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全域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02 07:09   

将散落的遗存“串珠成链”!

构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格局

龙门古镇

杭州日报讯 从主城“小杭州”到全域“大杭州”,杭州正全力将散落在全市域的历史文化遗存“串珠成链”。

日前,杭州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厚植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优势,杭州已展开面向全市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

“此次全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普查,除了对已经纳入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现有保护名录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复核、信息完善,纳入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系统,还进一步在全市域梳理出新增补和拟推荐的保护对象,对这些尚未纳入现有保护体系的历史文化资源启动‘预保护’。”市规划资源局历史风貌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工作启动以来,专班组已组织各类培训会7场,现场调研10个区、县(市)。截至3月底,已形成第一阶段普查成果,并通过专家咨询会,梳理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突破现有体系,大胆创新,将与文化资源相关的历史环境、山水格局、设施、技艺都纳入到普查中。

“比如近现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具有时代性、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教育遗产、革命遗产,能够唤起群众乡愁记忆的古井、古木、诗画、农业生产设施等,都在此次普查工作中进行了标识、记录。”普查专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二阶段的普查工作正在推进,将继续完善保存和利用状况、产权状态、周边土地利用状态等信息,形成完整的档案,为后续的深化研究打牢基础。

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杭州主城以1999年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契机,进入了全面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轨道,近20年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但周边区域因保护理念、人才、技术相对短缺等原因,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仍面临一定的‘灭失’挑战。”随着杭州全域一体化发展,有必要将主城经验向全域推广,进一步完善杭州全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明确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范围,将散落在全市域的历史文化遗存“串珠成链”。

记者了解到,据初步普查结果,普查专班建议在全域形成以西湖、大运河、良渚三大世界遗产为第一层级,海塘遗址、南宋皇城遗址、临安天目窑遗址、临安洞宵宫、富阳新登古城墙为第二层级,龙门古镇、塘栖古镇、临安昌化、清凉峰镇、桐庐江南古村落群、分水古县城、建德大慈岩古村落群、淳安西部古村落群周边等为第三层级的保护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丰富全域历史文化资源基底,构建全域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新格局。

下一步,杭州将以此次普查成果助力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入研究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增强保护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全方位展示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深厚底蕴,探索打造以世界文化遗产引领的杭州历史文化遗产群落,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优势,努力呈现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杨文龙 吴框框/文 记者 张之冰/摄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