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杭州崛起一座城,再造一座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5-10 10:40   

“三面云山一面城”嬗变为“一江春水穿城过”

每日商报报道 2001年7月1日,杭州大剧院破土动工,标志着钱江新城建设正式启动。

于杭州而言,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举,以西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成为过去,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三面云山一面城”嬗变为“一江春水穿城过”。

从一片滩涂到如今的高楼林立、风景如画的城市CBD,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金融机构总部……短短20载,如今的钱江新城早已成为与西湖齐名的杭州中心,一座颇有国际都市范儿的城市快速崛起,成为杭州的政治、文化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

西湖到钱塘江 杭州新中心强势崛起

1996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战略目标,尚在“图纸上”的钱江新城,成为“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中三个组团中最核心的核心。

随着钱江新城的第一颗“棋子”落下,接连的项目全面开花。

2002年2月19日,以“两横九纵”道路和“两大水体”为主的钱江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2002年8月31日,一条连接“西湖时代”与“钱塘江时代”的纽带开始建设——解放路隧道(现称新城隧道),成为从西湖前往钱江新城最便捷的通道。

2004年,11月25日,城市阳台建设启动。

2005年,国际会议中心(大金球)、市民中心、杭州图书馆等项目签约、奠基。

2008年9月30日,钱江新城核心区首次对外开放,一场(市民广场)、一城(波浪文化城)、一台(城市阳台)、一带(沿江景观带即CBD公园)、两河(新塘河、江干渠)、两馆(杭州图书馆新馆、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两隧(新城隧道、钱江隧道)、两院(杭州大剧院、中国棋院杭州分院)、两园(世纪花园、森林公园)、四中心(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杭州青少年发展中心、江干文体中心)及区域内40条道路展现在市民和游客眼前。

这片江边的荒地,终于迎来了“凤凰涅槃”的那天。“天圆地方、广宇六合”的市民中心与“日月同辉”的杭州大剧院、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一片片绿地,一条条道路,一幢幢高楼次第而起,这些画面一起构成了新城的地标建筑乃至城市封面。

从西湖到钱塘江,这一步跨越相当不易。在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看来,钱江新城快速成长的背后正在于高起点的超前规划。

“当时是考虑到一边保护好‘三面云山一面城’,另一边城市要发展,城市的重心从西湖转移到钱塘江,通过空间腾挪的方式,实现既保护好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要素,又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汤海孺说,20年前,四季青一带还是杭州人的“菜篮子”,菜地变成杭州新中心,当时是无法想象的。

杭州城市格局改变

二十年打造政治、经济、金融新中心

杭州大步迈入“钱塘江时代”,城市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年后,新兴产业、金融资本、国际人才,源源不断加速流入钱江新城核心区,这里俨然成为了城市金名片、杭州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金融新中心,更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的重要坐标。

目前,这里汇聚了浙江财富金融中心、迪凯国际中心等多幢亿元楼,集聚了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40余家省市级金融机构,名企总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入驻。这里成了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潜力城区,全国最具活力的商务区。

1995年,汤海孺就探讨过钱塘江边创建商务区。“今天,我再回头看太感慨了,当时的设想都成为现实,关键是城市发展的速度出人意料。”

“上世纪50年代,杭州北部有很多工业企业,到90年代乃至2000年,城市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产减少,生产型服务产业的三产需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城市发展的重心转移,城市的新中心同步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汤海孺说。

从西湖的自然山水到钱塘江边的“日月同辉”,这条中心轴线将杭州推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当钱塘江从“城边江”变成“城中江”,当举办G20峰会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当世界500强落户临江产业区时,来自2001年钱江新城建设的故事一一有了答案,这就是,杭州成功迈入钱塘江时代,城市的未来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从“跨江”到“拥江”发展

世界级滨水活力区形象初现

钱江新城从“跨江”向“拥江”迈进,钱江新城正式由1.0迈入2.0新时代。

从“跨”到“拥”,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钱塘江两岸资源的整合集聚,从此也将拥有更主动的同频共振。

2017年年底,杭州市政府发布了《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意见》和《杭州市拥江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8-2021年)》,通过实施“拥江发展”战略,要把钱塘江沿线建设成别样精彩的世界级滨水区域,把钱塘江流域建设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宜业宜居宜游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2018年,全面开启了“钱江新城2.0”建设,钱江新城二期迎来了蝶变的好时机,等来了发展的春天。

钱江新城二期西起铁路线、东至和睦港、南临钱塘江、北接艮山西路,绵延钱塘江岸线6公里,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钱江新城二期将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的未来城区,成为引领杭州区域城市开发的市域样板。

“相比‘跨江’,‘拥江’的视野更为广阔,辐射的范围更广,城市的东部带动西部一起发展,比如桐庐、建德一带,钱江新城二期的打造,以及前不久宣布建设的‘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就是拥江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汤海孺说,

沿着之江路往东走,目前钱江新城二期(四七堡单元、江河汇)正在加快开发建设,一片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施工景象映入眼帘,这也将是钱江新城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后峰会、前亚运下,新城将迎来价值再迸发时刻。

历史资料来源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潘婷婷 审稿 张勇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于杭州而言,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举,以西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成为过去,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三面云山一面城”嬗变为“一江春水穿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