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杭州构建“一核九星”城市空间,杭州中环全面开工,杭州二绕全面建成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15 07:51   

都市快报报道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

这一年的杭州,已成为一座全市生产总值超1.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2万美元,常住人口超1000万的特大城市。

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连续14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杭州在浙江的龙头地位不断巩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开启高水平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12月15日,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草案)》,它为杭州的“十四五”定调: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对于未来的五年,杭州市民充满期待。他们期待着更美丽的城市面貌,更便利的城市交通,更完善的城市服务,更强大的城市实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幸福生活,是杭州人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如何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杭州将怎样拥抱“十四五”,共建城市美好?

这份绚丽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

image.png

“一核九星”示意图

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和“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紧紧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发展导向,是杭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

多次参与杭州市“十四五”规划专家论证的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介绍:“数代表着数字经济,智代表着智慧城市,数字是杭州的基因,赋能城市治理,‘数智杭州·宜居天堂’是过去数十年杭州发展成就的高度凝练和自然表达,把它作为杭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意味着杭州将继续这一发展方向。”

“十四五”时期,杭州的数字变革将走在前列,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2万亿元、增加值突破7000亿元。

数字产业方面,将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二次攀升,争创“数字经济国家示范城市”,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

同时,杭州将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深入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深化“一脑治全城、两端同赋能”运行模式,以城市大脑建设撬动各领域改革,奋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image.png

杭州云城规划效果示意

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

杭州将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未来科技城、紫金港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杭州的城西,是杭州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高地,绵延33公里的城西科创大走廊,被称为一把激活浙江“第一动力”的“创新钥匙”,是浙江创新实力雄厚的载体。

“十四五”时期,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杭州将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截至2020年3月,中国在上海、合肥、北京和深圳四座城市设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image.png

大城北规划效果示意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AIIA智慧城市产业委秘书长李明超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未来承载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使命的最高级别平台,既需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重镇支持,也需要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产业集群提供转化渠道。”

“城西科创大走廊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超重力大科学装置、之江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机构,也有未来科技城、紫金港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等高科技企业集聚区,是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区、标杆区、引领区。”李明超认为,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契机,“数智杭州”有望在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未来经济与未来社区、未来城市产城融合的试验区,为浙江数字化转型和整体智治,创造更多鲜活的经验。

“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 构建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杭州,已是一座拥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且人口增长势头明显。

市政府参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汤海孺认为,常住人口达到千万级别,是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为了保证并促进其更好地运作和发展,城市格局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十四五”时期,杭州的城市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按照“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原则,加快构建“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

汤海孺进一步分析——

“一核”:城市核心区,由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五个城区组成。

“九星”:九个郊区新城,滨江、萧山、钱塘、余杭、临平、富阳、临安、桐庐和建德板块、淳安九个郊区新城。

“双网融合”:打造天地一体、人机交互、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万物智联网和都市可达、全市快联、多心加密、组团互通的综合交通网。

“三江绿楔”: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为轴线,串联山水资源、加快生态修复,利用自然水系、山体、绿地等,在多中心、多组团、多节点之间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和生态安全屏障。

围绕“一核”,杭州将大力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建设,加快城市优质资源向郊区新城拓展,引导城市核心区过度密集区块人口向郊区新城疏散、城市新流入人口向郊区新城集聚,有效遏制城市单体规模无序蔓延,形成“众星拱月的组团式发展形态”。

这样的新型空间格局,汤海孺认为,“适应了新的发展需求,适应产业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新趋势,更将促进杭州的高质量发展”。

“东整、西优、南启、北建、中塑”,将在“十四五”迭代升级。杭州云城、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会展新城、大城北等地,将打造城市重点功能区块,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先导作用,大力推进TOD开发模式,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廊道和枢纽节点集聚。

image.png

钱江世纪城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规划效果示意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也将在“十四五”完成,杭州还将持续推进拥江发展,更高质量统筹空间要素,加强城市设计和规划衔接,提升城市风貌和美学品位,并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不仅杭州,全国还有南京、青岛等城市,也提出要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杨晓光认为,相较于同类城市,杭州在经济、产业、文化以及人居环境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未来杭州在城市规模、城市辐射力、城市枢纽性、城市创新活力和综合实力上的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重点推进“六铁、四高、两枢纽、两环线” 

二绕全面建成,中环全面开工

要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交通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如今的杭州已拥有7条地铁线路,地铁线网总里程突破300公里,由快速路网组成的主城、副城及组团“45分钟”立体交通路网时空圈初步建立,并正式进入了“二绕时代”。

对于未来5年杭州交通的展望,杭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杭州将重点推进‘六铁、四高、两枢纽、两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六铁”,指的是湖杭铁路、建衢铁路、金建铁路、杭温铁路、沪乍杭铁路和杭临绩铁路。“四高”,指的是沪杭甬高速、杭绍甬高速、杭淳开高速、临建高速。“两枢纽”,指杭州西站枢纽和萧山机场空港枢纽。“两环线”,则是部分路段已于去年12月22日通车的二绕和部分路段正在建设的杭州中环。

“‘十四五’时期,二绕将全面建成通车,杭州中环将全面开工建设。”该负责人说。

image.png

会展新城规划效果示意

建成省域、市域、城区“1小时交通圈”

提升杭州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

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杭州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和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设施体系,推进数字交通、综合交通枢纽试点,推动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内河港、信息港“五港联动”,率先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

“1小时交通圈”,是指通过便捷的交通方式,实现点对点之间1.5小时内到达。

省域“1小时交通圈”指杭州至省内各设区市1.5小时内到达;市域“1小时交通圈”指杭州至所辖的建德、桐庐等县市1.5小时内到达;城区“1小时交通圈”指城市中心至各城区1.5小时内到达。

“‘1小时交通圈’是城市空间发展的主线,随着交通发展水平和出行工具的不断迭代,城市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增加,环顾全球各大城市,城市范围基本拓展到半径30公里的区域,‘1小时交通圈’有利于杭州在超大尺度下统筹布局三生空间,更加高效地配置各类生产要求,便于发挥综合效益。”杭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3个“1小时交通圈”的建成,将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杭州市民的出行权更有保障,生活更现代化和品质化,也将推动城市更快速地发展。

在与世界的交往中

杭州将努力提升影响力

“十四五”的第二年,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开幕,以亚运为契机,杭州将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城市国际化,是一座城市在与世界交往中影响力不断提升并被世界各国高度认可的过程,杭州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国际化非常重要,这需要杭州在与世界交往中不断提升影响力。

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

比如,杭州将拓展对外传播阵地,加快形成包含外文广播、双语电视节目、外文报等在内的国际传播矩阵,打造国际化城市形象。持续打造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办好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争取更多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国际组织落户杭州。

又如,杭州将加强与国际一流城市的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友城“朋友圈”,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增强人民群众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

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伟强还表示,杭州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升杭州在全球化城市指数(GCI)中的指标评价和GaWC《世界城市名册》中的名次。

“GaWC《世界城市名册》以国际公司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供应水平为城市排名,尤其注重评价城市之间这些服务业的连接性,因此杭州需要在金融、会计、法律、咨询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加强与世界城市的联系,同时促进文化多样性,让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赛事落地杭州,提升杭州在城市国际化方面的评价指标。”吴伟强说,未来杭州要在对外关系和内部管理中更符合国际惯例,这会成为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严格实施新建商品住房价格稳控和房地价联动机制

“十四五”的杭州楼市,也是很多市民非常关心的内容。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杭州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实施新建商品住房价格稳控和房地价联动机制,精准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杭州还将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涵盖公租房、人才专项租赁房、蓝领公寓和公租房货币补贴、高层次人才购房(租赁)补贴、大学生租房补贴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煜轩 制图 高薇  编辑:郑海云
返回
“十四五” 杭州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构建“一核九星”城市空间,杭州二绕全面建成,杭州中环全面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