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大脑遇到人民防空 诞生全新战时辅助决策系统
都市快报
无人机、直升机、消防车,水、电、燃气抢修车,道路抢修车……10月20日下午,滨江高新区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不少人的手机都收到了来自人防部门的短信,要求紧急疏散至最近的防空设施内,学校里也开始组织学生从教学楼内撤离。
不要慌,这是代号为“金盾-2020-7”的杭州市暨滨江区人民防空实战化演习。自2007年以来,浙江省已连续13年组织“金盾”演习。
把数字人防与演习相结合
推出“我身边的人防工程”二维码
这次演习,可是全实战模式。现场动用了不少平时少见的人防设备。特别是无人机警报器,不仅灵活,警报范围也扩大不少。
整场演习以滨江区受到“空袭”为背景,作为拥有高新技术、信息枢纽、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高新科技人才集聚区的滨江区,遇到“空袭”后,各类防空措施动作是非常快的。
特别是网易、阿里、海康威视等重点保障区域,还采用了“拟态”保护。也就5分钟,一大块“拟态”保护设施在重点保障区域内搭建完毕,从空中看,和周边的绿化融为一体,“隐蔽”成果一流。
数字化一直是滨江的特色和硬核,这次演习,数字滨江更是发挥出了自身特色,将滨江人防基础设施信息融入城市大脑的系统平台,找准新兴技术在人防应用场景的结合点和突破口,研发一套战时辅助决策系统,构建了一些智慧应用场景,并首次应用于人防实战化演习,该系统具备数据查询、智能分析、作战指挥等功能。
特别是智慧精准疏散系统,让人眼前一亮。当收到疏散要求信息后,人防部门只需要“一键转发”,占用掩蔽空间车辆的车主就能收到车辆腾挪和人员疏散的短信。随后,其余人员也会接收到掩蔽点对点的动态分配信息地推送短信。大家只要根据短信链接导航,就能就近、合理地完成疏散。
这个智慧精准疏散系统由浙江云泊与滨江人防办联合研制开发。系统通过建立疏散区域内的掩蔽工程、动态人口、可掩蔽人口、占用车辆、已进入掩蔽人口、溢出人口等实时数据模型,再结合数据算法进行开发。
滨江区住建局(人防办)还创新研发了“我身边的人防工程”二维码,按照“一人防工程一二维码”原则,构建“云上人防”宣传新模式,实现了战时疏散到人防工程、自动生成疏散路线、创建民防知识库等重要突破。
人防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
全市人均人防工程面积名列全国前茅
在随后召开的全市人民防空指挥部指挥长会议上,市人防办表示,演习是为了通过常态化演练,认真查找备战打仗工作的短板弱项,积极完善各级人民防空行动方案,努力提高遂行战时防空任务的能力。
除此之外,杭州的人防建设已实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融合发展。在结建人防工程建设方面,2019年,全市完成结建防空地下室竣工备案项目300多个,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兼顾人防方面,全市累计建成兼顾人防工程面积约396万平方米,其中地铁类已建成89个“一站区间”设防单元,隧道类兼顾人防面积达15万平方米,管廊类兼顾人防面积11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人防工程建筑面积2100万平方米,人均人防工程使用面积3.59平方米,名列全国前茅。
人防工程面积的拓展得益于市人防办紧紧围绕杭州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人防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配合杭州地铁建设,在杭州地铁4号线、5号线东南段、备塘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大型公共设施重点工程,全面推进防护设施建设,继续夯实城市防护工程体系,逐步形成以结建人防工程为主、兼顾人防设施为辅、普通地下空间为支撑的城市地下防护体系。
未来,人防工程的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相关政策,杭州市将人防建设指标逐步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人防设施建设逐步从“跟着项目走”转向“跟着规划走”。
随着《控制性详细规划人民防空设施配置标准》的发布和市人防办开展人防设施专项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以来,目前已完成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和钱塘新区8个区域共122个控规单元的人防设施专项控制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其他区(县、市)人防专项控规编制有序推进。
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杭州市人防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使命,聚焦重点,补齐短板,固本强基,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人防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