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是杭州发展历史的重要时期。
这五年,杭州GDP突破万亿,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提出并实施“拥江发展”战略;
这五年,杭州全面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全面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快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成功实施新制造业计划。
这是杭州的五年,也是我们的五年!
11月5日起,都市快报推出特别策划“这5年·很杭州”,每期一个关键词,带你聚集过去五年杭州干成的大事要事,带大家回顾杭州“十三五”发展成就,展望“十四五”发展愿景。
2018年7月,“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第一次在杭州被提及,当时的前缀,是“争创”。
目标定下,便雷厉风行。
同年10月,“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正式启动,要把数字资源变成产业新蓝海,为传统产业插上新翅膀,打开城市治理新密码。
这也是杭州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一步。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是杭州的雄心,也是杭州基于对形势的客观判断和现实的理性思考。对此,杭州是充满自信的。这种自信,来自于实力、人才、环境和竞争。
转身回眸,看看这5年来,杭州在这几个方面的自信:
积极探索“互联网+制造”,率先走出了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的智能制造之路。
金融科技体验方面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
2019年,杭州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省会城市第一。
人才总量达254.5万名,互联网人才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居全国城市首位。
至2019年,杭州已建成5G基站1.21万个,5G网络规模、数量均居国内城市前列。
2018年以来,杭州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中心城市第五位,总量占全省的八成以上。
2019年,杭州企业上云数累计达8.9万家;23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占全省总数的20%。
不管是“第一”,还是领跑,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所做的努力,都让这个城市“脱胎换骨”了。
事实上,杭州从成为“移动支付之城”之时起,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老百姓,就已经彻底拥抱了数字经济。
这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所具备的条件。
多年前,你可能还在纠结钱包里要放多少钱。现在,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手机,就能支付一切费用了。
打车、买菜、看病、吃饭,几乎没有移动支付解决不了的事情。而新的尝试,也早已经开始,“刷脸”也能实现实现支付了。
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
这些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也正在逐步解锁杭州人民的生活新图景。
这些城市数字化所带来的服务,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几乎都是率先感知和体验到的。这样的领先,也正推动着杭州大踏步走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杭州“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核心产业,聚焦信息与软件服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机器人、信息安全等特色领域,不断拓展信息经济新兴领域。
如今,在杭州,数字经济已经实现了对传统制造的智能“再造”,一大批工业企业,都走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转型之路。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兆丰路6号,兆丰机电已经落户于此10多年。这是一家做汽车轮毂轴承的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
在兆丰机电的工厂里,让董事长孔爱祥最自豪的,是一个“工业大脑”。
这几年,兆丰机电做得越来越大,员工却越来越少了,“因为都是机器人在出力,机器换人了。”
这两年,兆丰机电的生产车间上线了一条“前所未见”的生产线。在这条线上,包括仓储人员也还不到50人。原因就是,很多活都让机器人干了,而且比人干得更快、更好。
比如,做一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只要18秒,要是放在以前,起码要10分钟。
车间门口右侧,有一块大屏幕,那就是兆丰机电的“兆丰工业大脑”,它能把散落在车间的各个数据收集起来,小到一个刀具的位置和寿命,都算得一清二楚。
这个“大脑”能干不少事儿,能预测轴承故障,推荐维修厂,还能提醒你要进行维护保养了。
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变革,远不止于此。在杭州,点一点鼠标,就能联通整个世界。
30多岁的英国人马龙,选择在杭州,把绿色环保智能家居类电子产品销往全球。
25岁的宁波姑娘小阮,也选择在杭州,把狗狗的衣服、喵星人的小窝等宠物用品,卖向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
更不用说,足不出户,就能“买遍全球”的畅快了。
眼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第一大引擎。
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952亿元,增长11.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GDP占比超过了1/4。
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是在布局未来。
这将是一座能提供无限想象的城市,以此为目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能从杭州迸发,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我们也期待着,杭州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社会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这座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