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养老“兜底”离不开人性化托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13 08:49   

浙江日报 12日上午,杭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的特色亮点之一是:明年1月1日起,主城区户籍的中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主城区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给予每人每月600元补助。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进行托养服务(30天以内)的,给予每人每天20元补助,每月不超过600元。

这笔补助,既提高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支付能力,减轻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养老照料负担,使老年人享受到专业的照顾服务,也能刺激社会化养老机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他们提升服务水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有利于改善养老服务的质量。

中国的老龄化目前还不算最严重,但是迈向老龄化的步子却很大。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起草过程中,一位网名“云帆”的网友所提的“互助性养老”建议,最终被写入全会文件,可见养老问题受到的重视程度之高。其中,失能(失智)老人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科院今年联合发布的针对中国长期护理的调研报告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的有4.8%、处于中度失能状态的有7%,总失能率为11.8%。在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失能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照护需求快速增长、家庭结构变迁和养老承重能力下降的现实下,良好的制度设计、养护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治理智慧,体现着社会良心和文明水准,也是下一代人回避不了的问题。

不只是杭州在探索。多年前,北京就试点“失能补贴”,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进行补贴。去年,北京出台新规,重度失能老人可以拿护理补贴,包括但不限于购买照料支持、照顾服务、护理服务等照护性服务。总而言之,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受重视,在政策激励下朝着越来越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前进,尽量整合社会资源让老人们享受到温馨有质量的服务。

但还须提醒的是,任何的政策、补贴、服务,都只有通过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才能落实到位。此次实施意见给失能(失智)老人发放补贴,不能文件一发了之,还有许多看似细小的问题会影响实效。比如,失能老人如何认定?上门评估还是线上评估?如何对服务承担机构进行认证?其次,失能(失智)老人获取这笔补贴以及使用的过程中,那些数字化智能化的线上使用方法老人不会怎么办?对养老机构服务费收取,托管机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如何监管?

笔者以为,专业化和产业化,落脚点都离不开人性化。每个老年人的情况不同,失能(失智)老人更是特殊,因此养老问题变得十分复杂。“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唯有把问题想得细之又细,把工作做得实之又实,设身处地为老人的冷暖考虑,才能服务好每一个老人,让老人们心里温暖、生活幸福。如此一来,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服务才会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李攀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