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站式”办事服务15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24 07:30   

都市快报

编者按:2005年,“集办中心”升级为行政服务中心;2009年,“市民之家”落成开放;201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迁入钱江新城,标志着杭州“市民之家”、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位一体”的“一家两中心”正式建成。

202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市民之家”整合为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顺利完成“一家两中心”向“两中心”的转型升级。到今天,杭州“一站式”办事服务已走过15年。 


80、90后应该还记得,15年前的某天早上爸爸妈妈说:今天我跑一趟,把家里的水费、电费缴了,一去可能就是一个上午。

当时,杭州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办一件事要夹着厚厚一沓材料跑好几个部门。排长队,是办事窗口最常见的现象,如果材料稍微有点问题,这老半天就算白费了。

今天,我们的办事事项成倍增加,但排长队、抱材料的场景早已看不到,大家在家动动手指就把事办好了。15年,杭州办事服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程艰难复杂,非亲历者无法体会。

今年是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简称“市审管办”)成立15周年。我们采访了15位杭州办事服务改革变迁的亲历者,今天请其中8位来聊聊杭州办事服务背后的故事。

当年的“收发室” 变成了现在的“移动办事之城”

讲述人:吕圣祥(时任市审管办副巡视员)

严格来说,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肇始于2000年。为了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杭州成立了一个“集中办理中心”,地点在解放路的六一针织厂,办公用房是租借的,主要办理投资项目审批,六个单位领导轮流值班。

“集办中心”当时就像一个“收发室”,六七个窗口负责把材料收上来,各相关部门带回去办理,办好后办件人再拿走。

现在看起来集办中心有点多余,在当时这可是杭州首创。

年过去了,当年的“收发室”,变成现在的 “移动办事之城”,真是完全没想到。

改革没有停歇,我们只是开了个头,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新人接着干。我相信,明天的杭州办事会更方便,杭州的明天会更美好!

以后办事手机都不用 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讲述人:孙秋(市审管办综合处处长)

2005年3月21日,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办公地点在现在的和平家私城四楼。

当时集中了19个市级部门、中心和单位,主要办理建设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业务,市民办事事项非常少。

2010年10月18日,市行政服务中心跟随“市民之家”成立一周年的脚步,迁至市民中心。当时的设想是成立“两家两中心”——线上和线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和市民之家。

重点是线上,当时全国都没有先例,杭州也才开始起步探索。

这些年,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推进,“移动办事之城”打造不断深化,杭州推出“杭州办事服务”App和“亲清在线”平台,线上行政服务中心和市民之家逐渐变成现实。

移动办事,圆梦今朝。但远没有结束——杭州办事服务下一个目标:数字化城市治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我的下一个梦想,是办事服务手机也不用,想办什么事,刷一刷身份证后台就直接帮你办好。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办事时间 开始用小时、分钟甚至读秒计算

讲述人:郑亮(市审管办审批处处长)

伴随杭州审批服务工作一路走来,我最大感触是杭州推进审批服务特别务实,勇于创新。有几件小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十多年前,我们杭州就提出网上审批,让大家少跑腿,理念超前。

之前的“放管服”改革,基本从政府角度考虑问题;后来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我们开始从企业、群众的角度思考推进改革。

2008年杭州推出了“代办制”,这是当年的重点工作。现在12年过去了,企业和市民早就可以手机上办事了,这项制度我们一直没有丢掉,因为还有人需要。

以前有的审批需要一两年,现在只要个把月,以前公民个人事项最少排队等半天,现在开始用小时、分钟甚至读秒计算。

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移动办事之城”,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贡献杭州力量。

一增一减,折射出杭州商事登记改革成果

讲述人:傅国伟(市市场监管局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副处长)

几年前我在一位企业家朋友圈看到一段话:“今天去工商局窗口办事,取号排队花了2小时,结果办事只花了5分钟”。

这样的办事体验,对窗口工作人员来说真是五味杂陈。这既说明窗口办事工作量大,也说明工作人员办事效率高,为什么群众体验感这么差呢?

对咯,排队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我们下决心,一定要把排队时间减下来。

从办事流程上下功夫,我们把商事登记流程一环一环拆解下来研究分析,优化服务,开发出一套“全程电子化审批系统”。

比如公司名称,可以即时比对能不能使用注册;比如经营范围,系统提供10万个专用名称进行选择。

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商事登记窗口排长队了,而办事群众变少的背后,是企业经济户口数每年两位数的增长。这一增一减,折射出这些年杭州商事登记改革成果。

当年的“一句玩笑”也变成了现实

讲述人:贾继芳(市审管办秘书处处长)

2009年10月18日,杭州成立“市民之家”,希望市民办事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方便。

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全国首创,当时我们觉得已经很好了。但征集市民意见后才知道什么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一次有市民提出“希望双休日能办事”。“当时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我们都觉得怎么可能呢?”

杭州就是勇于打破观念,从来没有过的事,那就从杭州开始。没过几天,“市民之家”双休日对外开放了,杭州市民在全国率先实现周末办事。

不久又有市民留言“希望中午可以办事”。也没过多久,“市民之家”中午开始对外服务。

第三次是有市民留言,“希望晚上也能办事。”这次我们看了哈哈大笑,觉得这是在开玩笑吧!

现在,这曾经以为的“玩笑”也变成了现实。欧洲、东南亚等地很多国家来杭州考察,惊叹在杭州周末、晚上也能办事,真的不可思议。

回想杭州办事服务这15年,我最感谢的是在市民之家的志愿者。有一年“市民之家”年初三开门,那天下着大雪,我早上来发现有位志愿者已经等在门口,而且是从大城西赶过来的。还有志愿者从市民之家成立到现在,坚持为市民服务10多年。他们中,最大的已有70岁高龄。

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向前,为市民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无论服务模式怎么转变 我们窗口服务的理念不会改变

讲述人:何苾梅(市卫健委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

刚到窗口工作时,我还有点小情绪,“我是公务员,怎么能坐窗口呢?”两年下来,我的理念完全不同了,公务员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人员。

15年, 我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窗口服务老兵,见证了杭州办事服务的变迁和成长,也见证了杭州从审批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从最初的让企业和群众“门好找、脸好看”,到现在的“网上办、掌上办”,从“四单一网”到“最多跑一次”,再到数字化转型,杭州始终走在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最前沿。

最好的营商环境是依法,最好的政务服务是便捷,窗口是城市的门面,我们就是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未来,无论服务模式怎么转变,我们窗口服务的理念不会改变。

大胆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

讲述人:

刘莹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交易处处长)

2010年12月,我们大胆尝试,实现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停车棚(亭)、自行车车身广告媒体经营权招标在市交易平台上顺利进行,开启杭州对未明确法定监管项目的进场招投标。

近年来,我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服务为中心”,建立《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不断完善业务流程操作规程,实行“成熟一项、推动一项、进场一项”。

推行了网上办理方式,探索全流程电子化系统建设;建立了地铁工作部,80%综合交易项目取消报名,缩短招投标时间约20%……

十五年甘苦风雨兼程,十五年求索岁月如歌。作为一名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的老职工,我赶上了杭州发展的大好时代,能在自己本职岗位上为杭州的办事服务做出一点贡献,我深感荣幸。

企业的需求和市民的期盼 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源泉

讲述人:林革(市审管办主任)

15年来,杭州办事服务从线下分散办,到线下集中办,从线上集中办,再到现在线上线下随时办,渠道和方式一直在变,不变的是杭州“审管人”改革创新与服务群众的初心。

现在,在杭州办事有多方便?我给大家分享几组数据——

公民全生命周期35件事,在杭州可“一件事”联办;

92.56%的公民个人事项、共计585项,可凭身份证“一证通办”;

1867台24小时自助服务机遍布全市1817个网点,80%的公民个人事项可在家附近的镇街和有条件的村社及银行、邮局就近办;

310项可办事项和276项预约事项上线“杭州办事服务”App,大家可随时随地掌上办;

全市域设立20个长三角一体化“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30项企业事项、21项个人事项在长三角城市群线上“全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

“亲清在线”平台将无感智慧审批纳入城市智慧治理体系,目前上线95个企业高频使用事项,累计办理各类业务557227件,累计服务企业(自然人)2673915次。1641名“亲清D小二”搭档人工智能客服,为企业提供上线事项的“1vs1”24小时专属线上服务。

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希望杭州进一步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去年6月13日,李克强总理实地考察了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对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离开前总理主动提出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并嘱托大家:“‘立照为证’,要承诺‘最多跑一次’”。

领导的希望和嘱托,历历在目。企业的需求和市民的期盼,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源泉。接下来市审管办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总目标,推出更多群众呼声强烈、具有可操作性的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联办事项,推行“淘宝式”政务服务绩效实时评价,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杭州样本”。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