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很多议案、建议、提案。其中有三件,都跟“国家节日”有关。都市快报“云跑会·谈谈‘新’”特别策划,连线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全国人大代表崔巍等,请他们和大家一起聊聊设立这三个“国家节日”的故事。
浙江代表团首次
以代表团名义提出议案
建议将8月15日定为“国家生态文明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发展大局,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需要凝聚广泛共识,形成全民行动。为此,经代表团全体代表讨论同意,我们向全国人代会提交了议案,建议将8月15日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日”。
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浙江省、贵州省、西安市等多个省、市已经设立了生态日,已有16个省、1000多个县开展了生态文明系列创建活动。
但因为时间上还不统一,生态文明宣传规模不大、力度不够,缺乏稳定、持续、有影响力的宣传推广,需要设立一个“国家生态文明日”,引领全国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系统安排。设立国家生态文明日,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这也是深入推进践行“两山”理念的需要,在国家层面确定8·15 “国家生态文明日”,有利于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民的一种信仰,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全国土地日”“全国低碳日”等“国家日”,有效地提升了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设立8·15 “国家生态文明日”,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文化层面,对内有利于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化根基,推动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对外扩大影响美誉,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声音,推动“两山”理念走向世界。
建议将9月26日定为“全国工匠日” 希望明年把汽车喷漆金牌留在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教师 杨金龙
都市快报记者: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感受?你最关心报告中的哪些内容?
杨金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字数少了,但是内容更丰富了,而且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信心满满、直面挑战。
我个人最关心的是职业教育这块内容,很高兴看到报告中提及,要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我也希望更多人关注职业技能教育,让更多职业技能人才,成为各自领域工匠、大师。
都市快报记者:今年你带来什么建议?
杨金龙:今年我带来了关于设立全国工匠日,营造崇尚技能新风尚的建议。2015年起,我国经济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想要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如果将人才结构比作金字塔,那么支撑起高塔最坚实的塔基便是数量规模最大、行业覆盖最广的技能人才。
因此我建议设立“全国工匠日”,在全社会营造技能成才、技能致富、技能成匠的共识和氛围。
目前,杭州已拥有浙江工匠26名、杭州工匠60名、区县级工匠195名,工匠精神已成为广大劳动者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各行各业工匠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突出。
去年,杭州将每年9月26日定为“工匠日”,这是全国首个工匠日。这既是对工匠精神的肯定,更是表达了对为杭州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劳动者的激励和敬意。
所以我建议,把杭州工匠日上升定为“全国工匠日”。9月26日这一天是钱塘江大桥通车的日子。钱塘江大桥不仅体现了杭州的工匠精神,在那个时代,也代表着中国的工匠精神。
同时建议每年遴选一批具有绝技绝活,处于国内外技术技能领域前沿,在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中有重大贡献,能引领产业技术发展,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方面有突出业绩的“中华工匠”,推荐参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都市快报记者:2021年9月,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作为东道主,对明年的大赛有何期待?
(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杨金龙摘得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为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在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这块金牌被杨金龙的师弟蒋应成获得,中国蝉联了汽车喷漆项目冠军)
杨金龙:在汽车喷漆项目,现在我们有两位学生状态不错,前段时间由于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开学训练,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训练正轨。
我们希望,明年可以把这块金牌留在中国。当然这需要更加刻苦地训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国争光。
培育健康文明的餐饮新风尚 建议将每年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 崔巍
都市快报记者:为什么建议设立“全民公筷行动日”?
崔巍:筷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家里,老人不动筷,晚辈不能动筷,象征着中国人的礼仪和传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惊觉,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都是“0”,同时也让公筷再次走进大众视野。筷子所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发扬,但也要静下心来思考公筷文化,培育健康文明的餐饮新风尚。
长久以来,用筷子吃饭,给客人夹菜,是中国餐桌文化的一部分,客观上也滋生了细菌传染的风险。疫情发生之后,很多地方开始推广“公筷”。今年3月24日,宁波率先推出统一定制公筷并正式在首批试点餐饮单位免费发放;杭州市余杭区组织开展了“文明公筷”21天习惯养成打卡活动。目前这些举措都很好,但都是“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握指成拳的效果,更无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
现在,公筷推广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在宣传创意方面可以多多思考如何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一般餐厅提供公筷和普通筷子没有太大差异,很多人在执行过程中容易混淆,吃着吃着就不分了,这也一定程度上给公筷行动造成了障碍。
所以我建议,把每年的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11·11”就像两双筷子,生动形象又好记,时刻提醒大家“舌尖上的安全”。这样有利于系统集成推进“公筷革命”,让“公筷公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人自觉履行的行动。
“莫言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筷子”不是简简单单的餐食器具,它是带有华夏烙印的文化符号。把筷子横起来,它就像一座桥梁,联系着你我,联系着中外,联系着过去和未来。
所以我认为在“公筷行动”中,要充分挖掘筷子的文化与内涵,让每个人都成为“筷乐”文化的传播者。
同时我建议,在11月11日“全民公筷行动日”这天,开展“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大手拉小手”等宣教活动,向社会各界以及孩子们传递筷子的文化内涵和公筷的文明用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