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市巷街道有个“米点节” 破解“舌尖浪费”有一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21 06:47   

杭州日报讯 “上世纪80年代,我刚读中专,正是十六七岁男孩子长身体的时候,每个月的饭票都不够吃,到月末就一个馒头掰两半,分两餐蘸酱吃,半夜被饿醒是常事,那个时候是真的苦啊……”在拱墅区米市巷街道开展的“反对浪费”“公筷公勺”公益宣传活动中,老党员余先生回忆过去艰苦岁月时如是说。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为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单位食堂,成了粮食浪费隐藏的“重灾区”。就拿米市巷街道食堂来说,受菜品、天气状况、工作安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天用餐人数并不固定,菜品准备多少分量,大厨汪师傅一直拿不准。

“有的人天冷了就不来食堂吃,有的人比较挑食,看到不对胃口就不打,我们经常是按人数备菜,就会出现浪费。”杜绝浪费,汪大厨灵机一动,想了个好方法,“我把吃剩的菜冷冻起来,第二天用来烧汤或者加工成公菜,想吃的人自己盛,既能避免浪费,又能让大家午餐多个选择!”

这个行动很快得到了正面响应,单位工作人员小张挺感谢汪师傅,“自从设置了公菜,像我这种胃口大的人,每天除了规定分量的饭菜外,还能多吃很多公菜和粗粮,简直太幸福了。”

除了化剩菜为公菜,米市巷街道还创造性地开发了一个“米点节”微信小程序。用餐员工可以在前一天的上午11点至下午3点选择自己想要吃的菜品并下单,这样一来既能更精准地统计每天的用餐人数,也为食堂准备菜品提供了有效依据。

“目前,‘米点节’已试运行了大半个月,大家逐渐养成了用这套点餐系统的好习惯。”汪大厨说,等2月份该小程序正式运行后,届时将贯彻“一人一餐”制用餐方式,让节约粮食也有了制度保障。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传承中华民族的勤俭节约之风,不仅需要道德约束,也需要制度护航,更需要严格执行、完善落实。下一步,米市巷街道将积极探索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更科学的用餐制度,为厉行节约、珍惜粮食保驾护航。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吕烨珏 通讯员 蒋雨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