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杭州为“救命神器”立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10 07:28   

特别加入“好人条款”,让大家放心大胆用它救人

都市快报讯 善城杭州,再添暖心神器。

杭州市政府官网挂出《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杭州也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政府规章形式规范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使用的城市。

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被誉为“救命神器”,主要用于抢救因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如果在黄金四分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能明显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挽救更多心脏骤停患者生命。

《办法》实施后最大的变化,是AED在杭州将“触手可及”。

依据《办法》规定,杭州将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社区、公园、风景旅游区,大型商场、大型超市、大型宾馆饭店等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共六大类公共场所配置AED。

同时,杭州市计划到2022年,在全市公共场所新增AED3596台,总数达到4200台。如此一来,全市AED配置水平实现42台/10万人,达到亚洲地区先进水平。

偏远地区或非人流密集地区如何快速用上AED?

杭州给出的办法是配置流动“AED”。《办法》提出把杭州警用巡逻车配置AED的经验加以固定和推广,规定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执法执勤车辆、船舶配置AED,一旦老百姓有需要,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施救。

救人本是暖心的善事,但也出现过“救人反被讹”的现象,让部分有心施救者想出手、怕担责。在《办法》中,杭州给出了解决方案,特别增加“好人条款”,规定救助人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让你我他放心大胆地使用“它”。

《办法》还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及相关知识培训,要求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让更多杭州市民能在有人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城市品质不在于楼修得有多高,路修得有多宽,而在于对城市文化底蕴有多深,市民幸福感有多强。

杭州在全国率先为“救命神器”立规,进一步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提升杭州社会文明水平和城市品质,更展示了杭州温暖善城的城市人文精神,让全体市民更有获得感,为“很杭州”这一杭州独有社会现象再添实证。

■关于AED

2014年杭州公共场所初现AED

都市快报2014年底报道,15台AED“委托杭州市卫计委、杭州市急救中心、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共同管理,市民在杭州的市民中心、地铁站、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也将能看到这一‘心脏救命神器’”。

这是杭州公共场所设置AED之始。

AED是什么?

美国心脏协会网站显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被非专业人士使用,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

该网站说,大多数心脏骤停初期都是由心室颤动引起的,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最佳抢救时间内,利用AED对患者迅速“除颤”,同时配合使用心肺复苏,这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手段。在患者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除颤每推迟1分钟,其存活率降低7%-10%,AED也因此被称作“救命神器”。

根据AHA网站显示,在AED设备中,有一台内置的“电脑”,可以用于检查患者的心律,并对特定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电脑”会显示患者是否需要除颤,如果需要,AED会发出提示音,引导救援人员按下电击按钮。这种电击会造成患者短暂昏迷,给予心脏“重新工作”的机会。提示音会全程引导救援人员,完成整个急救过程。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AED?

人的心脏是一个泵,它是用来泵血的,把血液运到全身各个脏器。当心脏这个泵停止工作或不正常工作,如心脏骤停或出现了室颤,就会导致患者因为心脏无法泵血而丧失意识,最终丧失生命。

当目睹有人突然倒地,在确保现场环境安全后,呼喊拍打患者均没有反应,首先要拨打120寻求帮助。然后迅速观察患者的状态。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即胸廓无起伏5-10秒钟,并且没有意识,就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也就是心肺复苏,是保证心脏继续泵血的。

但很多情况下,心脏不正常工作是因为室颤所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有85%至90%是室颤,而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尽早使用AED来除颤。

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低7%至10%。单纯的胸外按压只能保证泵血,而AED能纠正心脏的电紊乱,这就是AED被称作救命神器的原因。

AED如何操作?

AED操作起来很简单,分四步。

第一步,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贴电极片。

开机后可以看到AED里面有电极片,将电极片贴到患者的胸壁上,不能有衣物遮挡。把电极片直接贴在患者胸前皮肤上。电极片如何贴,根据不同AED的型号有具体提示,一看就明白。比如有的仪器要求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在贴电极片时,尽量减少心肺复苏的按压中断时间。

第三步,等分析。

将电极片插头插入AED主机,AED会自动分析患者是否需要电除颤,时间需要5-15秒。其间不能去触碰患者,以免影响分析结果。

第四步,听除颤提示。

AED分析完毕后,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确定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电击”键。电击时,患者会出现突然抽搐。如果不需要除颤,AED不会作出提示,即便错误点击电击键,仪器也不会放电,所以AED是一个安全的抢救仪器。

心肺复苏与AED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抢救手段。AED在第一次放电后,如果患者没有恢复正常的心跳,仪器会在两分钟之后自动再次识别是否需要放电,在此期间,要继续心肺复苏。电极片不要中途摘下,需一直贴在患者身上,直到患者度过危险或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电击除颤术是怎么发明的?

桑迪普·裘哈尔《心脏的故事》说,20世纪初,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试用微弱的交流电在动物身上引发心室纤维性颤动,再以较强的“除颤”电击终止,并重置心跳。

1947年,美国外科医生贝克首次在克里夫兰一家医院的手术室里,成功对一个手术后心跳停止的14岁男孩使用电击除颤,男孩顺利出院。

1957年,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医生考恩霍文组装了一部除颤器。同年3月,一个42岁男子入院,因急性心肌梗死昏倒。医生费里辛格用那部90公斤的除颤器,把一片电极贴在患者胸骨顶端,另一片贴在乳头下方,电击两下,救活了他。这是首例成功对心跳停止施行紧急除颤。

1968年,北爱尔兰心脏病学家潘特里奇将他3年前发明的便携式心脏除颤器初版改进,减轻到3公斤重。

1980年,以色列医生米卢斯基与美国心脏科医生莫维尔合作制造的植入式除颤器,在曾多次心跳停止的54岁加州女子身上试验成功。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倩 殷军领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市政府官网挂出《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实施后,AED在杭州将“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