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 杭州方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20 09:01   

都市快报 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是杭州发展历史的重要时期。

11月5日起,都市快报推出特别策划“这5年·很杭州”,每期一个关键词,带你聚集过去五年杭州干成的大事要事,带大家回顾杭州“十三五”发展成就,展望“十四五”发展愿景。

大城市治理,北京有北京的模式,上海有上海的方法,深圳有深圳的经验,迈入特大城市行列的杭州,城市治理的路子在哪里?

2019年10月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提上日程。

两个月后,杭州召开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创新治理机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贯彻落实“中国之治”。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高水平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给出了中国城市治理的“杭州方案”——善治六策。即推进统筹之治、科技之治、良法之治、协商之治、人文之治、开放之治,打造高能级的城市、数字化的城市、知敬畏的城市、老百姓的城市、有情怀的城市和国际范的城市。

善治六策,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杭州之治”,它是如何形成的?

长久以来,杭州形成了许多城市治理好理念、好经验——

新中国第一个居民群众自治组织——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创新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街道居民议事制度、“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杭州率先建设城市大脑,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建立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公证处……这些经验为杭州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基础。

时间来到2018年,城市大脑综合版上线,从“治堵”迈向“治城”。这不仅打开了杭州“科技之治”的天空,让杭州看到城市治理的更多可能,也宣告杭州逐步迈向数字治理新时代。

很快,在全市范围,杭州城市大脑建成涵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建成162个数字驾驶舱、48个应用场景,让杭州率先实现“用一部手机治理一座城市”。

街道和社区,是城市问题的集中地,也是基层治理的重难点。杭州市依托城市大脑,创新城市基层治理,丰富了“杭州之治”的内涵。

拱墅区小河街道有条“和美弄”,前几年并不“和美”。道路两侧的铝合金店,把材料堆到门口;电动车店,把电动车摆到路边;无证摊贩推着三轮车卖“××料理”,不少店家把花坛变成自家菜园。

小河街道的困扰,可以说是全国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通病顽疾。如何破解这一“老大难”?2018年起,小河街道引入全球领先的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探索建立了“城市眼云共治”基层城市治理模式。

出店经营、游商经营、沿街晾晒、河道漂浮物、人群异常聚焦、机动车违停、违规宣传物、树木倒伏、非机动车违停、犬类识别……城市管理最为常见的11类问题实现有效识别,准确率达到92%以上。在此基础上,小河街道建立了商户共治群,成立商家自治管理委员会,实现了街容街貌的“云共治”。

平台上线后,仅占道经营问题,从2018年8月的1708件,下降到2019年1月的608件,让小河街道也走上了城市治理现代化之路。

城市有“大脑”,街道有“小脑”,乡村有“微脑”。最近,这句话成了余杭区闲林街道西溪源村村民们的“口头禅”。

城市大脑的最大意义,不在治理方法,而在治理理念,它为各层级、各领域的城市治理者提供了创新治理路径和方向。

“乡村微脑”,就是西溪源村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的一个例子。

在西溪源村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基础上,西溪源村依托警务站指挥室的指挥调度、在线防控、研判分析、视频巡逻、信息处理、勤务监督6大功能,建立起由警务站、源解工作站、微型消防站“三站”融合运作的警务治理共同体。

家庭纠纷、噪声扰民、租房纠纷、家长里短经常闹到村委会的事,包括群众的求助、咨询、投诉、建议,“乡村微脑”都管。

2020年6月,“乡村微脑”迈出第一步,西溪源村“村110”正式开通。成立5个月以来,警务站接处警102起,现场登记2起,信访18起;占比今年警情量54.3%,同比去年警情量下降32.1%,让这个小山村也走上了现代化治理之路。

像小河街道、西溪源村这样的城市现代化治理方案,已在杭州遍地开花。而城市治理的“杭州方案”,也随着城市大脑在全国500多个城市建设,在全国开花。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