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对标北上深杭 “标兵”杭州为何更有危机感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5-19 19:23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几天前,“武汉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消息:武汉向先进城市学习,对标北、上、深、杭,这样立标杆。

该文提到:5月初,武汉“双胜利”动员大会提出全面推进“对标工作法”,每一个单位都要找到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瞄准对标对象,细化对标措施,加快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

随后,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记者兵分四路,分赴北、上、深、杭,在社会治理上对标北京、在营商环境上对标上海、在科技创新上对标深圳、在智慧城市上对标杭州,探寻这四座城市的标杆是如何立起来的。

不止武汉来杭对标智慧城市建设。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杭州城市大脑后,全国各地来杭学习考察团络绎不绝,短短一个月时间,接待了各地党政部门60余批1000多人次。《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也是拿出金贵的整版版面,深读解码杭州智慧城市建设。

不过屡被对标,杭州感受到的,却是满满危机感。上月底,杭州全市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暨平安杭州工作推进大会提出,城市大脑建设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

“标兵”杭州的危机感到底从何而来?

先发优势能否变为领先优势?

城市大脑是杭州的“发明专利”。2016年,杭州在全球第一个提出建设城市大脑,把原先分散、沉睡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并服务于交通、文旅、医疗等领域,挖掘出潜在价值,已相继推出舒心就医、便捷泊车、欢快旅游等11个重点领域48个应用场景、155个数字驾驶舱。武汉此次对标杭州,就选择了先就医后付费等场景进行考察。

短短4年间,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各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共识,虽然杭州在城市大脑建设上起步早、动作快、力度大,喝上了“头口水”、占得了一定先机,但过去领先不代表永远领先、先发优势未必是长远定势。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10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其中,中国有5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城市大脑,几乎包括了所有省会城市和大城市。

有些城市已经进入快跑状态。上海4月明确“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湖州提出打造全国首个支付宝“数字生活城市”、专业机构评价认为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智慧城市建设,你追我赶的态势非常激烈。

对于杭州来说,把先发优势转换为领先优势,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打造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让世界透过杭州领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城市的治理效能和独特魅力。因而杭州必须要有足够的危机感,保持先发优势、创造领先优势,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创造新的经验。

治理能力能否跟上治理需求?

去年,杭州常住人口正式突破千万,实际管理人口达到1600万。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如此巨量的人口,让城市成为要素高度集聚、多元复杂交汇的“巨系统”。

就是在这样的“巨系统”中,杭州“静悄悄”的政务大厅、利用城市大脑实时控制红绿灯时长、一部手机办妥挂号拿药付款、设置电子围栏景区流量尽在掌握等,都让武汉考察团队啧啧称赞。回溯前期紧张战疫,杭州表现屡受夸赞,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现代化的治理手段,跟上了高能级的城市系统。

但是,杭州已经意识到,科技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期盼,对数字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杭州作为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一定需要与城市功能定位和人民群众期盼符合,不能“市民生活中的城市”是“进行时”“将来时”,但“政府治理下的城市”还停留在“过去时”。

杭州生发满满危机感,必然倒逼主动适应科技更新迭代的趋势,以及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城市治理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公共服务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推送型转变,让城市会思考、生活更美好。

巨大流量能否变成服务增量?

众多城市对标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杭州城市大脑的许多应用,都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

武汉考察团队在杭州发现,当游客在线上进行西溪湿地门票预约时,杭州会将其健康码与预约数据进行匹配,也就是说只有绿码游客,才能预约成功,确保整个景区可以安心出游。

健康码,是杭州在疫情期间研发的“超级应用”,已被推广到全国,让无风险人员充分流动起来。但一项应用,需要硬核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否则很容易被其他城市全盘复制甚至后发赶超。

在健康码之后,杭州又诞生了“亲清在线”。这两项应用,集聚了超过2000万日活流量,为杭州城市大脑提高群众和企业黏合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契机。

承接好巨大流量,将流量和热度转变为服务增量,是眼下杭州迫切需要作答的考题之一。

上周,杭州以“推进健康码长效、常态运行”为主题召开推进会。同一天,杭州首发的人才码刷爆朋友圈。实际上,近几个月来,杭州健康码和亲清在线,正在经历超速迭代,新的功能不断上线,两大超级应用,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上下功夫,把杭州城市大脑的“金招牌”越擦越亮。

杭州加码数字治理,另一种考虑是争取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新基建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另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根据过去几个月的部署,杭州将依托城市大脑打造若干个新基建产业群,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以“新基建”链接的巨大流量为契机,杭州的经济运行和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顶层设计能否实现全面突破?

应用推陈出新,决定着杭州城市大脑覆盖多广;加强顶层设计,决定着杭州城市大脑能走多远。

不论是武汉团队来杭考察,还是上海媒体解码杭州,大多聚焦应用究竟如何改变城市。

但应该要注意到,聚焦应用,是杭州过去一段时间“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杭州以一个个“小切口”推动了“大变化”。

这在起步阶段是必须的。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杭州已经着重在顶层设计上下更大功夫,明确加快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杭州特点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解决方案,实现由“单兵突进、试点先行”向“纵深推进、全面提升”转变,努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理清架构,是杭州当下努力的方向。

中枢系统,是杭州城市大脑最大的特色之一。它在全面汇总整合杭州全市各级各部门海量基础数据后,能够推动系统互通、数据互通,促进数据协同、业务协同、政企协同,打造直达民生、惠企、社会治理的丰富应用场景和数字驾驶舱,实现全数集成、万物智联的效果。

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已经接入了96个部门、317个信息化系统项目,日均协同数据超过1.2亿条。今年,杭州还将按照应接尽接、能快则快的原则,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运行模式上,杭州城市大脑已经明确“一脑治全城、两端同赋能”。这意味着,城市治理者的“驾驶端”和市民“乘客端”,将同向发力、交互赋能,共同开启城市幸福之旅。

不需要多久,杭州市民和游客,也许就能用上城市大脑APP和官网,通过一个屏幕连接城市大脑全部应用。而这,或将是“标兵”杭州献给世界的又一份礼物。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张留  编辑:张翟
返回