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昨天,记者从2020年度杭州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市建委牵头实施的杭州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截至11月20日,全市三年累计提升改造终端设施6255个。目前全市9个区、县(市)1775个行政村建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终端9185个,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5.0524万吨,同比扩能16%。
“经过三年集中提升改造,杭州农污出水达标率明显提升。2018年起,杭州农污处理水质达标率每年提升4个百分点。”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说,农污设施正常运行率、出水合格率、台账资料规范化等也有了较大提升,率先实现日处理规模30吨以上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
同时,针对终端点多、面广、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杭州率先提出“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建设概念,选取了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西金坞村等9个示范性站点,在尾水资源化利用、除臭降噪、运维废弃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实现“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管全智慧”。
在萧山区义桥镇,记者看到潘山净水公园内,尾水经过终端处理后,依次进入净水生态沟、景观水塘、再回用至公厕冲厕、共享洗涤、绿化浇灌、山地田园滴灌,达到污水“零直排”。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回水采用滴灌循环方式,在菜地铺设滴灌管道,依托建在山顶的小型灌溉设施,可以自动或手动独立供应百姓用于不同地块的灌溉。
“经过前期研究,我们发现经过先进工艺处理后的尾水富含氮、钾等元素,是田地所需的天然养料。”潘山自然村负责人说,不仅终端受益农户达298户1134人,还通过尾水回用,全年节省水费超过8000元。
如何提升改造后终端的运维效率?
杭州还搭建了农污智慧管家系统,通过手机APP报警功能、二维码、远程监控系统等,系统自主分析判断处理设施运维状况,实现运维监管可监控、可预警,可决策。
同时,首创精准排放系统,结合墨迹天气、日出日末时间、季节特征和农作物灌溉需求,采用物联网技术,收集土壤湿度数据,有效控制灌溉或滴灌的水量,实现全天候精准自动控制尾水排放系统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