为了提升生活幸福感,一个好的城市的服务供给量应该要略大于需求量,鼓励以便利市民为导向的各种商业服务设施。

加强临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步行和慢行空间的规划建设。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标准,防止一味追求平面构图之风,重新认识“城市美化”。

适度利用具有丰富历史属性的建筑文物,使历史空间得到活化。

加快中低收入阶层住宅供应体制改革,为城市弱势群体提供有尊严且可接受的生活空间。正视老龄化时代到来,加大力度推进城市适老性改造。

当然,若要实现临平城市常态化的有机更新,需要在政策与管理两方面联手破局。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夏琴 通讯员 费彪 胡轶文  编辑:高婷婷
返回
自古,临平便是繁华之地,北大街、东大街和西大街一带以及小斗门、干河罕、木桥浜、史家埭等都是当时方圆数十里内的商业中心,大小店铺不下4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