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西”姐妹如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民意直通车”智囊团把脉景区生态保护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17 07:09   

近期天气晴好,昼夜温差大湿度低,加快了树叶枯黄的进度。西湖边,梧桐树叶在阳光下呈现出浓郁的秋色。雷峰塔下,橙色树叶与金色塔顶相映成趣。记者 李忠 摄

杭州日报讯 一个是杭州的“眉”与“目”,一个是“城市之肾”,西湖和西溪,千百年来水系相连,是大自然赐予杭州的一对“姐妹双姝”。

“双西”之美,美在“三面云山一面城”“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自然原生态。生活在杭州的我们,赏“双西”之美,以“双西”为荣。对于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杭州格外珍惜: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推进大会定下目标,要使西湖更加“眉”清“目”秀、诗情画意,让西溪更加古典宁静、浑然天成,充分彰显“真山真水园中城”的独特魅力。

对此,杭州应该做些什么?昨天,由市委改革办主办的“民意直通车”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智囊团,为景区生态保护把脉问诊。

水和生命:

“双西”生态修复的两堂必修课

水是“双西”的灵魂——西湖主湖区近年来年均透明度保持在80厘米以上,水生植物的栽植总面积约11.8万平方米;西溪湿地总面积1038公顷,湿地率54%,水体总体Ⅲ类,核心区域Ⅱ类以上。

而数据的背后,则是景区工作者多年来对水质提升和环境治理的坚持。

“目前监测数据只能反映部分西溪湿地水体的质量,西溪湿地整个水环境的问题主要是感官度比较差。”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梁鹏自揭短板,“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外因主要是钱塘江引水污浊度较大,内因则是西溪湿地属运河平原网,水流滞缓,造成一部分池塘的水体富氧化,透明度下降。”

有问题就得对症下药。座谈会提出,要建立三江口引水工程,在工程中增加管线流量,连接原来的相关管线,以解决西溪湿地引水问题。

而对于一些封闭不流通池塘水的提升,多位专家还提到了西湖“水下森林”的做法——2011年西湖湖西水生植物群落优化示范工程启动,西湖开始种水草。一棵棵水草就像一个个“净水器”,在净化水质的同时,打造了一个独特的西湖水下生态。

“西湖‘水下森林’的方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是否可以把这种方式引入到西溪湿地来?”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王繁说,对于沿岸两侧人流量比较多的区域,可以多采取一些生态修复的方式。

市园文局原总工杨小茹则提到,要从城市的防洪排涝角度研究西湖和城市的关系,研究西溪湿地在海绵城市当中的作用。“西溪湿地是一个非常好的城市‘海绵’,怎么科学进来和排出去都需要研究引导。”杨小茹说。

关于保护原生态,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陈天力提到了五个“控”:“第一,控化。以生态修复为主,不搞渠道化、亮化、光化。第二,控高。西溪湿地周边要控高,保持一定的天际线和山体线。第三,控光和声。第四,控建筑。西溪湿地东北角的原有建筑群,要进行生态化改造。第五,控生态群落。要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

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陈苍松也认为,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非常重要。“特别是靠近山体的地方,要建立生态保护区。”陈苍松说,“比如,有些物种的繁殖期对声音很敏感,那么在它们生活的区域,一旦到了交配的季节,景区就要把噪音降下来。有些物种对光敏感,那么到了繁殖期就要在它们的区域把光控制下来。”

规划设计:

在“差异化”中深耕“一体化”

2011年,西湖成功申遗,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作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西溪湿地什么时候申遗?这次“双西”一体化保护提升,就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按照申遗的标准来保护管理,我们的方向会更加清楚,就不会走偏。” 杨小茹说。

未来的“双西”如何变得更美?需要一系列的科学规划。

“西溪湿地相关的规划内容在这么多年的总规里编制了不少,有些专项规划也编制了,但是目前还没有编制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保护专项规划。”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吴明在西溪湿地做了15年的生态保护科研工作。他还提出,“双西”的一体化保护提升,首先要加大专业队伍建设,“要把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起来,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共同构建湿地科研大平台。”

“从浮水植物到萍水植物到陆生植物,整个生态演进过程是个科学过程,因此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在制定科学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用好我市多年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陈苍松在随后的发言中补充道。

西湖和西溪,同卵双生,但美得不同。

西湖是“蓝天、碧水、绿色、清静”,西溪是“静、幽、雅、野”。在“差异化”发展中深耕“一体化”,就是要让“双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西湖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文化和哲学思考的体现,西溪湿地则是中国传统的渔耕文化、湿地生态的体现,这二者加在一起,构成了杭州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特质。”新华社驻浙江分社轮值总编方益波认为,“双西”要一体化,但也得清楚一体化里面不一样的地方;越是把不一样的地方做得清晰,也越有助于一体化的保护提升。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葛玲燕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