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村: “她”力量顶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11 06:57   

杭州日报讯 位于杨梅线公路两侧的千鹤村,是自西向东进入建德市梅城镇的必经村庄。几年前,行车过往此处,目之所及的要么是矮旧且参差不齐的自建房,要么是尘土飞扬、摊贩横行的工业区……

不过现在,这里俨然已变成让人流连忘返的乡村“综合体”:进村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她”文化地标赫然在目;入村后,沿途的民房已被统一规制,门前的美丽庭院独具一格;停车近观,在“千鹤一面”的作坊里,七八位千鹤妇女正忙碌制面,而她们的孩子们则在装修精致的千鹤书房里安静阅读学习;一转眼到了饭点,“千鹤一味”饭店里早已备好了千鹤私房菜,对面的“欢庭·她宿”精品民宿也准备好休憩时享用的咖啡与房间……

从杭州市区(以市民中心为例)前往千鹤村主要有右上图所示三种路径——

时隔60余年 再凭“她”力量崛起

千鹤村沿着杨梅线两侧延伸,背靠大山,地域面积狭窄成为其发展最大的制约,也使这里的村集体收入常年不足15万元。2019年,通过充分挖掘“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千鹤妇女精神,一股“她”力量源源不断地加入当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

“60多年前的千鹤妇女在党的领导下,打破旧俗,走上田间地头,并在全国首创执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投身农业生产劳动,不等不靠不怕苦,还得到了毛主席的亲笔按语,提出‘中国的妇女是一项伟大的人力资源’。那么现在,村庄要振兴,我们也不能一直戴着经济薄弱村的帽子等补助。”千鹤村党委书记王丽娜自己还是位年轻的母亲,可2019年6月,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村挑大梁。“要想乡村振兴,首先要建设美丽乡村,而要想环境好只能先做减法,拆去违建附房再做庭院改造。我们先后经历了棚厕革命、附房革命、围墙革命才实现环境变好。”

拆的难点不在拆,而在于前期和村民的协商。“刚开始说要拆房子,谁家都不愿意。这时候老一辈的千鹤妇女领头人——傅爱娥,最先站出来支持。仔细想一想,拆的都是违建,又是为村里的发展让出位子,我们确实应该支持。”说这话的人叫何美军,51岁的她不仅主动拆,还加入了千鹤嫂志愿服务队,时不时帮助搬运拆后的建筑垃圾,常常回家后才发现手上青一块紫一块。“我在家也比较闲,队里一打电话来说要清运或者是要打扫了,我就去。”

在千鹤村,由女性村民志愿组成的队伍除了千鹤嫂志愿服务队,还有女子民兵连、千鹤嫂代言人等,她们都在村庄的角角落落里发挥着个人所长。

截至目前,千鹤村已拆除违建加层28处,附房80多处,共计10000余平方米,完成杆线上改下、村庄水系联通、沿线路网改造提升、美丽庭院大整治等工程项目,实现15户样板庭院打造,60余户美丽庭院建设。

顺势而兴

搭起村集体造血动脉

先减是为了加,加的是村庄的造血功能。2020年5月,承载千鹤妇女精神的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投入使用。紧随其后,文化礼堂、千鹤书房、女子民兵传承馆、鹤家童馆、民兵广场等基地二期记忆乡愁区块建设完成,并通过整体招商开始运营。

“我们按照‘一基地一区块一园多点’的规划建设,目的是为了建成面向全国的集红色教育、文化体验、会议培训、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千鹤妇女红色教育基地。从开馆以来,基地已经接待参观人员3万余人次。2020年10月22日,基地还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来参观的人更多了。”王丽娜说,“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加紧提高我们的接待能力,完善配套设施,激活村集体经济。”

正因为此,王卫萍的创业项目“千鹤一面”也被招引回村——“我们一家一直住在村里,以前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晾晒刀削面,再包装好拿到集镇上去卖,做的都是些回头客的生意。现在村里说支持我创业,让我就在自己家里做和卖。游客来了可以看到我们制作的全过程,也可以体验。现在我们一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几百万元,来就业的妇女邻里也可以拿到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

除了“千鹤一面”,为激活农旅融合活力,千鹤村还打造了千鹤妇女试验田,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妇女能人带动为抓手,引导农民尤其是妇女群众在农旅融合中增收増效。去年试卖的玉米一上市就收获无数好评;这两个月要面市的荞麦酒正在千鹤嫂的巧手中酿造着;在梅城古街上,千鹤村村集体租下的店铺内总是游人如织;千鹤村后续还将培养专职“千鹤嫂主播”,形成“线上+线下”自产自销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我们通过成立公司、招商引资、村企合作、把资源变资金,增强造血功能,有效激活了原本如死水一潭的村集体经济。按照现在已经承接的业务,以及下一步的规划打算,到2021年底,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将有望破100万元。”面对未来,王丽娜很有信心,“以美丽乡村促美丽经济,让村强民富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基调,让乡村发展有良性循环,让村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我为千鹤代言

千鹤村党委书记 王丽娜

“妇女能顶半边天”是在千鹤村传承半个世纪之久的精神脊柱。这几年,千鹤村也是因新时代千鹤妇女的努力和无私奉献而大变样。现在,千鹤村家家户户门口有着美丽庭院,村里有着千鹤书房、洗衣房、文化礼堂,在此享受的生活品质不亚于城市。而且,千鹤村最引以为傲的“千鹤妇女精神”也已转化成红色基因,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动力。

下一步,我们还要着手搭建“千鹤一家”等妇女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平台,重算千鹤妇女“三本账”,引领新时代妇女参与村庄治理,全力打造乡村治理“千鹤样板”;开展 “千鹤云直播”等载体的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浙江妇女文化的鲜明精神标识,让千鹤妇女精神可看、可听、可感、可学。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应陶 通讯员 施瑜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