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把花艺带入寻常百姓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11 06:30   

工匠名片:金波,杭州市拱墅区永恒花店负责人,高级工。

推门而入,一室馨香。约摸35平方米的空间里,从上到下全被纵横交错的枝蔓笼罩。花与叶层层叠叠,带着生命的张扬与热烈,轻轻敲击着来访者的心。“刚才那位是香积寺的——我去寺庙给义工讲插花课有8年了,今年她又来找我商量了。”送走常客,金波有了一点闲暇,悠然讲一讲花艺的故事。

金波,这一方诗意天地的主人,刚获得第四届“杭州工匠”称号。看着面前这位头戴鸭舌帽、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你绝对想象不到他曾是一名优秀的电焊工人。18岁时的一场疾病,使得金波落下残疾,不得不另寻出路,“正巧我同学有一家花店,我又从小喜欢美的东西,就这么与花为伍,做到了现在。”

上世纪90年代,全杭州只有3家花店,其中一家就是金波开的。从业早,一边在店里打工一边精进技艺,对于金波而言并不容易。例如,他常常找不着太“正经”的学习渠道,只好每日跑报刊亭翻看报纸。“那时候报纸的头版时不时会有领导接见的大幅照片。接见的两人中间必定放着插花,可以学习。于是我就期盼着领导天天有接见,哈哈。”

就这么自己折腾了五六年,金波开始独自打拼。国内国外业务交流,常看常新;走南闯北参展布展,丰富阅历。有时候是技术层面的长进,有时候则是观念的碰撞与收获——“原来去杆留苞,甚至几片花瓣也是花艺”。

纵观历史,金波认为,中国的花艺流派大致可分为宫廷、民间、文人和庙宇四类,彼此各有侧重,不分高低。“比如庙宇端庄,宫廷集技巧之大成但流通性差,民间‘野蛮’生长、生机盎然,而文人花道雅致、注重思想。”金波钻研的就是文人花道。在他看来,花艺的门道要属思想第一,经验第二,审美第三。“有了前两者,审美才得以发挥。”

要读懂这层含义,不妨从他的作品入手。个人作《我的视界》就是文人花道的典型佳作。从插花正面看,蝴蝶兰、猪笼草、蓝绣球等花卉组成了一个正圆,中间能看到草木掩映下的一处焦点。从侧面看,非洲钢草组成颜色单一的立体花束,连接在圆圈背部,汇于一处,酷似人类的视觉神经。圆圈下方,还有半只眼睛,灵感来源于毕加索的抽象画。金波说,做半只,是为了留下想象的空间。而瞳孔后面大量朝向一致、规则摆放的枝条,象征复杂却统一的思维。厘清繁杂,我们才能看到眼前多彩的世界。

立体花艺融入个人思考,堪称巧思。这份浑然天成,帮助金波在去年9月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举拿下个人现代花艺金奖。“我花了近一个月时间雕琢它,当时就觉得挺满意,现在想来也几乎没有缺憾。”同年,金波所在团队还摘得博览会的集体作品金奖,再次擦亮了浙江花艺品牌。

这并不是金波第一次代表浙江夺冠,2012年南京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中,他就成功取得了插花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即便登上过大大小小的最高领奖台,‘杭州工匠’依然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誉。凡能被称作匠人,说明已经付出了很多,至少是对一份坚持的认可。”

“曾经我也带过徒弟,但这些徒弟最终都没能留下来。”金波想,许是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让人退却。他不做勉强,默默转投公益教学,一转眼培训人次已超五百。

大约二十年前,金波的想法很简单——把花带入每户家庭;从业三十年后,他的想法变成了:把插花技艺与审美带入百姓家。“生活条件上去了,美就会回归。杭州有文化土壤在,我能等到大众普遍赏识美的那一天。”今年55岁的他,继续于城市一隅的草木芳菲处,诗意栖居,感受四季轮回。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马梦妍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