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最近,有读者给我们打来热线,说路过杭州图书馆,发现门口有好多人在排队,“想不通了,最近天天下雨,怎么还有人撑着伞排队进图书馆,门口排得老长老长。大家都在图书馆做什么呢?”
前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前往杭州图书馆。7月5日是今年杭州中小学暑期放假的第一天,按照往年的经验,暑期一来,图书馆的座位是非常俏的。因为疫情,目前图书馆还在限流,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在泡图书馆?这个答案,我们也想知道。
8:50
杭州图书馆排起两队100多米的长龙
8:50,我赶到钱江新城市民中心杭州图书馆1号门入口。图书馆还没有开门,但门口早已排起长龙,这个景象把我结结实实吓了一跳:正门入口处,左右分了两条长队,一条往右蜿蜒100多米,直到2号门的位置。另一条向左,绕着图书馆大楼,拐了起码两道弯,目测也不少于100米。
除了小部分中老年读者,队伍里清一色全是年轻的面孔,朝气蓬勃。这股流动的青春气息,让梅雨季的阴霾一扫而光。这完全“秒杀”网红奶茶的排队长龙啊!难道杭州年轻人都跑来泡图书馆了?
9:00,杭图正式开门,人流开始往前移动。“最早7点50分、8点多就有人来排队了,最近每天都是如此。”一个保安和我说,“一般来早的嘛,都是想进去抢个熟悉的好位子自习,他们争分夺秒的,来早了,就挨个排在门口台阶上,坐着看看书。”
9:05,像踩点打卡一样,不断有人喘着粗气小跑步加入两支排队长龙。一些人大概没来得及吃早饭,从包里掏出吃的,趁排队间隙,啃上几口。
9:17
开始下雨 两支队伍的人流达到高峰
9:17,本来阴沉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小雨,排队的人群纷纷撑起雨伞。这时候,两支队伍的人流也达到了高峰。
9:26,两支队伍进馆基本进入尾声。门口的安检工作人员和我讲,从7月3日开始,图书馆对进馆预约系统进行了升级,你只要出示身份证或市民卡,在机器上刷一下,就能一步完成识读、健康码查询、入馆签到功能,大大提升了进馆速度。“之前这么多人,可能需要排队四五十分钟才能全部进去。
9:36,我在杭图大厅的“当天进馆人次”电子屏上看到,人数刚好跳到1000。也就是说,暑假第一天,光是前半小时,进馆人数就已经达到千人。当天负责总值班的工作人员徐祖明告诉我:“我们现在为了疫情防控需求,每天在馆人数会限额1000人。接下来的读者只能排队等一会,有人出馆了,才能进去。这个暑假,估计图书馆每天都要面临人流爆满、一座难求的考验。”
读者呼吁:求加座,求延时闭馆
杭州图书馆回应:已经在研究解决
疫情以来,杭州图书馆的阅览区、读者自习区,都是实行一人一桌的制度。端午节后,开始允许对角线坐人,一张桌子可以坐下两个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读者进馆需求。
因为疫情,现在杭图暂时取消了晚间开放。我在服务台随手翻了下留言本,发现大家提出最集中的建议是,求加座位,求延时闭馆,求增加自习时间。
“从我们的调查看,进馆的读者,借书、阅览和学习自修的需求,始终排在第一位。的确,目前这块的压力非常大,尤其暑假高峰一来。我们已经在做措施,比如推出‘夏季开放时间’,让大家的进馆安检时间缩短一半,减少排队时间。”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透露,“杭州人爱图书馆,我们根本不用担心读者不来。现在真正要解决的是,杭州市民对到图书馆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怎么去满足大家阅读需求的问题。”
杭州图书馆给了我们一组数据:2019年,杭州图书馆接待读者492.4万人,外借图书346.1万册;开展文化活动2668场,298.2万读者参与;2020年1月到5月,接待读者38.56万人,外借图书50.11万册;开展文化活动549场,132.94万读者参与。
“杭州图书馆的宗旨是‘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我们已经在逐步恢复,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安心回到自己的大书房。大家关心的晚间恢复开放问题,我们也在研究讨论了。”刘冬说,“最近外来务工人员吴先生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引起了热议。其实,杭州图书馆也一直在秉承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服务理念,比如之前的‘拾荒老人’,不仅为杭图赢得了‘最温暖图书馆’的称号,也引发了当时的社会大讨论,最终使‘人人都可以进馆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在杭图人的持续努力下,图书馆作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功能,被杭城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同;而阅读服务的多元化、智慧化和便利化,也让“阅读”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杭州人触手可及的一种生活和行为方式,让杭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书香满城’。”
杭州图书馆的三楼阅览区,当天值班的管理人员叫小姚,我找他聊了聊。
小姚告诉我,有些读者是老面孔,经年累月下来,他们在阅览室都有了自己习惯的“固定”位子。大家赶早来,就是为了抢这个熟悉的位子,“毕竟熟悉的位子,学习起来更有动力。我在观察,很有意思,有些还是小夫妻、小情侣来着,一到周末,就结伴来自习,不知道是不是在双双参加什么考试。还有一部分常来的读者,是搞研究、查资料的。”
朱宝华就是其中一位。他之前在社科联工作,退休后,依然坚持做自己喜欢的杭州地域文化研究,比如皋亭山。昨天,他泡在图书馆,一口气借了14本大部头的相关文献专著,“十年来,我几乎每周都要跑图书馆两次,几家图书馆加起来,查阅的图书也有上万册了吧。假如没有图书馆,那是无法想象的。”
小姚还向我介绍了其他几个老读者,刚巧,其中有个叫王为的老师就在这里。小姚悄悄透露,王老师和图书馆的缘分可不简单。
因为爱泡图书馆,干脆把房买在了杭图对面
1965年出生的王为,今年55岁,他每次来,都喜欢挑个沙发坐。
“我就住在图书馆对面,万象城边上的悦玺,走过来实在太方便啦。我也不客气,就把杭图当自己家的书房、后花园。”王为快人快语,没等我发问,就聊起了自己的经历,“我有泡图书馆的习惯,都40年了吧。不夸张地说,是图书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王为
王为小时候住新华路,离浣纱路的杭图老馆很近,“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灯泡瓦数都很低,老对着看书学习,视力也不好。导致我小学三年级眼睛就近视了。后来才发现,原来我可以去图书馆写作业、复习,而且书非常多,随便看。我像只老鼠,一下子掉进了米缸里。慢慢地,我成绩也好了,跑图书馆也成了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1983年中学毕业后,王为进入电视机厂,当了一名工人。别人晚上下班都会娱乐一下,他去泡图书馆学习。越泡越觉得自己知识不够,于是他报名进职大学习,最后留校做了团委副书记。
现在,王为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师。“你想,我原本只是一名技术工人,如果不是爱泡图书馆、爱学习,根本不可能转型成老师。所以我对图书馆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它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总在想,社会公益服务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像我当年一样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图书馆提供的环境,我不知道去哪里看那么多书,可以学到这么多东西。”
“图书馆真的是宝藏,年轻人一定要用起来。我后来就是泡图书馆,业余自学的计算机应用。反正自己想学的,最后你都能在公共图书馆找到。”最近这些年,王为喜欢上了理财证券类图书,“杭州图书馆有关证券理财类的图书,不骗你,架上的每一本我都看过了。十年前,不懂股市,我一杀进去就被套牢了,只能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学。现在好了,懂得多,赚得也多。不瞒你说,我杭图对面的房子,就是‘泡图书馆’这么学炒股赚来的。是不是听着像天方夜谭,泡个图书馆还能泡出一套房?但就是这样子,对面那套房,我是靠自己看书学习赚来的。”
说着,王为站起来,给我指了指他家的位置:“喏,我5年前搬过来的。当时买这里,就是因为每次坐在杭图,玻璃窗外能看到这个楼盘。我就想,要么干脆搬图书馆对面吧,空了能随时来看书。这么多年,我算是完成了一个梦想,买房子就想买在图书馆对面。”
王为爱学习、爱专研的态度,也影响到了儿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一直在跟我儿子讲,你要学会看书,你要一辈子自我学习。家庭教育的氛围真的很重要。现在我儿子在浙大攻读博士后。”
阅览室的每个座位背后
都是追逐梦想的故事
从图书馆一楼到三楼,我前后晃了一圈,和门口排队时的情况一样,这支“千人自习团”,主力军还是年轻人。
有人在为即将来临的高考奋战,有人在备考雅思或者四六级。放了暑假的小学、初中生,有的跟着长辈来看书,有的和要好的小伙伴相约一起赶暑假作业。到了下午,儿童阅览区迎来了又一波排队高峰。不少家长趁周末带孩子到图书馆看看书。
儿童阅览区
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到了午饭时间,一起合上手里的图书,有说有笑地走到楼梯口。女孩说她们刚刚中考完,是新高一学生,“待家里多没意思,在图书馆好朋友可以一起看书啊。”我看了看她们桌上的图书,有的在追小说《达芬奇手稿》,有的在赶暑假作业。
大概是周末的原因,泡在图书馆的,除了学校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年轻的上班“充电”族。
“我试过在家学习,过几分钟就躺到床上去了。”95后小华姑娘回答我为什么不选择在家备考时,她乐了,“真的没办法,我知道自己有惰性。来了图书馆,一进入这个氛围,你也跟着爱学习。”
小华大学毕业三年,目前在电商企业工作。她想考公务员,于是利用周末跑来图书馆自习。她向我分享经验:“一定要赶在9点半之前到,不然座位肯定没有了。大家一坐都是一整天的。如果以后晚上也恢复开放的话,我恨不得能从早九点待到晚九点。”
像小华这样争分夺秒自习的白领一族,努力起来丝毫不亚于学生。比如“90后”的小张,工作好几年了,本科读的是护理。虽然男护理现在非常吃香,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考研究生,“最近几个月,我一到周末就来图书馆。环境好是一方面,氛围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有时候想偷懒,一看周围座位上,大家都那么用功,你也不好意思懈怠了。”
每一个阅览室都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安静阅读,或奋笔疾书,或埋首自学。相比窗外纷繁复杂的世界,一个人、一张桌、一盏灯,这里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在沙沙的翻书声中,忽然,我脑海里迸出一个词——“梦想的力量”。是呀,图书馆阅览室一个小小座位的背后,何尝不是逐梦的故事呢。从他们的身影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年轻时的“王为”,在图书馆里,努力追逐着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