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余杭百丈如何破解老人吃饭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0-23 08:07   

中央厨房加“骑士”配餐 山区小镇催生省级标准

9月25日上午,一场由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人民政府牵头、浙江省标准院支撑的《居家老年人配送餐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立项论证会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召开,与会领导与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立项论证。

去年杭州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已达到22.5%。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在眉睫,开展居家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配送餐服务,是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当务之急。余杭区百丈镇着力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将这桩让老人烦心的“关键小事”很好地解决了。

村里多了群电动车“骑士” 解决了困扰九旬阿婆的吃饭难题

10月12日11点半刚过,一位身着橘色夹克,头戴黑色头盔的“骑士”将电动车停到了余杭区百丈镇泗溪村91岁金锦花老人的家门口。“骑士”麻利地从车后座的大保温箱里取出一个密封餐盒,热情地递到了老人手上。

“小伙子辛苦了!”接过餐盒,金锦花老人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灿烂,打开餐盒,里面是还腾着热气的一荤两素。“做了一辈子饭,老了却被做饭难倒!手脚不灵便啦!”因为近70岁的儿子和儿媳白天要出门工作,之前将近10年时间中,每天中午她都是就着咸菜吃点馒头或者米饭。“有时候儿子晚上回来晚,连晚饭都只能将就。到了这把年纪有钱也没处花!”金锦花带着些许无奈自嘲道。

不过老人的吃饭难题今年得到了圆满解决。1月17日,百丈镇完成全镇配餐中心的改建工作,开始向全镇6个村、1个社区的高龄、独居、孤寡、空巢老人提供送餐入户服务。

“饭菜每天11点半就送到,味道好,烧得软,我咬得动。”金锦花老人笑着说,“小伙子还会帮我把外包装拆开,摆好碗筷,贴心的很!而且不用花1分钱。”

为了能让老人准时吃上温热可口的饭菜,上午10点半,穿着统一橙色服装配送员们就会到达百丈镇养老助餐中心食堂,将300份打包完整的饭菜装入保温箱,驱车走村入社,逐一送到老人手中,最快只需要15分钟,最远的地方也不超过30分钟。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米饭尽量蒸得软糯,荤素搭配,都是柔软易消化的菜品。

化“痛点”为“幸福点” 这件“关键小事”镇政府管了

事实上,吃饭问题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相比配套齐全、商铺林立的城市,在农村和山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破题,今年初,百丈镇率先在余杭全区镇级范围内实现全域养老助餐服务全覆盖,除了金锦花这样的高龄老人,还有独居、空巢、孤寡老人都有人“管”饭了。这件事,是余杭区百丈镇聚焦农村老人用餐这一“关键小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结果。

牵头这项工作的百丈镇党委委员高立忠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因为地处山区,居民的生活起居也面临着一些痛点——地域广、人口少、分布散,部分留守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做一顿饭分几次吃、吃冷饭、吃剩饭现象时有发生。过去以村为单位的单一助餐模式,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且管理成本高,财政支出效益低,食品安全不保障,更是无法满足年龄大、身体不便老人的需求。

目前,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2879人,占总人口数26.8%,其中高龄、独居、空巢、孤寡四类特需老人237人,高于杭州全市平均水平。如何化老年人的这些“痛点”为“幸福点”?一直是镇政府思考的为老服务难题。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百丈镇结合山区实际和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改变以往村村都建老年食堂的做法,统筹建设镇级中央厨房,结合配送、助餐点的方式,形成了符合当地多元化需求的养老助餐服务模式。

中央厨房+配送+助餐点模式 为省级标准制定提供了蓝本

在9月25日召开的评审会上,专家组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物流配送、菜单配置、安全营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百丈镇的实践贴近老人的实际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可为全省的居家老年人送餐工作提供了实际参考价值。

其实百丈镇形成这套模式的道路并不平坦,高立忠介绍,今年1月,百丈镇完成全镇配餐中心的改建工作,打破以往村与村、项目与项目之间壁垒,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管理运营,组建7支配送小队,统一车辆、标识、服装、餐具,送餐入户;同时整合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家乐、家宴中心的资源,在各村增设1个或多个老年人助餐点,鼓励自理老年人走出家门,到附近助餐点集中就餐或取餐,以“中央厨房+配送+助餐点”的模式,实现养老助餐服务全域化。

1月17日,百丈养老助餐中心食堂启用,由浙江慈恩养老服务公司运营,餐标为:60-70周岁的老人每餐缴纳5元,70-80周岁老人每餐缴纳4元,80-90周岁老人每餐缴纳3元,90岁以上老人免费。今年5月,还新配了两辆送餐车,增强了配送力量。

到今年9月,百丈镇的日送餐量已高达250余份,100%覆盖90周岁以上长者,其中80周岁-89周岁长者的覆盖率也达到52.61%。

配送及时、价廉物美的助餐模式,得到了老百姓一致称赞的同时,也为居家老年人配送餐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提供了很好的样板。接下来,百丈镇和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将合作研制《浙江省居家老年人配送餐服务规范》,并以百丈镇助餐服务模式和做法为蓝本,吸收浙江省相关地市的有益经验,对助餐服务点建设和运营管理、送餐用品配置、餐食配送过程控制等方面予以规范。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完善我省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对于老年人配送餐服务规范的制定,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林文都介绍,之所以制定这个标准,是为规范居家养老助餐体系的全流程管理,优化养老资源配置,为安全而温暖的“老年餐桌”提供科学可行的指南。

而百丈镇实践,从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的用餐服务需求出发,吸收了我省相关地市的有关地市的有益经验,对助餐服务点建设和运营管理、送餐用品配置、餐食配送过程控制等方面予以规范,打通了居家老年人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并且导入社会公共资源和专业服务力量,更好地解决农村空巢、独居、失能等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推动全省老年人助餐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除了为老年人助餐,目前,百丈镇正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打造城市大脑平台“百龄码”智慧养老服务系统。“百龄码”集老人动态、送餐路径、志愿服务、健康评估、预约上门等功能于一体,将极大地方便老人生活。

杭州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吴强介绍,目前杭州市的老年食堂有1400多家,从整体上来看,杭州市的助餐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不过,老年食堂的可持续化运营以及农村老年人的配送餐问题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农村,相比城市来说偏远而分散,基础配套不完善,老年食堂很难有效覆盖。”吴强认为,老年食堂是一项切实的民生项目,接下来还是要完善健全助餐体系,着力解决农村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老年人的用餐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编辑:钟一鸣
返回
9月25日上午,一场由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人民政府牵头、浙江省标准院支撑的《居家老年人配送餐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立项论证会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