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荡 村去城来气象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2-28 06:47   

杭州日报讯 古荡历史悠久,相传古人登山远眺,见老和山下河网纵横,荡连荡,塘套塘,模样像“古”字,称之为“古荡”。

而如今,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南部莲花、北部数益”两大商圈比翼齐飞,古荡街道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兴强街”。

值得一提的是,益乐村、古荡镇村2个城中村全面完成改造,变身为颜值高、气质佳、功能全的新型城市小区。集体经济随之壮大,居民钱袋子鼓了,过上了吃住不愁的小康生活。

益乐新村:从农田鱼塘到城市花园

走进益乐新村,俨然步入城市花园:只见一排排四层楼房整齐别致,柏油马路通到家门口。房前屋后,栽种着花花草草,景色宜人。居民在家门口的休闲椅上聊天、下棋,健身房、活动室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一派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息。

这样悠闲惬意的生活,在二十多年前,却简直不敢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里都是农田鱼塘,村里人都靠养鱼、养猪维持生计,我们家也一样,日子过得辛苦。”今年53岁的章琴,1985年嫁到当时的益乐村,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劳作,割鱼草、赶早集,在田里、塘里忙个不停。

1993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下,益乐村在全省率先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变成股东,村主任变成董事长,集体收入实行分红,益乐新村开始大步迈向小康路。

2005年,动漫、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益乐村利用原益乐工业园区成功打造成数字娱乐产业园区,引进了当时国内最早一批动漫企业,成为杭州乃至全国有名的文创产业聚集地和创业“福地”。

此后,利用老旧市场和留用地,合作社先后建起了数娱大厦、电子商务大厦,2019年,合作社建造的另一座新商务大楼益展大厦启用,吸引指令集等一批企业入驻,当年招商率实现70%。

企业聚集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集体收入增加。到2019年,集体收入实现1.47亿元,集体分红达7000万元。

居民的钱袋子鼓了,首先就想着改善居住环境。2015年开始,通过拆除违建、强弱电上改下、立面改造等,益乐新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方便监管,益乐新村还创新使用无人机进行拍照取证,实现辖区全方位无死角管理。

“现在真是幸福!”如今,章琴家每年都有集体经济分红和房屋出租收入,子女工作稳定,在她看来,可以说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

古荡镇村:从芦苇荡到商业集聚区

白天,莲花商圈是都市白领的天下,而一到晚上,周边的居民不约而同地来到莲花广场,跳舞、滑旱冰、遛弯……好不热闹。璀璨灯光下,莲花商务中心、浙商财富中心等楼宇熠熠生辉,谁能想到,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芦苇荡。

“小时候,这里都是农田,去干农活时,感觉怎么走也走不到。”张加庆今年40岁,是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2002年,原古荡镇村撤村建居后居住在荷花苑新村。

上世纪90年代初,位于城郊接合部的原古荡镇村积极谋求发展。在原古荡镇政府牵头引领下,古荡镇村规划建设了古荡工业园区,并引进了电子产品加工、车辆维修等产业。

1997年,原古荡镇村成立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变成了股东。靠着租赁厂房,集体收入当年有670多万元,股民人均一年可分到4000多元。就在这一年,刚从交通职高毕业的张加庆,在家门口的古荡工业园区修理厂实习,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父亲也加入了社办工厂,家里终于过上了半农半工生活。

2011年建成莲花商务中心,区域附近浙商财富中心也建设完成,产业由此从工业向商业转变,先后引入艾康生物医药、林德工程、华数传媒、浙大网新等企业。

村民们先后安置于荷花苑新村、嘉禾花苑、莲花东村3个小区。“租客开始是农民工,慢慢地大学生也多了,现在大部分都是周边企业的白领。”张加庆喜滋滋地说,如今,他一大家子6口人,除了工资收入,还有租金、合作社分红等,每年都有可观的稳定收入。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周勤 沈春芬 沈文娟 记者 毛长久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